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读书  -> 正文读书

《瓯·记》序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31日 来源:

  作者:蔡榆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继《瓯·阅》之后,蔡榆(苍南人)的第二部专著《瓯·记》就要出版了。

  在《瓯·阅》里,蔡榆以“地理”、“风物”、“文脉”和“探秘”4个专辑写温州的乡土文化,此册《瓯·记》与之前后呼应。《瓯·记》是以温州民俗为题材的专著,分“岁时习俗”、“信俗祭祀”、“民间风情”、“传统技艺”4个专辑,共40余篇文章,洋洋20多万字,可以作为《瓯·阅》的姊妹篇来读。从《瓯·阅》到《瓯·记》,大致可以了解蔡榆近年来关注的方向。温州热土的文化积淀,一直是蔡榆翻探的重点。一个地方有这样的一位写者,是地方的幸运;一位写者拥有这样的地方,也是写者的幸运。

  《瓯·记》的结集出版,得益于蔡榆2005年开始在温州一家报社的写作。当时的这家报社辟有一个叫“地理”的专栏,蔡榆接手后主持了多年。那些年,他每周要刊出一篇长文,为了这一篇长文,他投注了很多心血。一方面,他深入民间社会,选择有价值的、未被关注的、适合报纸刊用的题材;另一方面他实地考察,深入访谈,认真阐释。民间文化需要综合而专业的知识去解读,一般的现代学科知识往往无法应付,如《通书》,地摊随处可见,但能看懂和讲清楚的人不多,蔡榆知难而进,帮助读者发现自己身边常见旧物的新意义。于是,他主持的“地理”专栏成为不少读者每周期待的读物,并且为许多爱好者下载收藏。读者的期待鼓励着蔡榆的工作,几年下来积累了一批文章。

  蔡榆是一只夜猫子,月白风清之际常做翻墙的勾当,积累了许多罕见的地方文史资料。这些地方文史资料,特别是地方志,有的收藏于美国或日本的一些大学或图书馆,有的收藏于我国台湾地区,都是温州见不到的珍贵文献。面对这些珍贵史料,温州的一些有识之士曾经计划出资影印出版,只是还在努力之中。我在地方社会的研究过程中,也曾得益于他提供的资料,借此机会感谢一下。

  蔡榆还是一只山地鼠,常年钻到山沟沟里,一呆就是三五天。正是这种实地调查,让蔡榆发现了有价值的选题,拥有了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田野经验,具备了在田野中展开学术思考的能力。田野调查是非常辛苦的,还常常不为人所理解,但蔡榆乐在其中,充满耐心。长期的文献梳理和田野训练,使他具备了民俗学研究的基本素质,文章写得相当扎实,有新意。

  《瓯·记》的选题,可以看到蔡榆的用心。重四、贼药、畲药、渔鼓、铜钟功,这些都是不容易被发现和被调查的民俗事象,一般也很少有人关注它们,而蔡榆独具慧眼,把它们记载下来了。民俗事象,各地相通,各地不同,发现特色,才能揭示特质。蔡榆这样做了,做得如何,读者诸君自鉴。

  蔡榆眉清目秀,属于小清新的那种。《瓯·记》从开本版式、封面设计、页面编排、字体选择,也都是小清新的那种,觉得书如其人。《瓯·记》读下来,依然是篇幅适中,语言清新,显得轻松自在,字里行间透露着闲适的气氛,觉得文如其人。但是请不要用“柔美”来理解这样的男性,根据我的“田野调查”,其中还是充满着“锋锐”的。

  蔡榆自学成才,这一点尤其让人敬佩。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他通过自学完成了汉语言文学专科和本科学习。中国的自学考试通过率只有33.3%,很多人中途放弃了,而蔡榆进入了三分之一的那一边。很多进入三分之一那一边的人只是为了拿到文凭,而蔡榆成为了专业写者!我真应该为“成为写者”再写几句。在这个时代,立志成为一位写作的人,谈何容易!(林亦修)

  写在后面的话

  继上一个小册子取名《瓯·阅》后,我将这个小册子命名为《瓯·记》。

  看过此语之后,诸君或许要会心一笑,哦,这俩是姊妹篇。无妨,可也。

  收入这个小册子的,基本为近10年采写的有关温州地域风情之类的篇什。对于她们,我只涉猎一些皮毛,仅做一些记录。偶尔有点思考,也无异于无病呻吟。米兰·昆德拉曾引述犹太人格言:“人类一旦思考,上帝也会发笑。”上帝的这个笑,不知究竟有何意味,是上帝知道人类思考的问题终归浅薄,还是思考问题的能力欠缺?反正,我尽量不做思考,仅仅记录而已。毕竟,思考不是一个简单的体力活。

  这是我取名《瓯·记》的一个重要原因。

  收入本册子的这些篇什,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视作温境民间生活集体记忆的再现。比如那些快要被遗忘的节日,一些渐趋失传的民间技艺,还有一些游移在迷信边缘的民俗活动。她们近似基因,曾经渗透以往岁月的灵魂深处,也让人们保持着神秘的敬畏,左右着人们的言行,保护着人们的成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格局的巨变,很多类似的民间集体记忆,被种种借口、手段、思想给碎片化甚至抹平了。幸好在一些偏僻的乡间村野,还能邂逅些许。也刚好有不少类似我这样的好事者热衷记录。虽然遇到了有非遗概念的年代,但还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以致关于这些民间记忆的体量还记录得太少。还好,有了一些积累,也有了一次归类。这些或显或隐的“旧迹”也算有了一页存在的空间和可能续存的机会,或许可以实现非常慢速地被遗忘的功效。

  这是我取名《瓯·记》的再个重要原因。

  曾经,“新一代知青”是我的自嘲。那些日子,孤身一人上山下乡,独自行走在乡间田头,采访拍照、查阅资料,写下一些似是而非甚至捉襟见肘的篇什。多年后这些篇什竟然还能被人家隐约记得,还常被引用于各种传播平台。虽然零碎化、片段化,但还是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就如不少朋友在多年后见到就问我“不养长发啦”,长发给人留下的印象,正如那些稚嫩的篇什一样,虽然不甚美观,但终归还有痕迹。而这,也是我“老记”职业生涯的一个符号和记忆。

  这是我取名《瓯·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特写打油诗一首,以示记忆:

  干过夜编当老记,十五春来冬轮替。

  栉风沐雨纠结处,瘦骨嶙峋文墨里。

  幸甚多年尚努力,料及一朝可抽离。

  此时拾我旧足迹,敝帚自珍慰稀微。

  自从《瓯·阅》印行后,我的心里就不曾平静过,自知书中蹇陋难免。如果因此被“打脸”的话,我想再被“打”一次也无妨。只有让自己再次置于阳光底下暴晒,方有日臻完美的可能。在此,恳请读者诸君指点迷津、不吝赐教!(蔡榆)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