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科教文体  -> 正文科教文体

明矾采炼技术“活的教科书”!温州矾矿入选首批国家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6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苍南新闻网12月6日消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示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温州矾矿等11个项目入选。

  为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传承中国工业精神,促进工业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工信部根据《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国家工业遗产认定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在辽宁、浙江、江西、山东、湖北、重庆和陕西等省市开展试点。经工业遗产所有权人自愿申请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同意,相关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拟认定的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正式公示。

矿区鸟瞰 张廷群 摄

  温州矾矿成立于1956年,历史上当地采炼明矾始于宋末元初,明洪武年间始有文献记载,至清光绪年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矾矿。矾矿遗址是近现代工业遗产与乡土建筑的集合体,遗留的矿硐、建筑、设备、民居等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形成了“因矿成镇、镇矿融合”的独特布局。温州矾矿是“中国矿山井巷业之乡”,其遗址记载了矿业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历程,见证从古代、近代直至现代中国矿业发展的进程,其开创的“开采-煅烧-风化-溶解-结晶”整套工艺流程保留完整并沿用至今,是明矾采炼技术“活的教科书”,其衍生的采矿、爆破、掘进、冶炼等技术,对我国工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遗产项目位于苍南县矾山镇鸡笼山矿区,核心物项包括:鸡笼山矿硐群、南洋312平硐、1号煅烧炉、1号结晶池、福德湾村矿工街巷。“世界矾都”温州矾矿是浙江工业遗产类省级文保单位,中国传统矿业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其采炼始于宋末元初至今,留下5大类、100多处矿业遗址,符合申报世界遗产中的6条标准。(通讯员 张耀辉)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