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奇异怪石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2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苏传墙

  记得是读高一那年农历五月初吧,双夏大农忙序幕还尚未拉开哩,我生产队的好几十位社员,在当时老平阳县委工作队和生产队长的全力动员下,一年一度,热火朝天,干劲十足勇挑肥料高攀浦亭裤脚山压番薯的季节又开始了。

  我们家堡村在裤脚山至少拥有二百多亩种植番薯的山地,路距有15公里。15公里虽然不远,但在那个交通业十分不发达的年代,再兼还要攀高穿越8公里的崎岖曲折山路,不容分说,大家所承受的体能消耗和筋骨磨炼的代价要付出多少,应该是每人都心知肚明。

  那个时候正值青春年少血气方刚,尽管我还是个文弱书生,但这挑重远行竞强的毅力骨气,我当然是不肯输给别人的。好家伙,心里怎么想着也就这样做着,第二天东方破晓鸡才啼唱第一遍,吃完早饭后,负重150市斤兼带锄头的我,便布衣斗笠草鞋装束紧随着人流出发了。

  挑的物品不是别的,即是家养牲畜所产的栏肥。栏肥是经过加工的,加工的程序形式主要是通过堆积发酵和再翻开暴晒干燥然后又混合上百分之50同样干燥的田土泥灰;之后又加上一些过磷酸钙,待所有的肥料全部混合搅拌均匀之后,才可以装筐大担投入使用。

  好热闹哟,五十多人的队伍,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青壮年,一路上讲讲笑笑各挑着担你追我赶浩浩荡荡勇往直前,至今忆起,每每还是那样的刻骨铭心。

  挑担队伍一直沿着灵溪的古磉古道而来。这个时候由于上路时间不长,对大家的体力消耗还算不大,大家有说有笑带唱的,可没想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进入浦亭仙堂村的时候,那不断歇担减衣拭汗的人便不由分说地由少变多甚至普遍起来了。

  太阳已经升高了,真的是个好天气哟,抬头间,天上还没有一丝云的,好在这大自然够伟大的,面对我们一个个都是那样的汗流浃背,还不时地吹拂来一阵阵舒心凉肺的清风!

  受负重和体能条件因素制约,队伍拉距越来越大,翻山越岭中,山野四周不时神奇般地出现了一条条大小不一飞流直下的瀑布,而且还在我急不可待地弃担掬取山泉解渴再返步山路刚要起担的时候,突见几只受惊的山鹰正急拍打着带劲的大翅膀腾空高飞。百鸟在啼叫,漫山遍野的昆虫在集体歌唱,好像它们正在开大规模的音乐会,热烈欢迎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太荣幸了,我的体力还算可以,不像那几位滞滞落后不断减担但又信口开河说自己的负重能力可以胜过所有人的生产队权威们。

  我深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其实老实说,我挑担的真正本领和耐受力还是多年来一直跟随我父亲爬山涉水经受伐木过程中的搬、扛、挑,受尽常人极少体验过的磨肩破肉流血洒汗苦难而炼出来的,一些人不知道,可通过这一次体验显示过了之后,大家总可以对我刮目相看了。

  山路越攀越陡了,正当我再次远远超前歇担横着扁担正要坐下歇气的时候,不觉间却被山路下山涧哗哗流水处岩群中的一块特别奇异的石头给迷住了,这块石头不算大但至少有500公斤以上,看上去其形状除了底座是比较不规则的长圆形紧嵌入石缝下之外,但其体积却比较大,初步估量,其正表面面积起码有达到1.5平方米,长度超过两米,更令人惊奇的是,靠近一看,竟然在它表面整体的位置上,天然绘制着一幅特别清晰活龙活现的中国地形图。

  面对此地形图,我真的是直看得整个心脏都快要蹦出来了,怎么大自然会有如此的鬼斧神工?细观它的整幅图像,简直是与我书包里的那本地图册———中国地形图差不了多少,书本里的那张地形图当然是形象逼真一丝不差的彩色地形原貌,而拥有整幅中国地形图像的这块石头它的整个表面,尽管图样是那样的酷似,线条是多么的界限分明,但在颜色上尤其是高原和洼地的浓淡这个问题,那确实是没有办法可比拟的。虽然,这块石头表面和身上寄存有令人难以想象的海洋、国界、省界、地区界和县界花纹,可花纹归花纹彩色归彩色,石头与花纹不论怎么混合成色,始终都没有办法与彩色纸质的人工印刷的地形图册可比较。

  真的是形象太逼真了,真的是普天下再也难以找到这样身带天然中国地形图的奇异怪石。

  我依依难舍这块奇石,我真想一下子就扔掉这副重担,放弃这趟上山压番薯之行,可这块石头实在太大,太沉重,我曾经儿戏般动手动脚用力踢扳了好一阵子,可没想到的是,不管我怎么用力,丝毫都难以触动他的半根毫毛。本来吗,我想呼叫来几个同伴好好来欣赏和挪动一下的,可仔细一想,必定还是白费劲,细忖之也就一声不吭灰溜溜地放弃了。

  怕忘记了地理坐标,将要离开时,我特地在此地路边的一块大岩石的身上做了一道很深的刻记,心想一定要找个好机会,花个大动员令将这块石头拉运回家,献给当地文化部门做收藏……

  就在这时,后面的队伍已越来越多地跟上了来了,见他们来了,沉默之余的我立即又重新挑起了重担再上路。

  两天的上山压番薯之行总算完满结束,当返回山路再从那块石头傍边经过的时候,不露声色的我还是前前后后一直注目着那块我人生中最心爱的奇异之石。

  自从那次上山压番薯之后,在日常生活中,我几乎是天天心里都惦记着那块奇石,本来想及时动员几位朋友雇佣几个民工带上起重葫芦和抬具前往搬运回来供政府作收藏或展览之用的,可是因为工作忙,一天过一天的拖,直到三年以后的一个杜鹃花漫山遍野盛开的清明节,心花绽放之余,特约同了五位冬泳好兄弟,花费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到原地进行查看时,不幸的是那块石头却早已伙同周围的岩群,已惨遭打石匠开岩出售掉了。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