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桥墩区域明清时的关寨台堠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6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明代兵制与分水隘堠

  明初,沿海频受倭寇袭扰。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依太史令刘基奏议,创立“军卫法”,“大率以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二十八人为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百户。”

  洪武二十年(1387),设置温州卫和金乡卫。“卫”是军事单位,主官为三品,级别相当于地方的“郡”。温州卫,辖海安、瑞安、平阳千户所;金乡卫设于金舟乡,辖巴曹巡司、龟峰巡司、蒲门所、壮士所、沙园所。

  自明洪武五年(1372)至崇祯十五年(1642),沿海倭患前后经历270多年。根据清乾隆《平阳县志》记载:明平阳所辖台二、寨四、堠三,金乡卫辖寨十一、堠十五,壮士所辖台一、堠三,沙园所辖台一、寨一、堠四,均无桥墩域内地名。只有蒲门所辖台一、寨二、堠四的地名清单中,有“分水隘堠”,并注:“浙闽交界,寇自福来可由此至平水、牛皮岭、萧家渡直抵县城。”

  可见明代兵卫主要是防倭寇,重点布防在沿海。涉及桥墩的仅有“分水隘堠”一处。

  分水关隘,地处浙闽边界。据《福鼎县志》记载:分水关“始建于五代十国(907—960),闽为御吴入侵,闽王命长溪县构筑……。明嘉靖间(1522—1566),福宁知州黄良材造隘房并派福宁卫军防守。”“崇祯十七年(1644),福安进士刘仲藻为抵御清兵入闽,征召民工重修分水关,并扩建关口左右城垣数百米。”

  明代时,分水关设“分水隘堠”。所谓“堠”,即烟墩,也称之瞭望敌情的土堡。实地寻访时,当地朱姓老人(80岁)、俞姓老人(68岁)一致证实,分水关内只有一处烟墩(烟台),在分关村境内的“烟墩岗”上,位于分水关关口东南方向不到百米处(今分水关至五凤公路跨高速路桥南侧桥头附近山岗)。清代的“分水关台”应是同一处所,因为清代“分水关台”沿用明代“分水隘堠”合乎情理。再说从军事角度看,此烟墩设在关城内、距离关门几十米处的山岗上,既便于管理和报警,又在下一处烟墩的肉眼直视范围内。

  清代汛防与“桥墩寨”

  1、关于“桥墩汛”。

  清代,倭患逐步消除,汛防重点转向防“内乱”。所谓“汛防”,指旧时军队驻防。乾隆《平阳县志》记载“康熙八年(1669)设总兵官一员,驻劄平阳,标下中、左、右三营,……兵共四千三十名。(康熙)四十九年(1710)平阳所存兵一千四百八十名,隶于温州总兵官统辖。”

  至雍正十三年(1735)时,设平阳协副将一员,置左右营,兵共一千一百七十七名。除驻防县城外,其中右营分防金乡汛、桥墩汛、巴曹汛、北港汛、矴埠汛、沙园汛。乾隆县志记载“桥墩汛千把总一员,外委千把总一员;协防燥溪,安兵六十六名。” “矴埠汛千把总一员,外委千把总一员;安兵五十名。以地有矾山、铁山棚民聚集。”

  清代更置险要台寨汛口,其中右营台寨有林家院台、巴曹台、炎亭山台、大渔山台、分水关台、桥墩寨、沙园寨、梅岭口址、珠明口址、小岙口址等十处,涉及桥墩的有“分水关台、桥墩寨、矴埠汛”三处。

  清代绿营兵制,驻防分“汛”,“汛”分“台”、“寨”、“口址”,各派兵驻守。其中:“桥墩汛——无马战兵十三名、守兵五名,该讯兵三十七名,此表三十六名,加入汛官外委为有马战兵一名,合数。(辖)分水关守兵六名,南港水头汛守兵三名,萧家渡口址守兵三名,燥溪口址无马战兵一名、守兵二名,六板桥口址守兵三名。”可见当时“桥墩汛”负责的地域,不限于桥墩区域,而是自分水关到萧家渡、燥溪、六板桥等南港平原一大片地区。

  2、关于“桥墩寨”。

  桥墩,史称“松山”,明弘治《温州府志》尚无“桥墩”这个地名记载。“桥墩”地名源于何处、最早出现于何时呢?

  在104国道桥墩大桥南侧桥头有座小山,桥墩人称它“寨仔顶”。为何称之“寨仔顶”?此处并非拦路打劫的山寨,而是清初官府设置的“桥墩门新寨”寨址。

  隆庆《平阳县志》记载:“皇清(康熙)九年(1670)奉旨展界,即金乡卫旧城修筑设名金乡寨。金乡寨,……汛守自分水至江口并新寨共二所,台二十所,俱属左营汛防。桥墩门新寨,系隘要险汛,左营千总一员,兵丁一百名防守。离(海)七十里。”

  该志在此明确记载清康熙九年(1670)建立《桥墩门新寨》。既称之“新寨”,必定有“旧寨”。旧《桥墩寨》又何时所设、设于何处呢?

  清代乾隆《温州府志》在卷之八《兵制·平阳协》中记载:“温州(设)镇总兵官,隶浙江提督,驻劄府城,辖乐清、瑞安、平阳、大荆、磐石、玉环各协营。顺治三年设副将,……驻防金乡寨城,……分防汛地五:一曰桥墩寨,右营把总一员,外委一员,马步战守兵丁六十六名。一曰巴曹汛……。一曰北港汛……。一曰沙园汛……。一曰矴埠头汛,右营把总一员,马步战守兵丁五十名。”

  以上记载明确记述顺治三年(1646)时温州设副将,辖六县各协营,可见六县各协营驻防、分防之寨城汛地是顺治三年(1646)时所设。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桥墩寨”、“矴埠头汛”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这是“桥墩”地名最早出现于官方文献的时间。

  关于“桥墩寨”寨址,作者得悉五凤水沟村与半山村交界处有座小山岗,今称“桶盘山”。“桶盘山”位于五岱山靠分水关一侧,是个独立的小山岗,可瞭望半山、大隔、黎阳、水沟等村及五岱山西南侧山麓,距离分水关约十华里。既位于嘉同至分水关古道边,又是往半山村至金顶、南山头的古道三岔口,还是观美、华阳、矾山方向经嘉同到分水关的必经之路。桶盘山山顶平坦,呈椭圆形,长一百二三十米,宽五六十米,约有十多亩面积。山顶周围一圈寨墙尚存,高约二米余,宽近二米。岗下的自然村,远近百姓都称其“寨岭脚”,印证此山岗旧时曾经是寨。此地旧属松山要道,谁也不敢、也不可能在如此重要、人流不息的通关大道旁公然建寨作恶。再说其地盘大小供六七十名乃至百名人员驻劄之用,也是绰绰有余。“桶盘山”遗址,当是清代顺治三年(1646)所设旧“桥墩寨”寨址。

  特设“矴步头汛”

  矴埠头,位于桥墩上游20华里处,明清时是平阳尤其是北港来往福建与泰顺的主要陆路通道之一,虽然偏僻,却是要冲之地。

  明代萧奇勋《增城记》称:“泰顺在瓯西鄙,北闽壤而藩于浙,诚所谓要害之区也。……夫山势百折,邑据上游,当东南之冲,盗出入必由之;又峦嶂层叠,易于藏匿。自山海寇发,而此地被害尤剧。”

  元、明时这一带地方虽地广人稀,却多处设置巡检司。《分疆录》载:“至正(1341—1368)末,诚德兄嗣德镇平阳,总治瑞安,诚德佐之剿寇,……擒斩其酋。复松山、崇政、洋望、方山、三尖五巡检司。”明正统间(1436—1449),又设牙(雅)阳、池村(今司前)巡检司。以上巡检司除三尖、池村两巡检司在旧瑞安县地域外,其余五处都在旧平阳县地域内,设置时间也都在明景泰三年(1452)泰顺建县之前。其目的是防范“义军”、剿灭“盗寇”,其实就是镇压百姓反抗、维护封建统治。

  正是明代的暴政与“银课”引发矿工起义,促使分疆设县,也使处于陆路要冲的矴埠头成为汛防之地。当时邻近的周边地区有诸多银矿在开采。如:泰顺境内(时属平阳归仁乡)的龟伏银坑群(今属龟湖乡)、焦溪银坑(今三魁刘宅)与石湖阳银洞坑(今月湖),尤其是石湖阳银坑的银洞村内炉自然村,与矴步村的洪湖自然村交界;平阳境内的赤岩山银坑(腾蛟湖窦村银坑),以及从平阳析出的今苍南县坳下银坑和天井垟银洞坑(均属莒溪镇)(明永乐七年(1409)开采、弘治五年(1492)封闭);还有福鼎县境内的叠石银硐(在今叠石乡竹阳村),(宋)熙宁五年(1072)开采,设监官;望海银坑(亦称王海),明正统十年(1445)开,正统十四年废。除以上银矿之外,还有莒溪的铁矿开采与冶炼,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中叶。

  从以上所述可见,清初设立“矴埠头汛”的背景,不同于明代防范倭寇的目的,而是史志直接记述的因为“以地有矾山、铁山棚民聚集”,还因为矴步头地处民间交通要冲,县外可通泰顺、福鼎,县内连通莒溪、北港(平阳)、桥墩。民国《平阳县志》记载,乾隆二十三年额设矴步汛把总一,安兵五十名;光绪二十四年时设外委把总一,安兵一十八名(该外委续裁后所遗汛务归桥墩汛把总并防)。该志记载的光绪二十四年时矴步汛所辖口址及兵数情况:

  “矴步汛,无马战兵六名,守兵二名。(此汛额兵十八名,此表十七名,加入汛官外委为有马战兵一名,合数)。(下辖)莒溪口址守兵三名,碗窑口址守兵三名,籘垟口址守兵三名。宋垟口址轮防兵十五名,系各汛抽拨。南宋垟旧有营房系营县捐建,按季轮派兵防守,按月文武轮巡会哨一次,其兵额不在矴步汛内。”

  以上记载凸显了“矴步汛”在旧平阳汛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因恐矿民聚集引发起义而特设此汛。

  域内一寨六烟台

  烟台、烟墩,或称“堠”,是古时在通讯极端落后的情况下用来瞭望敌情、报告敌情的军事设施。建筑在山顶,用土堆成,一般高三五米、底长、宽七八米不等,下部砌石,上部搭建人居寮厝,并备发烟物、设置烟道。一旦有敌情,就发烟报警,并可与炮声配合,按约定以炮声多寡报告敌人数量多少。前后烟台距离,以可目视、耳闻为限来设置,一路“接力”,传递信息,以便指挥机关及时应对。我县沿海设有不少烟台,主要的一列是沿海通达分水关。

  隆庆《平阳县志》记载:“康熙九年(1670)……奉旨展界,即金乡卫旧城修筑设名金乡寨。”并详细记述了自分水关至江南沿海寨台墩堠设置的情况,其中涉及桥墩区域的有一寨六台:

  “桥墩门新寨,系隘要险汛,左营千总一员,兵丁一百名防守。离(海)七十里。

  分水台,浙闽界保隘要,离海一百里,守兵三十名,五里至(大原山台)

  大原(龙)山台,离海一百里,守兵五名,五里至(五岱山台)。

  五岱山台,离海一百二十四里,守兵五名,五里至桥墩新寨,五里至(后衕山台)

  后衕(隆)山台,离海七十里,守兵五名,十五里至(长斎岭台)

  长斎(寨)岭台(今大寨尾),离海五十里,守兵五名,十里至(猫竹山台)

  猫(茂)竹山台,离海五十里,守兵五名,十里至(上塗山台)”。

  其后,是延续到沿海直至江口南岸台的上塗山台、燥溪山台、还(繁)枝山台、乌石岭台、荪湖山台、清隐山台、大渔岭台、寨山台、金字山台、凤凰山台、巴曹山台、林家院台、刘店台、江口南岸炮台,这些烟台均不在桥墩域内。桥墩域内的一寨六台,按地理顺序逐一说明:

  1、桥墩门新寨——在今桥墩镇104国道公路大桥南桥头边“寨仔顶”山。

  2、分水台——在分水关关门东南侧的分关村“烟墩岗”,即沿用明代“分水隘堠”。

  3、大原(龙)山台——在今陈树枫对面山岗。该处山岗顶部有平地约二、三百平方米,曾垦为番薯园,百姓称之“炮台山”,有古建筑遗迹。此处可以俯视自桥墩“石鼻头”至分水关的整条古道,前后二处烟台乃至分水台也都在该处视野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地名与史志所记“大原山”地名有出入。此段山脉今称“大龙尾(山)”,烟台在中段山岗,南段比它高的叫“大龙尾”。但是“大龙尾山”并非孤山,山脉连接蔡垟、罗垟、大源坝、矴埠、高山、直至泰顺。可能该山原名叫“大原(源)山”(山脉里今仍有“大源坝”村),从地形上看此处是设置烟台的最佳地点。

  4、五岱山台。在原五凤半山村(今胜利村)后淹(庵)“大门人”后山,即陈树枫湾坑头上面山岗,尚存方形石砌基础及土堆。原大隔村李姓老人(81岁)等多名当地人都熟悉此地。

  5、后衕(隆)山台。在今后隆村柳庄山靠后隆岭一侧山脊,当地俗称“烟台山”。仍存堆土高约一点五米,边长在五、六米左右。前可直视“大龙山台”,后可直视“长斎(寨)岭台”。经甄别,五十二都有“后衕村”,又名“后陇村”,史志所记“后衕山台”当是“后隆山台”的笔误。

  “后衕山台”见于隆庆《平阳县志》·《卫所》卷,而该志《坊里》卷又记载为“后陇”等七村,弘治《温州府志》(卷六·邑里·平阳乡都)也是记载“后陇”等七村。康熙、乾隆、民国等《平阳县志》记载该七个村庄时虽然都是“后衕”村名,但所有志书对其它六个村名称记载完全一致,这说明“后衕村”又叫“后陇村”。桥墩的“后隆”与五十二都的“后陇”是同音不同字,显然是书写者把“后隆山”误为“后衕山”。

  6、长斎(寨)岭台。在今观美双联村大(台)寨尾自然村山顶,尚存烟台土墩。

  7、猫(茂)竹山台。在观美与挺南交界的茂竹山“烟墩尖”。民间历来把该山东边与另一座山交界处的山隔称为“台后隔”,“台后隔”地名印证了该山顶建有烟台。地名“猫竹山”当是“茂竹山”的表述差错。

  参考文献:1、弘治《温州府志》(明)王瓒蔡芳编簒胡珠生校注;2、隆庆、顺治、康熙、乾隆、民国《平阳县志》苍南县史志办影印本;3、《分疆录·点注》(清)林鶚林用霖編簒陶汉心点注校勘;4、《桥墩志》李圣廉主编。(雷必贵)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