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遗落荒草丛里的珠明营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2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陈如亮

  一封来自偏僻山区的信,改变了大军区的军事部署,这个像天方夜谭的故事,金乡镇珠梅岭57岁村民孙汝珊是带着惋惜的口吻跟我讲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南京军区选址珠梅岭村北部整个山头要建造团部军营,图纸都规划好了,建筑材料也拉来了。在那个靠农吃饭的年代,珠梅岭村民不同意把赖以生存的山地征用掉,经商议,由一位村中文化人执笔,给南京军区写去了联名信,表明村民态度。“军民鱼水一家情”,南京军区领导收信后非常重视,对部队驻扎重新进行部署。

  南京军区之所以会在珠梅岭村选择驻扎部队,其实是有历史依据的。

  明代倭寇为患,在嘉靖年间为最。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三月,倭寇入侵原平阳县的南、北港,劫掠烧杀,三日后始退去,死者无数,一些地方无法春耕播种。为加强抗倭领导指挥,当年设温处参将,统陆兵九总,珠明营是陆兵九营之一,驻扎于珠明,也即现在的珠梅岭村,有明色把总一员,部领哨官四员,兵四百九十四名,专御金乡一带。

  珠梅岭村在2006年“桑美”台风前约有住户800多人,“桑美”台风袭击后,全村房屋大部分受损,整村搬迁到山下梅岭新村去了,留在村里的也就十来人。在一个阴沉的冬日,我约请村里能人孙汝珊带我去探明朝营房遗址。从珠梅岭到金乡城有两条古道,一条往西通往湖里小岭头,一条往北通往珠梅岭脚,珠明营房就在两条路的交叉点。通往珠梅岭脚的古道把营房分为东西两部,西部营房面积大些,长度约200米,宽不到百米。营房基石还在,东营的台阶石也在,但营墙在建国后已全部被拆,营内杂草灌木丛生,还养着鸡鸭,不仔细辨认,根本不知道这里是赫赫有名的金乡卫珠明营所在地。站在淹没于荒草丛里的珠明营上,举头四顾群峰,我仿佛看见四百多年前珠明营周边的凤凰山、云台山、石砰、上垟、杨府岭等山头的烽火台狼烟骤起,珠明营五百将士紧急集合,丈二长枪上的红缨迎风飘起,矫健的身影整齐而义无反顾地冲向前方。

  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濒海倭寇余贼流入,浙江官军迎战于连屿、陡桥、石砰,斩首百余级,新倭复犯石砰,将士乘胜歼之(明史赵炳然传)。一部抗倭史,就是一部血战史,史书难以每战必记,倭寇流窜的特性,注定珠明营的岁月是一场厮杀的岁月。孙汝珊指着营房对面狮子岩讲了一个传说:“古时候,狮子岩壁下有座大庙,住在九十九个和尚,他们闭门修炼想得道。一天,神仙来超度他们,想先试试他们是不是已经修得正果,就化作乞丐来庙里讨饭,和尚用一碗剩饭打发了他。第二天,神仙又来讨饭,结果被和尚们骂了一顿。第三天,神仙还是照样来,这下,和尚们拿起棍棒追打他。神仙大怒,到狮子岩顶,踢下一块巨石,把九十九个和尚都压死了。”孙汝珊补充说,传说肯定是假的,但自己年轻时在狮子岩下干活,竟然发现那些巨石下面真的有大量死人骨骸化成的黑灰。我想:如果是本地人意外死亡,尸身肯定被认领走了,除非是倭寇。也许倭寇被珠明营将士诱入狮子岩下,用滚石战把他们歼灭了。

  “明珠已落海龙宫,此地飘流战帜风。”逝去的军事重地珠明营虽然芳草萋萋,但军风飘荡,珠梅岭村天赋军魂,文革时期的珠梅岭民兵连是县内一支劲旅,也是全县最迟上交枪械的民兵连,该民兵连长孙孔銮是一位传奇色彩的军人。孙孔銮早年家贫加入大刀会,后被国民党收编,国共内战时弃暗投明,加入解放军,参加过朝鲜战争,退役后被安排到西北某单位,后主动回家务农,任珠梅岭村民兵连长。孙孔銮军事技能高超,能蒙着眼睛快速拆卸重装枪械,百米外射击百发百中。珠梅岭人的军事天才,也许是珠明营的水哺育的吧。

  英雄营地荒芜,山村也逐渐融入城镇,但历史的雄风随着岁月添彩,只能愈加浓厚。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