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话说“险口洞桥”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1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谢祖杯

  桥是路的延伸或混搭,凡路过江、河、湖、海、溪、涧、沼泽……必须要修桥。就桥的材质讲,有木桥、石桥……桥的形制有浮桥、吊桥、洞桥……现今建造立体交通,则出现了立交桥、高架桥之类。

  藻溪镇有“险口洞桥”,单孔、圆拱,形象地称为“洞桥”,桥在原险口村地界,桥以村名而名之。

  “险口洞桥”从险口宫开始,到三条溪柯岭脚,还有一段路要走,乍一听“险口”有点悚然,“危险”才在“口子”上?进了口子“危险”有几重?这“险”在途中表现有:大险、小险、鸟鼠梯、坠魂涧、錾字坡等处,确实山危路窄,下临深渊。这小段路虽有“险”,但是,它毕竟就在我镇南北交通主干线上,也是在挑矾古道上。俚语说的好哇,“山中无门踢踢路”,尽管到处都是路,路就在脚下,惟这条路最便捷被选中,非走这一条路,就必须经过这一段“歹路”。

  为了行路安全,乾隆五十六年(1791)间,三十一都廪生周中礼,国学生李燧、欧阳亨等,协力募捐架造“险口洞桥”。洞桥南北向横跨小山涧,单孔石拱桥,两侧依山体岩石,拱券用块石垒砌。桥全长16米,宽3.8米,矢高8.9米,拱底宽11.2米。增砌险隘,建竖路亭,方便过往行人,让旅途安全。

  那么三十一都在哪?他与藻溪的渊源在哪?

  民国版《平阳县志》载:三十一都在县西南一百里,兰宋阳有北山、埔坪二市。亲仁乡辖有二十六都今半南港镇,二十七都、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一都。

  亲仁乡在民国时期平阳县南港镇辖。1940年,南港镇改南港区。人民共和国成立,亲仁乡改称藻溪乡,1950年平阳县灵溪区辖,1952年由藻溪区辖,1952年10月,三十一都由矾山区辖。

  再说廪生周中礼,国学生李燧、欧阳亨。

  南宋垟周氏族谱载:廪生周中礼,生乾隆辛未、卒嘉庆壬戍(1751—1802),名国钤、学名中礼、字惟智、号德齐。乾隆卅八年(1773)“入学考”以第十四名成绩进入平阳县学。

  国学生李燧、欧阳亨,在南宋垟李氏和欧阳氏家谱中没能查询到相关信息。

  早年交通不发达,就像三十一都的周中礼等,要从南宋垟到县城平阳就读,由南宋垟下“后背岭”,到三条溪,再跨过布满危险的“大险、小险、鸟鼠梯、坠魂涧、錾字坡”等处,出险口村,经过吴家园、潘庄、将军脚、九堡、藻溪街、黄厝内、魁桥、丁岙、西阳坡、北山、双叉路,过乌石岭,在乌石岭北——俗叫岭脚,乘“河厢”——用人力双手划船桨的载人八至十人的江南小木船,到方岩下(现龙港镇),过渡到河槽头——鳌江,再一次在鳌江转“河厢”到平阳县城坡南。只有从南宋垟到险口这段路,全凭人的体力、耐力、意志力,用双脚丈量大地。

  周中礼对三条溪到险口这段路途中的艰辛、危险感受太深了!所以他在40岁那一年(1791),同乡人国学生李燧、欧阳亨,协力募捐架造“险口洞桥”。从1791年算起到2016年,历经沧桑200多年,至今保存完整。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险口洞桥”完好保存至今,还是要感谢三十一都乡贤——衿耆(泛指地方上有名望的六十岁以上的读书人)周辅、李延妥、欧阳骍,是他们在清道光贰拾伍年(1845),报县衙,佥请朱前宪示严禁,使洞桥得以呵护,才得以完好保存。

  从南宋垟周氏、李氏和欧阳氏宗谱中获得相关信息:

  三十一都衿耆为什么要“报县衙,佥请朱前宪示严禁”?

  我国知识分子,遵崇儒家学说,体恤民情,为民请命,更何况三十一都的“衿耆”都亲身感受过柯岭脚到险口这段路的潜在危险,深知保护“险口洞桥”的意义。且,洞桥自1791年修通至1845年“请示严禁”已经有五十几年,但“讵人心不古”,沿途一带树木密茂以为遮栏,行人即偶失足,赖可扳援无虞,竟有人擅砍肆伐;这一带的路本来窄,形像地叫“老鼠路”,好比现时的公路“双向两车道”,就在这样的交通干道上,也竟有人“横担妄挑”,好像在公路上随意倒车、停车、逆向行驶,行路之人回避不及,每被撞跌等情,故报县衙,佥请朱前宪示严禁这些不良行为,保证道路畅通,行路安全。

  清道光贰拾伍年(1845)岁次乙巳十二月,时平阳知县达晋——字锡珊,铁岭人——批准“奉宪示禁”,勒碑立于“险口洞桥”旁。“奉宪示禁”碑青石质,高129厘米,宽50厘米,额楷书阴刻“奉宪示禁”4字,文楷书阴刻13行,满行39字。

  在当年,交通不发达,明矾要从矾山运出来,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人力去挑。人力挑工挑着明矾,从矾山出高路山,下柯岭,到三条溪,过“险口洞桥”,再到藻溪街。

  当年,河槽头——鳌江,已经是浙南、闽北比较成熟的物资集散地,再说,东海潮涨潮落,自鳌江,经萧江、横阳支江,过流石陡门,可以直达藻溪廿七埠头和廿八埠头,而且藻溪这一带有非常充裕的劳动力充当挑矾古道上的挑矾工。因此,矾商们便纷纷在藻溪设立堆栈——明矾中转仓库、管理机构。因此可以说,明矾造就了世界矾都,同时造就了藻溪街。一直到1956年,修造了78省道“水霞线”——灵溪水头到马站霞关公路,明矾出口改由“四个轮子”的汽车外运,结束了肩挑明矾走“挑矾古道”的壮观历史。

  “险口洞桥”如今还“健在”,但,险口村和吴家园村已经不成建制,失去冠名,这是为什么?

  藻溪是横阳支江的最大支流,三面环山,一面临横阳支江。它的上游由西溪和东溪俩支流组成,西溪发源于高垟山北麓的昌禅乡三条溪村,向北流经险口、吴家园、潘庄、燕坑、将军脚、九堡、蔗岙。

  资料统计,1949—1964年的十四年中,藻溪流域除1952年、1955年和1957年三年获得丰收外,其余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在1950年代“治山治水”的高潮中,1955年10月11日,平阳县农业水利局《平阳县南港水利工程初步规划报告》,在藻溪潘庄岭鹅山头和西鹰岩之间兴建水库拦水大坝一座,形成吴家园水库。水库建成蓄水成“碧银湖”,吴家园村和险口村都成为水淹区,两村整体移民,撤销建制,两村冠名消失。而水库即使高水位,“险口洞桥”也淹不到,最终成为“文保点”。现在,若在水库大坝内趁船到三条溪,上柯岭去矾山的话,在船上可以看到“洞桥”风貌;若从新辟的潘庄到三条溪的旱路重走“挑矾古道”,则可以脚踩“洞桥”而过,还可以欣赏沿途的迤逦风光。奉宪示禁碑和1983年立“险口洞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铭碑,都立在“险口洞桥”路亭边。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