·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外媒看苍南  -> 正文外媒看苍南

从苍南后槽转型看产业发展 ——“两山”转化的海洋样本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7日 来源:温州日报

马站后槽海螺度假村。孙新尖/摄

  (一)

  马站镇后槽村,位于苍南东南角偏远一隅,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曾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可如今这里却时常出现度假屋一房难求的现象。

  从马站集镇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行驶大约30分钟,记者来到后槽。眼前碧绿的稻田、整洁的民房、成片的度假小木屋、平坦的金沙滩,构成一幅世外桃源画境。

  坐落在金沙滩旁的海螺度假村,是后槽的一张金名片,由8幢别墅式的小木屋及一排餐饮用房构成,共有22个住宿房间。门口丽水、金华等外地牌照的小汽车不时可见。

  当天度假村的房间标价为每间500元至700元不等,尽管价格不菲,但已经基本预订一空。前台工作人员介绍,想要入住度假村,旺季一般要提早十天才能订得到房间。

  “以前很少有外人来我们村,更不用说住在这里度假。”后槽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宏介绍,转折源于2014年。当年全县启动“一打三整治”工作。后槽村26户渔民的26艘无船名船号、无渔船证书、无船籍港的“三无渔船”被政府依法取缔。

  不能打鱼了,渔民出路在哪里?2015年初,村里连续三天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海景资源就是一个金饭碗。”黄大宏说,因此村“两委”动议大家筹钱一起开发滨海旅游度假区。

  这个大胆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上岸”渔民每户认股投资30万元,首期就筹集资金800多万元。于是,海螺度假村应运而生,开启了后槽转型的序幕。

  度假村建成后吸引着许多游客慕名而来。2017年后槽村游客量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了2万人次。“人气旺盛之后,度假村住宿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去年我们又动员11户村民,以村里统一规划、村民自筹资金建设的形式,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后槽村旅游住宿从度假村拓展到民宿,床位也从最初的22个增加到了100多个。

  旅游开发给后槽村民带来了不小的收益。度假村近两年的营业额为每年360万元至400万元,每年纯利润有100多万元,股东户均累计获得5万元分红。村民自营的民宿一年也能获得5万至10万元的收入。短短3年多时间,后槽村从第一产业跨上了第三产业。

  (二)

  后槽转型,是苍南滨海旅游产业崛起的一个侧影。

  苍南海域面积3783平方千米,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大陆海岸线长达227.4千米,占全市一半以上,拥有丰富的滩涂、生物、旅游、港口等海洋资源。

  “海洋是苍南的最大优势,海洋经济兴则苍南兴。”苍南县委书记黄荣定如是说。近年来苍南把打造“浙江山海生态旅游目的地”作为具体目标之一,全力发展滨海旅游。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苍南海洋经济总产值234.88亿元,同比增长18.28%,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12.67亿元的45.8%。其中,滨海旅游业总产出102.65亿元,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43.7%。

  马站镇是苍南发展滨海旅游业的核心区。在镇干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雾城村月亮湾沙滩。只见游人络绎不绝,自驾游小汽车停满沙滩边大大小小的停车场。驾驶“浙G”牌照小汽车的游客胡峰亭说,他们一家人从金华东阳驱车4个多小时赶到这里玩海,“听说这里沙滩多、海水蓝,我们就来了。”

  月亮湾沙滩是近10年兴起的景点。依托这个自然资源,全村460户居民中有一半从事旅游服务业,提供渔家乐、宾馆民宿、休闲渔船、沙滩伞、海上三轮车、摩托艇等旅游服务,一年净利润1000万元左右。雾城因此成为令周边山区乡村羡慕的富裕村。

  马站镇镇长朱礼裕告诉记者,2017年该镇接待游客人数达1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70%左右。

  伴随苍南滨海旅游翻滚的潮水,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苍南段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条交通大动脉长约44公里,纵贯苍南沿海多个乡镇,计划2019年底前建成通车。它一旦通车,可以打通苍南沿海交通“任督二脉”,为苍南滨海旅游带来黄金发展期。

  为赶在游客大潮来临前打好基础,苍南掀起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近两年苍南全面加快推进旅游景区提升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力争实现苍南旅游经济弯道超车。”苍南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局长林晓波说。

  当前苍南全域旅游规划和在建重点项目共51个,总投资达163.95亿元,2018至2020年3年间将完成投资91.25亿元。滨海旅游项目建设是其中的重头戏,像雾城旅游综合体、渔寮景区景观提升工程一期、马站(滨海)旅游集散中心、炎亭景区景观提升工程、两湾(棕榈湾-凤凰湾)度假区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苍南还将启动建设“168黄金海岸线”工程,线路全长167.9公里,贯穿沿海9个乡镇,串联沙滩、港湾、岛屿、人文景观、美丽渔村等景观,形成一条美丽的旅游经济风景线。

  (三)

  岸上吹响旅游发展集结号,海里的养殖业也在酝酿一场蝶变。

  苍南大渔湾沿岸,很多渔民与往年一样,正为即将到来的紫菜养殖季备料。养殖户陈素琴说,今年计划养殖20排紫菜(一排相当于1.6亩面积),如果行情不错的话,将有二三十万元收入。

  这边忙于备耕,那边忙于向高端市场推广苍南紫菜。

  与陈素琴相隔千里的上海,7家苍南紫菜养殖企业刚参展完上海渔业国际博览会。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赵崇凯介绍,今年苍南首次组织养殖企业参加这个国际性展会,并专门制作了一个时长10分钟的紫菜宣传片在展会上播放。

  苍南紫菜养殖面积达6.2万亩,年产干紫菜6600吨。大渔湾是苍南乃至全国的紫菜主产区之一。在行情好的年份,大渔湾紫菜养殖业总产值可达10亿元。

  以前大渔湾渔民时常出现因争抢养殖“地盘”而大打出手的现象。前年,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联动赤溪、大渔两镇,率全国之先创新实施大渔湾养殖用海二级承包工作,将国有养殖海域发包至村集体组织,再由村集体组织发包至养殖户。县海洋与渔业局为养殖户发放养民证,确定每户养殖区的经纬度坐标,化解了养殖户争夺养殖用海的历史性顽疾。

  “前两年我们重点在解决海洋养殖管理的体制机制、养殖融资、养殖保险等问题,为养殖业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今年我们要着重推进育苗基地建设、产业链拓展、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品牌建设等工作,加快苍南养殖业提质提效。”赵崇凯说。

  多年分管农业工作的赤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廖诗超告诉记者,大渔湾紫菜品质深受国内外商家认可,但苦于缺乏深加工和品牌化经营,遭遇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今年,他们联合县海洋与渔业局,以大渔湾标志性岛屿命名,注册了“官山岛”商标,作为区域海洋养殖业公共品牌,以此打响大渔湾紫菜品牌知名度,树立产品地理标志。

  记者了解到,苍南正在实施渔业品质品牌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推广循环水养殖、深水网箱、浅海贝藻立体养殖等新技术、新模式,创建现代渔业园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苍南全县水产品总产量21.8万吨,产值29.32亿元。渔民因渔业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17658元增加到2017年的22486元,同比增长了127.3%。(记者 林乃鹏 杨国俊 林思思 报道组 蔡士胜 林悦)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