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理论之窗  -> 正文理论之窗

第二轮话题:“车让人”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9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一座城市是不是文明,很重要的一点要看人与车是不是尊重斑马线。尊重斑马线,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法律问题;不是暖心不暖心的问题,而是守法不守法的问题。

  目前,“礼让斑马线”已成为苍南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斑马线上的文明”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不仅仅是司机群体文明素质的映照,更是一个城市整体精神文明建设的折射。打造“斑马线上的文明”不仅是一场持久战,还是一项系统工程,文明不仅来自于对“抓拍”的敬畏,更体现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期刊发第二轮话题“车让人”获评“每周之星”文章,以及11篇优秀评论名单。

  以“四字诀” “让”出苍南美丽文明线

  斑马线是一个城市的道德线、文明线,也是生命线,更是衡量城市文明素养的刻度线。当前,苍南上下紧紧围绕“1+5”目标定位,以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魄力奋勇前进,全县GDP突破500亿元大关,以排名76位首次进入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硬实力”已有目共睹,但高水平建设新时代浙江美丽南大门,需“软硬兼施,”文明“软实力”同样必不可缺。

  “礼让斑马线”正在苍南大地上如火如荼开展,这是每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苍南文明的一大步。“让”出城市文明素养新高度,塑造城市新形象;“让”出苍南人民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更用“让”满足苍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礼让斑马线”要落实落地,我们要以“转”、“换”、“实”、“效”四字诀,精准发力,确保以实招见实效。

  “转”是要转换观念,改变思想认识。“礼让斑马线”是小事,但决不是无用的事。在全县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的背景下,一些人还抱着这是政策“一阵风”的想法,应付、消极参与“礼让斑马线”活动。前段时间,曾参加“礼让斑马线”志愿劝导活动,举牌示意,劝导礼让,一上午的时间,这些简单而重复的行为,使个别志愿者在私下里抱怨,我们在这劝导也没什么意义吧,等我们人不在这儿了,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真是浪费时间。诸如此类想法,却让人无法苟同。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构建美丽文明苍南不是一句口号,必须从小事、细节做起,一次志愿者活动只是小事,但一人的参与,会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人,当所有人都参与的小事就将汇聚成改变社会文明风尚的大事。

  “换”是要转换角色,换位思考。当开车时,我们是驾驶者,当看到斑马线上有将要走过的行人,你会选择“礼让”还是会为了节省时间而加速通过?油门还是刹车,全在一念之间。在不开车时,你和家人是普通行人,当你即将走过斑马线时,你所期望的应该是驾驶者的“礼让”,而不是车辆擦肩而过的惊吓。每个人都会在驾驶者与行人的角色中相互转换,如果你希望别人如何对你,你就应该如何对待别人。

  “实”是以实际行动、实招开展“礼让斑马线”。自去年12月,“礼让斑马线”活动启动以来,全县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承诺,主动践行“礼让斑马线”,坚持以问题导向,通过宣传教育、志愿劝导、设施建设、立体监督等方式,逐一击破困点、难点。

  “效”是巩固升华“礼让斑马线”取得的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据了解,自去年12月启动“礼让斑马线·文明伴我行”活动,截至目前,半年时间全县礼让率已达到62.77%,较今年3月数据提高3.77个百分点;网上承诺书签订数达到36万,各乡镇人大组织开展主题活动163批次,“不礼让斑马线”曝光131期,取消73名“不礼让”斑马线公职人员年度评先评优资格,“交通不文明行为”曝光112期,“直击斑马线”活动10余场。全县“礼让斑马线”活动取得显著成绩,但胜不足娇,荣不足喜,面对已取得的成果,我们更要总结深化再提高,不走过场,建立长效机制。

  城市文明建设非一日之功,“礼让斑马线”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与担当,上下同欲,以“礼让斑马线”建设新时代美丽苍南文明线。 (县国资办 金运贵)

  把文明“写”在心中

  “小举动、大文明”,“小细节”,“大情怀”。一个小小“车让人”举动,可折射出一个城市、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外修于行,内修于心。与其说“车让人”就是把文明“写”在路上,不如说“车让人”就是教人“写”好自己心中的持久文明。

  随着城市文明建设的加快,苍南县同其他不少大中城市一样,把“车让人”作为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支点。通过倡导、管理与曝光监督等,已初见成效,为道德文明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多年来,社会上不文明现象还较普遍,如不相让、不排队、不诚信、乱丢垃圾、乱闯红灯、乱摘花草、乱停车、乱排放、大声喧哗,醉后“大街漫舞”、开车“横行霸道”等等。如公园建得很美,但垃圾满地,花草、路灯、石凳等设施遭受破坏等等不良行为,不仅大煞风景,使一个城市文明形象受到严重损坏,而且会影响到下一代人,带坏社会风气,甚至还会使投资环境受到影响,给经济发展与全社会物质文明带来较大的损害。

  现实中不谦让的现象不少,如“争快”“争名”“争权”“争利”等等,有的“争抢”行为损人又害已,多少交通事故都是因为“争”与“抢”导致的不良后果。

  “车人矛盾”是当今看到遇到最多的社会现象,很多不文明在很大程度上与“车人乱象”有一定关系。以“车让人”,开展社会文明教育在当今很有必要。

  “车让人”事虽小,意义大:

  一警示。对不让人的“车”公开曝光,既是对司机的警告,更是警示与提醒所有人都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人人心中多一份“让”,少一份“争”。最终是为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二道德。“车让人”展示的是人们美好心灵与道德,是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道德文明本是优秀传统文化,在物质文明已有一定基础的今天,提升社会精神道德文明水平更显重要。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续扎实推进社会道德体系建设”。近年来社会道德文明建设已引起高度重视,已是大势所趋。

  三礼仪。容人是肚量,让人是美德。文明礼仪不一定就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孔融让梨,一个很小的事却成为传颂二千年的文明佳话,成为教育后人凡事应遵守公序良俗的典型故事。“车让人”就是新时代点亮城市文明之光的礼仪“火种”。

  四风格。“车让人”与人走斑马道两者都在文明线上,需要双方互动讲风格。司机要有“让人”意识,行人要尊重司机,车让人时人就要主动配合,快速通过。双方都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苛求。“让”字透出的是浓浓人情味,亮出的是相尊相敬的崇高风格。

  五精神。“礼让”是“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体现,是“利人主义”思想,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它反映出当今社会需要牺牲自我的精神;需要讲奉献、献爱心,需要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六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车让人”既是对法的敬畏与普及教育,也是对生命的敬重与爱护,更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是引导人尊法守法的有效手段。

  一滴水就能折射出一个多彩的世界。“车让人”是街头文明缩影。以小见大,它是撑起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支点”。其背后更重要的是要把街头的文明变成“写”在人人心中的永久文明。

  “车让人”就要让规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进而放大社会文明光彩。

  美丽苍南建设需要良好的社会文明氛围,人人心中都要有一种谦让的自觉行为与利人的奉献精神。

  (县司法局退休干部 陈敬甫)

  优秀评论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