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黄裒然:南宋传奇武状元,三百年间独此人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5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陈彤

  黄裒然,字号不详,南宋前期两浙东路温州平阳县人(今苍南人),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武举第一。约生于高宗绍兴后期(1153-1162),卒于宁宗嘉定十年(1217),享年约61岁。民国《平阳县志·黄石传(同族裒然)》有载:“(黄)石同族裒然,淳熙十四年右科进士,廷对第一。绍熙中,除武学谕,迁博士,亦有声。”

  出身松山大家族

  淳熙九年入武学

  据民国《平阳县志·黄石传》,黄裒然籍贯为平阳县归仁乡松山。该志曰:“黄石,字圯老,归仁乡松山人。……石同族(黄)裒然。”宋末元初林景熙《平阳县治记》云:“(平阳)为乡十,都五十四。”清乾隆《平阳县志》载:“归仁乡三十七都,在县西南九十里。(辖)松山、分水。”据此,宋时松山为里,属归仁乡三十七都,黄裒然为平阳县归仁乡三十七都松山里(今苍南县桥墩镇)人。

  松山黄姓为大族。宋室南渡之前,松山黄理即“有声(汴京)太学”。绍兴八年(1138),黄理之子黄石登进士第,官至直显谟阁、江南东路转运副使。淳熙二年(1175)黄石病故后,黄裒然成为松山黄姓后起之秀。

  民国《平阳县志·选举》载:“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右科:黄裒然,以上舍生廷对第一。”据此可知,黄裒然为宋孝宗淳熙年间武学生,武举殿试之前已是上舍生。

  据南宋武学学制推算,约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四月,黄裒然与平阳人黄纯仁、李克忠等共赴临安补试武学。首先进行弓马骑射考核,其中步射以一石为起点。考核合格后,再参加程文考问。上述诸人中格后,出榜3天内即行入学。南宋武学分上、内、外三舍,设六斋。当时生员“以一百人为额”,其中外舍生70人,内舍生20人,上舍生10人。黄裒然等8人作为新入学生员,分别被拨入外舍的经远斋、阅礼斋。八月,获武学学籍。

  入学后,在武学博士樊扩、孔异与武学谕蔡镐等学官培育下,黄裒然一边操练步射、马射、武伎、马战、武艺,一边研习《武经七书》,系统接受“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教育。经过5年刻苦努力,黄裒然顺利通过了武学一系列校定、私试、公试,由外舍生晋升至内舍生、上舍生。

  淳熙十二年(1185)二月,武学外舍生70人参加公试,黄裒然、周之瑞、施栝、汤虢、郑纲、黄纯仁、李克忠、张彦辅等8人成绩合格,升补内舍。

  淳熙十四年(1187)二月上旬,武学内舍生20人参加上舍试,黄裒然、周之瑞、施栝、汤虢、郑纲5人获升上舍。周之瑞、施栝为上舍生上等,直接释褐做官;黄裒然、汤虢、郑纲等人为上舍生中等,可免当年武举省试直接参加殿试;上舍生下等若干人与黄纯仁、李克忠、张彦辅等内舍生15人可免解试,直接参加当月武举省试。

  但明隆庆《平阳县志·选举》却称:“黄裒然,丙午(淳熙十三年,即1186年)上舍释褐,廷对第一。”查《宋会要辑稿·选举二》,淳熙十三年(1186)武学上舍释褐为潘子震、周应迪、蔡纮3人,其中潘子震“愿赴淳熙十四年殿试”,并无黄裒然上舍释褐的记载。隆庆《平阳县志》记述显然有误。

  武举廷对第一人

  从军六年回武学

  淳熙十四年(1187)二月中旬,兵部举行武举省试(平等科),160多名武举人参加,福州宁德人黄石孙、永福人江伯夔与温州平阳人郭希先、潘时美、林茂等33名贡士胜出,进入殿试。其中,黄石孙为省试第一名。

  三月廿六,宋孝宗在集英殿亲策武举进士,武学上舍生黄裒然、汤虢、郑纲3人,上年度上舍生潘子震、郑觉2人,武举绝伦科的陈谦、史国辅、周夔等9名武举人,免省与贡士一起参加殿试。四月十七,殿试正奏名唱名,47人登武举进士第。黄裒然廷对第一,“殿试策入优等”,赐武举及第。

  五月十四,黄裒然补秉义郎(从八品),堂除禁军殿前都指挥使司计议官。对于武举第一人官品令与差遣,早在淳熙二年(1175)即有诏:“武举正奏名殿试策入优等一名,补秉义郎,堂除三衙并诸军计议官”。由于黄裒然登第前,三衙中的马军司已于乾道七年(1171)迁往建康;黄裒然登第的3年后,又有厉仲方(婺州东阳人,绍熙元年即1190年武举第一人)出任步军司计议官,因此,黄裒然堂除差遣最大可能是殿前司计议官。计议官系新设官职,“在机宜之上,使得裨赞主帅,庶见所长,以备擢用”。

  黄裒然在殿前司任职第三年,即淳熙十六年(1189),孝宗禅位为太上皇。太子赵惇登基,是为光宗,翌年改元绍熙。绍熙二年(1191)五月,根据宋代官员考核从八品以下“四年一磨勘”的规定,经考课,黄裒然官品令右迁一级,升至修武郎(正八品)。

  至绍熙四年(1193)七月,黄裒然在殿前司计议官任上已逾6年。是月,武学博士李兴时调知融州,武学谕范仲壬接任武学博士。由知枢密院事胡晋卿提议,经枢密使都堂审察,殿前司计议官黄裒然调任武学谕。自淳熙十四年(1187)三月殿试前离开武学,事隔6年零4个月后,黄裒然终以学官身份回到武学,开始其军事教学生涯。黄裒然是南宋历史上第三位出任武学谕的武举第一人,其任职诏书曰:“敕具官某等:国家设武科以取士,有周道焉。所以贯革之射息,说剑搢笏冕衣裳在西学,则皆俊游也。矧若尔仲壬、尔裒然,人所亟称者乎?分以横经之席,从以满户之屦,虽甚宠异,岂曰不宜?可。”对黄裒然和范仲壬2人都作了高度评价。

  武学博士是武学常务负责人,职掌编撰兵书教材、讲授兵法,对生员进行忠义教育;武学谕辅助武学博士,负责军事技能教学。每逢武学公试,武学博士或武学谕还要参与出题、监考、阅卷;武举出身的武学博士还会参与弓马考试。

  南宋官制,武学博士、武学谕作为武学官,选除较为严格。武学博士任职条件为:(1)文武官“知兵者”;(2)“进士出身,年三十以上,……历任及二年,……或登科岁久”;(3)“弓马、策问皆入高等”的武举人。武学谕则从武举人或文臣有出身者中选除。此次新任武学博士范仲壬,成都府人,武举中第;黄裒然则以武举第一人出任武学谕,非寻常武举人可比。

  绍熙四年(1193)九月后,国子录陈邕除武学博士。陈邕,潭州衡山人,淳熙八年登进士第。五年(1194)秋,武学博士范仲壬出知金州。十月初二,黄裒然升任武学博士,主管架阁文字,负责编注兵书教材;蒋来叟除武学谕。任职诏书曰:“敕具官某等:右学犹左学也。朕既妙选,凡掌东学之士,则右学可以次举矣。以尔裒然晋都讲席,尔来叟联教事于其间,经武纬文,于穆士论,不亦可乎?可。”

  关于黄裒然除武学谕、武学博士的年月,史学界多持淳熙十四年(1187)授武学谕、后升武学博士的观点。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与解放军出版社合作编写的《中国历代武状元》便认为:“(黄裒然)以武学生的身份夺得武状元后,即被朝廷任命为武学谕。不久升为武学博士。”温州市政协文史委编印的《温州状元》沿用了这一说法,并称:“五六年后,黄裒然于绍熙年间(1190-1194)升为武学博士。”昆明学院周兴涛副教授《宋代武学博士补考》一文则考称,范仲壬于“淳熙十四年(1187)为武博”,等于认定黄裒然于淳熙十四年被任武学谕。然而,黄裒然先后除武学谕、武学博士的2份诏书,均为时任中书舍人的陈傅良起草,分别见《止斋集》卷12、卷17。据《宋故宝谟阁待制致仕赠通议大夫陈公行状》《宋中兴学士院题名》,陈傅良一生共2次担任中书舍人。第一次是“(绍熙)四年正月兼权中书舍人。……(至九月),自免而归。”第二次是绍熙五年七月,“今上(宁宗)受内禅三日,韶公归班。又四日(辛未),除中书舍人。公三辞而后受。……有上章诋公者,(十二月九日),诏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而陈傅良所制《武学谕范仲壬除武学博士,修武郎黄裒然除武学谕》“并七月二十一日”,《武学谕黄裒然除武学博士主管架阁文字,蒋来叟除武学谕》“并十月二日”,据此可以认定,黄裒然系绍熙四年七月廿一除武学谕,绍熙五年十月初二除武学博士。至于淳熙十四年任中书舍人的,则分别是陈居仁、洪迈、李巘3人,陈傅良不可能在其时草拟诏书。

  庆元党禁辞官归

  老死乡里湮无闻

  绍熙五年(1194)十月初二后,宋代史料即再无有关黄裒然的片言记载。而民国丙子年(1936)龟山《黄氏宗谱》所附《松山谱·黄裒然行实》却记有其详细信息:“讳裒然,字德政。公少有臂力,精究孙吴韬略,更擅穿杨之技。淳熙丙辰科(按:应为丁未科)进士,对策明敏,赐状元及第,迁武经郎、右岭(领)军中郎将,升武德大夫、知閤门事,转授殿前司正(将)加功武烈侯。生于绍兴乙丑(1145),卒于嘉定丁丑(1217),配陈氏,继娶李氏,并封夫人,侧室朱氏,合葬驷马山东湾大墓,有石、羊、马、将军在墓前。”《松山谱》所述黄裒然行实,多与南宋官制、兵制相悖,难以采信。

  所谓“迁武经郎、右岭(领)军中郎将”一说,绝无可能。南宋右领军属环卫官序列,共十六卫: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左右千牛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十六卫各置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前六卫又各有中郎将、郎将。据此可知,南宋左右领军卫未设中郎将。而且,淳熙三年二月廿四有诏:“内环卫不差戚里及非战功人。”黄裒然并无战功,故不可能除环卫官。

  所谓“升武德大夫、知閤门事”一说,亦无可能。南宋时期,知閤门事兼领客省、引进、四方馆和东西上閤门“横行五司”,例以官阶在横行右武大夫以上者出任,“多以外戚、勋贵为之”。其在武官中排序仅次于三衙管军,地位相当高。凡知閤门事者,《宋史》《宋会要》《宋史全文》必有记载。黄裒然既非外戚,又非勋贵,史书对此更无记载,必未任知閤门事。

  所谓“转授殿前司正(将)加功武烈侯”一说,更无可能。据考,南宋绍兴九年(1139),殿前司已建8军,计有13名统制、21名统领,其下约有60名正将;乾道二年(1166)之后,殿前司兵力增至11军,当有80多名正将。知閤门事位在三衙都统制之上,正将却位在统领之下;环卫官即使地位较低者,亦可候任三衙统制,黄裒然岂有先除环卫官、知閤门事,再“授殿前司正(将)”之理,《松山谱》所云必非真实历史。

  鉴于黄裒然在绍熙五年(1194)十月后履历失载,且无其它符合逻辑的充足理由可证其去向,故本文疑其于庆元党禁时辞官,老死乡里。

  宁宗即位后,赵汝愚(枢密使)与韩侂胄之间矛盾愈演愈烈。庆元元年(1195),韩侂胄逐赵汝愚出朝廷,独擅军政大权13年。因理学家朱熹支持赵汝愚,遂将理学贬为伪学,并对政见不同的官员进行排挤打击。是年六月,国子司业汪逵,国子博士孙元卿、袁燮,国子正陈武均放罢,武学谕蒋来叟除武学博士。十一月,武学博士蒋来叟亦放罢。二年(1196)八月,宁宗下诏,凡与伪学逆党有牵连者,不得任官职,不得应科举。三年(1197)十二月,订立伪学逆党籍59人。其中宰执赵汝愚、留正、王蔺、周必大4人;待制以上,朱熹、徐谊等13人;余官31人,叶适、汪逵、孙元卿均在其中。武臣3人,范仲壬亦在其中。直至庆元五年(1199)十二月,才稍驰伪学之禁。

  黄裒然和徐谊同乡,与孙元卿同时为武学博士,又曾是叶适、汪逵、范仲壬僚属,属于与伪学逆党有牵连、不得任官职者,极有可能被连累。据此,疑其于庆元二年(1196)辞官归里。因其职微且辞官较早,故未列入伪学逆党籍。回到平阳后,黄裒然参透仕途,终老松山,再无复出。

  自绍熙四年(1193)除武学谕,至庆元二年(1196)挂冠而去,黄裒然前后在武学从事军事教学4年。其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武学生。仅庆元二年(1196),即有武学生王宗烈、李琪、黄肤卿、郑擢4人上舍释褐。庆元五年(1199)武举第二人胡应时,亦出自黄裒然门下。

  黄裒然传奇一生,有9年光阴在武学。其中5年在武学苦读,4年在武学任教。像他这样一身兼具武学生、武状元、武学谕、武学博士4种身份的,整个宋代319年间亦仅其1人。在武学博士任上,其主管架阁文字,对南宋军事理论研究与军事教育均应有一定贡献。民国《平阳县志》论曰:“(黄裒然)博士与范仲壬并为时所称重,惜无如文忠者(周必大)采贤士大夫之评论而传之。”言下之意,对黄裒然事迹传世过少极为惋惜。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