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烧伏茶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0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林洪海

  此事已经过去30多年了,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是村里几位老奶奶做的,她们共坚持了三四年。每个三伏天都做,从起伏开始,到满伏为止,共20多天。

  她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个个子孙满堂,不愁吃不愁穿,就是喜欢做这种善事。她们没有文化,不懂得学雷锋这样的活动。只是受佛教的影响,觉得做人要善良,像绿叶一样,多付出,不求回报。

  这些老奶奶,早已一一作古。近日,我碰到其中一位老奶奶的儿子,向他问起当初烧伏茶的事情,他给我大致地介绍了一下。

  所谓伏茶,不是白开水加茶叶,这么简单。它的配方,是有讲究的。其中一种是甘草,除此之外,还有从山上采来的,如荷叶、夏枯草、竹叶、鱼腥草等等。

  她们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是典型的民间土医生,对常见的一些药,还是比较内行的。比如,端午节用的午时草,她们会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在菜园里采取。因为有位奶奶是在山上长大的,她比普通人精明一点。至于伏茶的配方,她当然也懂,就是辛苦一点,得到山上去采。

  她们的爱心供应点,就在本村。本村的名字很好听,叫新桥。它是新城和舥艚的纽带和桥梁。新城这边的人,不管买菜,买日常用品,抑或出海,都得经过新桥。其中那座长桥,是必经之地。她们的服务点就设在桥的一端。

  她们分作两班,一班两人,甚至还有机动人员。她们吃了早饭就出门,做好准备工作。桥头有根电线杆,她们就以它为中心,然后弄几个晒衣服的“仰叉”,再用几根竹竿横在上面,最后盖上草席,这就是简易的“办公室”。

  茶也是在那里制作。没有灶,就用几块规则一些的石头垒一下。水,从缸里舀出,那是经过明矾处理过的。生火时,拿柴爿在柴油里浸一浸,然后,呼哧呼哧,便开始工作了。

  那时,没有机耕路,更没有公路,都是靠双腿硬走的。特别是三伏天,多么需要歇歇脚,或喝口水。现在水可以自备,以前没有矿泉水的。路人当然明白,三伏天,每天基本上35°c。这么热的天,白喝老奶奶的茶,怎么好意思啊。既然喝了,他们都习惯掏出钱来。老奶奶把钱还给他们,然后,向他们好好解释,并希望他们快乐。

  奶奶也会碰到困难的。有一次,突然刮来一阵大风,把头顶的草席,掀到田里去。这时,有人看见了,马上会跑过来,把它固定好,还奶奶一个安心的环境。

  至于伏茶,本村一般不去喝,除非是南来北往的人。遗憾的是,我没喝过伏茶,说不出它的味道,只知道它有很多好处。它不单单是解渴,还有许多药用功能,如消食、暖胃、减肥、降脂等。

  不过,老奶奶不懂得如此深奥的科学道理。她们只知道,积德行善肯定是不会错的,肯定会有人支持的。看到奶奶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每个晚辈也很开心。

  一位伟人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老奶奶们不知不觉坚持了三四年,确实不容易。她们就像搭起来的帐篷,把烈日留给自己,把浓荫给予他人。至始至终,快乐着别人的快乐,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只是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递增,她们都相继离去。但曾经做过的好事,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