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创作  -> 正文创作

肠断宋词(节选)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9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陈世茂

  人有七情六欲,上至国君下至平民,而文人却独多情。宋词之中又以悲情愁绪居多。词究其源早在唐朝已出现。有“百代词曲之祖”之称(黄花庵语)的李白《菩萨蛮》《忆秦娥》二词中便有“寒山一带伤心碧”的“伤”以及“策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咸阳古道音尘绝”之句中的“咽”“断”“绝”表达主人公穷途无归的苦闷,这些无不包含悲绝之情。故词之始,便以悲情立调。此后几百年间,悲情之词渲泄了多少文人内心之痛。花间派的鼻祖温庭筠在《望江南》就写道“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在《河传》中也有“春已晚,莺语空断肠”之句,词中悲情以至肠断,使读者不禁动情。

  说是断肠,实有夸张,然而作为文学艺术,作为文人内心情感发泄的客观对象,断肠之喻也是词人心中真情的流露。与温庭筠齐名的韦庄在《菩萨蛮》下阕中写道:“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如此断肠思乡,比白居易的《忆江南》之思乡实在入情之深,不知打动多少在外的游子。亡国之君李煜,由南唐国主沦为囚徒,面对残酷的现实,在“日夕以泪洗脸”的沉哀巨痛中写下“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到如今,我们还能从“落花”,“春草远行”中感受到当时内心“愁断肠”之痛。同时代的冯延已一句“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其实也就是他们内心那种“泪眼问花花不语”的伤痛。

  然而北宋那段歌舞升平的时光并没有给文人墨客太多的亡国战乱苦难经历,于是他们一改原有婉丽的词风和满泪悲情,而把词的意境拓展至更深层地抒发词人内心的寂寞与伤痛。赵鼎“天涯路、江山客,肠欲断,头应白。”抒发的是游子断肠之声。也有以“断肠”表达内心孤寂。西昆派代表之一钱帷演在《木兰花》中便有“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已先断”之句,借悼春光抒发他无限迟暮之悲。范仲淹的“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愁肠己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御街行·秋日怀旧》,真是一种“酒入愁肠,肠己断”借酒浇愁的悲凉。欧阳修也有“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表达的是对一歌女的深切同情与怀念。以女主人公“拟歌先敛”、强颜欢笑、寸肠欲断的情态,生动地刻画出歌女强颜卖唱的凄苦心情。而一生欲展政治抱负却终不如愿的文豪苏轼在晚年时也写下“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在对亡妻的追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这些宋代文学大家,以“断肠”之语,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苦与愁绪。正是这些词句,在名篇大作之外,形成另外值得欣赏的珠玑之句。南宋大词家辛弃疾在面对故土不能收复,家仇国恨填然于胸时,写下“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体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以“烟柳断肠”比拟国家前途无望,如此断肠之句,抒发沉痛爱国心与激烈的政治幽恨。清代粱启超评此词《摸鱼儿》道:“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辛词在写男女伤别之情,也极为工丽,如《祝英台近》一词上阕“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泊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笃声住?”抒发闺中少妇伤春复伤别的感情,如此佳句,故有清代词评家沈谦评说“此词昵狎温柔,魂销意尽” 。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