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游记  -> 正文游记

宋初古貌留到今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0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朱登辉

  望里水乡,河流成网。有河就有桥。在我县众多的小桥中,有一座并不显眼,却是最有年头、最负盛名的——护法寺桥。护法寺桥与桥旁的护法寺搭都有900多年的历史,因此弥足珍贵,现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位于望里镇护法寺村峡谷中的原护法寺,始建于唐代大中(847—866)年间,是当地著名的寺院,规模宏大。清光绪年间曾重修,令人遗憾的是解放前毁于兵火。其遗址至今清晰可见,寺院大门犹存。据村人介绍,护法寺原宽800余,纵深200米,三进大殿,筑有99间房屋。寺前有河,上建护法寺桥。护法寺桥现保存尚好,为梁柱式石桥,造型古朴大方,结构稳固,具有浙南山区北宋初期石桥建筑风格。桥长10.3米,通高3.9米,3孔4墩,左右两孔净跨2.25米,中孔净跨3.75米。在中节北首桥板自左向右横刻“时元祐三年(1088),岁次戊辰,十二月酉癸朔初二日建”。900多年过去了,虽经历了风风雨雨,小桥风貌仍然如故。

  与护法寺隔河相对的是护法寺塔。据传,寺前原有宝塔九座,气势宏伟。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然风化与人为破坏致使宝塔倒的倒、毁的毁。村人老陈告知,自己小时候还能看到一些倒塌的宝塔,现在只保存下来一座较为完整的护法寺塔,后来,又重新仿造了一座,重修了一座。护法寺塔建于北宋,为青砖建造,仿木构楼阁式,六角平檐,高4.2米。底层台基雕饰水云纹,上置须弥座二层,一层束腰雕饰宝相花,从中可以看出仍有小部分保留唐代风格;上一层束腰各面分别浮雕狮兽,狮兽呈摇头摆尾状,栩栩如生。塔身呈六楞瓜腹状,内空,正面设壶门,塔顶上置圆盘,周饰垂幔,青砖菱角牙子叠涩出檐,檐下设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屋面筒瓦顶,塔刹已毁(相传是葫芦顶)。全塔构筑小巧玲珑,雕刻精细,是研究浙南地区宋初砖塔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

  护法寺桥、塔旁,有一株近百年的大榕树,冠盖四周,树荫下有一些青石板,作为条凳。别看这些不起眼的青石板,可都有年头的,上面刻着篆字。护法寺原址,还散落着一些历史遗物。过了护法寺桥,可见护法寺院的大门,大门上飞檐翘角,仍保留着原貌;方方整整的青石板上刻着莲花形状,以前是用来铺路的,现在还有十几块堆在一旁;一间小庙的墙上,嵌着一块石碑,记载着清乾隆十八年弘济和尚重修护法寺的情况……。可惜的是,前几年护法寺桥旁还保留着一段寺院古墙,由于引水工程筑路需要现给拆了。老陈带我们来到原护法寺大雄宝殿处,这里已盖起一座大殿。他指着大殿不无遗憾地说,当地是有重建护法寺的打算,可一是缺乏资金,二是不知护法寺原貌,重建起来困难重重。

  其实,护法寺位于山水秀丽的燕窠硐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若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现护法寺当年风采,一定会成为当地风景名胜。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