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游记  -> 正文游记

鲤河印记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2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家乡鲤河(姑且把鲤河分段别称马曹河、心依河、鲤河、仓桥河统称为鲤河)自南至北,从南水门河头缓缓流淌至吴衙街投钵桥,全长约千米余,河道蜿蜒而宽窄不一。史记鲤河开凿于明朝洪武年间(有大仓桥石记载为洪武十七年)。当时开河主要是建卫抗倭、运输屯粮需要,通过水门把粮食运到卫城腹地大仓桥、小仓桥周边粮仓屯放。当然也考虑排水、消防所需。

  大凡35岁以上金乡人均可记得鲤河河面上自南至北架有11顶桥。金乡流传的童谣九顶桥依次排列是:定远桥、凤仪桥、张家桥、鲁公桥、本桥、大仓桥、小仓桥、火神桥(广济桥)、馆驿桥,另外两桥是后建的,其中一顶桥由第五巷口通往球山巷口,另一顶桥是在鱼行街口,但这两顶桥没有桥名。

  从鲤河中段鲁公桥至小仓桥当时小河面岸情景,今日打开印记仿佛就在昨天,清晰依然……鲁公桥架设在通往菜市场的“夏益锦”盔头店边上,那夏氏兄弟住宅门前墙上刻有“盔头”镶牙广告,甚是醒目。此桥是通往菜市场内主桥,所以行人往来络绎不绝。进入菜场,早、晚市人气很旺,干货、肉铺、水作坊豆制品、副食品、日杂货、店铺、摊贩云集,每天甚是热闹,若是遇上节日家家户户赶场买菜,有时还会“打人浪”。记得小时遇上节日从鲤河木桥上走过,因人多拥挤,桥两边又没护栏,好怕被挤入鲤河。木桥那岸是“王进华”院宅,那时沿河都是围墙,围墙外是一些临时商贩立脚之地。深刻的印记中,菜场内有近百米的倚河木长廊,看去古朴,极富风情。这长廊那是为挑鲜,设摊商贩提供休憩而设的座席,如今看来,这百米长廊,在小桥流水的映托下,俨然是一幅江南古镇难得的写生画。画面流淌着古镇水乡古韵。还记得,在菜场入口第五巷口通往球山巷的这顶无名桥的情景。这顶桥据说是后人兴建,桥上人流如梭,桥边设有一饺子馒头摊,生意甚是兴隆,尤其是到了“点心”边,吃客往往要站等排队,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顺口广告:“饺子要吃陈高斌”当时饺子摊生意兴隆的写照。再沿河往前,眼前的河面应该说是鲤河最宽的一段(足有十余米)而且河两岸陆地也比较宽阔。从西门“杨裕大”后门出来,在老电灯厂前面,道路两旁摆满了蔬菜摊贩及临时进城站街的菜农。对岸沿河则是搭有固定雨棚的摊位。那时,小河水清澈可见鱼翔,也偶见有人下水游泳,也有小嬉垂钓,我也曾挥杆常常轻而易举地在鲤河岸边钓上几尾“青吊鬼”。还常而看见有小船儿在鲤河缓行。夏日有瓜农在鲤河岸边泊船卖瓜,还有人悄然游到船边,偷瓜解馋。那时还常常看见农民在鲤河里淘河泥,此举既积肥又浚河,农民乐此不疲!记得,鱼行街口边上的桥,在夏日里,常有人还在桥面上铺席乘凉小睡。过了鱼行桥(暂且称谓)后到大仓桥,这段河面可是鲤河最窄的,两岸距离不过三、五米。鱼行街临河一则前门均是店面房,后门家家有门窗临河,用水、倒水很是方便,还可常而欣赏一看缓缓过往的小船。临近大仓桥旁边当时有一座茅草屋,主人是陈金满老司,他家在河对面有临街店面房两间,为便于家里人来往,就在河面上用几根木头捆绑搭了一座简易桥,跨几步就可到对岸。

  来到了十字街口大仓桥,这无疑里当时金乡城内最繁华的地段。十字街口当年沈氏猪蹄的创始人,沈培国师傅就是在此开店谋生,大儿子阿贤一边当助手,沈氏小吃店除买猪蹄外,还有葱花芋头、油锅、粉干等小吃,行人肚饿时,化一、两角钱可享受小吃,想吃猪蹄粉面干,花五角钱就能解馋,按如今沈氏猪蹄的行情来看,可要化20元。培国师傅小吃店对面,大仓桥桥面那头是我堂伯张道伦开的小吃摊,平日经营粽、米面、牛油渣、粉面……两老每天起早贪黑要开伙、搭棚、收摊,够辛劳的。看他两老脸上总是灰蒙蒙,布满皱纹风霜,浑身油腻腻脏兮兮……过了大仓桥,再往前行。鲤河东岸都是临河店面房,前门,面朝北门大街,后门家户大都有临河踏步坎埠头。河西岸有几间小楼,其中甘氏兄弟住宅开设着山货行。山货行里有一位雅号称“大个西”的伢郎师傅,(正名余善西,因人胖得以此称)他喉音响亮,中气十足,清晨里他那吆喝声能传百米之外,“芋头一百斤”“又一百斤”……其声腔拖长飘荡……。沿河岸小路往前来到鲤河上的小仓桥,这小仓桥紧挨着当年的金乡搬运社,小仓桥面两旁设有二块平坦而光滑的大石板,每天有人坐这里聊天讲大话,街头巷尾、大情小事都在此发酵传播,这里河埠头也特别宽阔,常有人在此洗涤不间断。再往前行,河西岸是一排公厕,接着是空闲杂地域墙围,直至吴衙街,全然没有如今一家挨一家的临街房屋。行至大富巷口,这里的鲤河桥面上还有一顶桥称广济桥(又称火神桥)。至此鲤河折了一个大弯,缓缓流向了金乡同春酒厂房直至并入魁星阁内河,再汇入护河河流。鲤河上最后一顶桥称馆驿桥位于西门天灯巷、吴衙街交界口。

  鲤河缓缓流淌了六百多年,然由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初当地政府当时为顺应民意、为拓宽道路、改善交通拥堵,繁荣市场,于是这条长约千米余的锂河,至上世纪90代初全部被填埋,从此这条古镇美丽的风景线在人们眼前消失!昔日小桥流水,小舟竞过,风情古朴,长廊如画的情景再不复存,今回想起来,好不令人扼腕痛惜!

  不知何时何月,再现鲤河两岸风情,不知规划改建中的金乡古城何时再现江南水乡古貌,不知筑梦卫城何时能圆……那逝去的画面,唯有在梦里依稀一幕幕展现……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