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读书  -> 正文读书

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读《“担关系、负责任”使自己成器》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1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吴黎晖

  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教授在写给女儿《“担干系,负责任”使自己成器》的信里,提到胡适的话:“‘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

  为什么“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

  这句话,听来不熟悉,陌生,甚至有些刺耳。

  陈教授说:“这句话,让许多习惯于集体主义思维的人没法接受。因为我们总被告知:不能‘为我’,只能‘利人’。”确实,在社会上,我们听到很多公开的话都是漂亮的。实际上呢?“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并不是没有的情况。

  陈教授在信里接下来的话可以看作对“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的解释:“恰恰是那些因‘为我’而使自己成功的人,才有基础去帮助别人、解救社会。试想一下,如果人都忘了自己,到最后,没有几个人能‘铸造成器’,在连自己都没料理好的情况下,个人怎么有能力、有资格、有基础去‘利人’呢?”

  真实的为自己,便能珍惜自己,看重自己,锻造自己,不辜负自己。知道怎么去争取保护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有把自己料理好,铸造成器,才有更大的能力去利人。

  信里还举了救溺水者的例子。“这就像下水救人,如果自己都不会游泳,或者还没安排好自己的安全保护措施,去救人的结果,恐怕会是自己和溺水者都活不了。”盲目不理智或不科学救人,只会造成更大损失,和出发点背道而驰。在这里,作者并不是反对救溺水者,并不是说见死不救。而是反对盲目施救。通过这个例子,陈教授意在说明:“把自己铸造成器,才有更大的能力去利人。”

  救溺水者的例子,让我想起我们这小山村中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在悲剧面前,我们更应该沉痛的反思。

  在我写这篇笔记的时候,一个朋友进来,我问他对“真实的为自己,就是最有益的为人”这句话的感受。他举了自己弟弟的例子。弟弟在银行做经理,朋友很多来借款。有的手续不健全,有的条件不吻合。“好兄弟,帮一下嘛!”禁不住别人软磨硬泡,虽然弟弟知道这样不好,还是帮他们借了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弟弟还这样自我安慰与得意。结果当然可想而知。自己差点被清岗,前途受损不说,朋友们也齐声埋怨......如果他弟弟在帮人前能先考虑自己,考虑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知道不能无原则的帮,那么结果就不会这样害人害己。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其实不胜枚举。“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每个人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明确职责,把自己事情做好,把自己岗站好,虽然主观出发点并不是为社会,为他人,实际上就是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杂文选刊》上一位作者,讲自己在国外,因不熟悉当地法律法规,雪天后没及时扫雪,一路人在他家门前滑倒,行人投诉,他被当地法院罚款。作者在文末写到:“以此来看,‘各家自扫门前雪’还是很有道理的。”

  “各家自扫门前雪”似乎缺少人情味。但想想,如果有做好事的人,扫一家只能是一家,两家是两家,几十家是几十家……体力能否吃消、是否有足够时间姑且不论;是不是也滋长了他人不为自己范围内事负责的依赖推脱心理呢?是不是也启发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是在为社会和其他人减少负担和损失呢?利己利人,并不矛盾,甚至统一。因为每个“我”,都是人中一分子。

  德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洪堡认为:人愈是自由,他本身就愈是独立自主,愈是会善意对待他人。“人共同生存的最高理想,是每人都只从他自身并且仅为他自己而发育成长。”真实的为自己,人会更完整,更健康。社会也更讲原则,讲规则,少讲人情和道德绑架。

  这样的社会更有活力和创造性,也更尊重每一个人。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