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创作  -> 正文创作

一次次的离乡与返乡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1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六根故乡行”,六个人集体去其中一位的故乡,闯入别人的故乡,审视陌生的乡土,这样的乡土书写也许能出来异样味道。我们六位分别来自湖北随州、安徽合肥、浙江温州、山东临沂、河南濮阳、河北石家庄,刚好是三个北方三个南方。

  每个人的故乡,留下一篇文字,六个故乡走完,三十六篇文章,整好一本书,玩和书两不耽误,书名都确定了——《六根寻根记》。

  第一站选在温州,有很多机缘巧合。最终应温州塘河文化研究会之邀,六根温州行于2017年11月18日~24日成行。

  11月20日是满满怀旧的一天。

  我出生在鳌江镇塘外村,高中时期全家搬去龙港镇,就很少回老家了。曾经封闭、边缘的小村已通了马路,整个村子已经大变样,几乎每天放学都要去玩的红砖厂房已经盖成万达广场,好在老屋还在,只是更旧了。不久前凭记忆画了一幅老屋,原来,记忆中的老屋如此美好。

  老屋这排房叫“七间楼”,是村子里比较早的整排二层小楼,大概我六七岁时盖的。记忆中特别宽敞的楼前空地,原来只够停一辆车的宽度,门前绿油油的稻田,如今已杂草丛生,农民都放弃了下地种田,再也听不到田里的蛙声,那是儿时记忆中最动听的声音。

  带着六根兄弟们在门前、门后,水闸、江边溜达了一圈,每寸土地都是满满回忆,很高兴最亲近的老友们来到这里,听我讲述那些陈年旧事。

  下厂水闸是小村的地标,每逢雨季,水闸特别忙碌,那时候开闸都是人工的,一旦河道涨水,全村的年轻人都会跑来帮忙一起开闸,像驴磨面一样,大家一起使劲转动圆盘,挡在江河之间的水闸慢慢开启,河水怒冲向大江。每次开闸都是小村的节日,河里的鱼、虾、蟹被冲下来,胖头鱼被水冲下来会反复跃起,村民们拿着框、拉着网,站在闸门下游两岸,能接住很多跃起之鱼。小孩们远远地看着,看到落网之鱼就欢呼,闸门一开,家里就有吃不完的鱼。

  晚上,好友阿富、阿头又带我们去海边吹风、吃海鲜,由于中午海鲜和酒已经过量,大家纷纷求饶,但端上来的海鲜十样有九样他们没见过,出于好奇还是吃了不少。对北方和内地来的六根诸友,两天的海鲜大餐的确让他们有点受不了了,但是除了海鲜,温州人就不知道怎么待客了。

  应矾山镇府和苍南朋友之邀,11月21日,六根一行去苍南矾山参观有600多年开矿史的矾山矾矿。

  温州有很多地方我想去而没去过,矾山就是其中之一。小时候,好几次差点成行,最终还是觉得路远难走而放弃。如今通往矾山已经有很好走的路,但从龙港到矾山,还是走了一个多小时。引领我们来到矾山的是几位苍南文史爱好者,他们这些年一直在坚持矾矿历史的挖掘和研究,同时做矾矿工人口述史记录。

  在福德湾炼矾遗址,首先迎接我们的是黄传会书屋,书屋里藏有一些关于矾矿历史的书和黄传会作品,墙上印着黄传会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文章《我的名字叫苍南》。

  书屋隔壁,是一家非常地道的矾山小吃肉燕店,吃了一碗又要一碗,美味至极,两晚肉燕下肚,浑身暖洋洋。

  小雨中漫步福德湾老街,这里的老屋大多盖于清朝年间,房子由硬度很高的矾矿石垒成,坚固美观,在“福德弯茶书馆”前,我们惊叹这栋院落的美观、大气。同行者说,应该叫“福德湾绿茶书馆”,呦,真心希望能有这样一家书馆。

  福德湾老街是近年见过比较特殊的,没有太浓的商业味,很符合这座矿城低调、边缘的气质。在一家矿工自建的小型博物馆里,看到很多开矿年代的物件、家具、生活用品等,最让我欣喜的是矿工自绘的开矿流程图和工具图。

  进入几百年开凿而成的矿硐,有一种莫名的穿越感,硐内有些地方寒有些地方热,一层层递进,一层层下沉,这奇异空间是矾山人民几百年的巧夺天工,未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如今的矿区已经没有当年的热闹场面,我们几个突然闯入的参观者也没能惊醒沉睡的矿神,一排排熔炉还坚硬挺拔,只是烟囱里再也不冒浓浓的白烟。运矿石的拖拉机已经废弃,挡还能挂上,只是看不到它“突突”往前走了。

  矾山人有很多在世界各地开矿,他们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矿石,在矾山建矾都矿石馆。我们平常很少留意身边的山和石,但这些石头被展示出来,看上去那么美,一点不亚于被提炼出来的金银珠宝。

  晚上在苍南半书房,又了解了一些矾山的过去与未来,以及美好的想象和成熟的规划。很遗憾小时候错过来矾山的机会,或许那时候,矾山人民还在开矿呢。如今,这座矿山活化石越来越吸引世人的眼球,大街小巷都在基础建设,也许过不了几年,世界矾都将开凿出一片“新矿”——集旅游、矿山、美食、休闲为一身的矿生态城镇。

  结束苍南行程,六根又回温州参加了一些主题活动。

  ……

  短短六天,六根温州行留下太多美好和回味。对我而言,这么多年的离乡、返乡,这次最独特。把我北京的亲朋好友带到老家,和家乡的亲人们见面,这种感觉很微妙,有很多感动在心头。

  人生就是一次次离乡、返乡。年轻时,总想离的远远的,越远越好,家乡的巨变让人不适应,总把“回不去的故乡”挂在嘴边。这些年,有越来越多在温州坚守文化、文学、阅读的老乡,他们在有着肥沃文化土壤的温州大地上,用自己的方式培育着一颗颗文化小苗。认识他们,突然很有一种返乡的舒适感。

  也许,该是思考返乡,以及以什么方式返乡的时候了。六根故乡行,开启了我的返乡之旅,谨以此小文纪念。(绿  茶 )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