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生活时尚  ->  教育  -> 正文教育

杨卫东的高考之路:抓住历史机遇 实现人生梦想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7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6月7日电(连迅赵梦琪)“四十年恍如隔世,四十年恍如昨日。”近日,年过6旬的原江汉大学校长杨卫东回想起40年前那段难忘的高考历史,仍在庆幸自己能够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实现了人生梦想。

  一碗鸡汤滋养走上考场

  杨卫东出生于武汉市江汉区一户普通工人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来到武昌县龙泉公社王店大队。1975年底杨卫东回城,在武汉市装卸公司三站当了一名搬运工。

  装卸队干的是扛包、搬砖、运沙等重体力活,但繁重的劳动却阻止不了杨卫东的读书欲望。他总是背着书包上班,利用装卸空隙争分夺秒读书。因为喜欢舞文弄墨,杨卫东时常被抽调到公司文艺宣传队,参加了文艺创作班学习。

  1977年10月,全国恢复高考,杨卫东决心抓住这次机会拼力一搏。他借来全套高中教材,白天上班晚上复习,全力备战高考。40年前的高考细节杨卫东已经模糊,但考前父母给他做的那一碗鸡汤却让他40年来念念不忘。

  在武汉,煨汤是一种习俗。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杨卫东家只有在来客人等一些特殊情况下才会煨汤改善一下生活。为了省钱,家里也只是煨一些猪下水、牛骨头之类的汤。高考前夕,为了给儿子补充一下营养,杨卫东的父母特意买来一只鸡杀了煨汤。 在父母的鼓励和期望中,1977年12月,杨卫东走上了高考考场。高考结束之后他回到装卸队,在忐忑中等候高考的结果。

  1978年2月的一天,下午4点多钟,收工后杨卫东照例到澡堂洗澡。这时一位工友跑进来告诉杨卫东有他一封信。“好像是录取通知书!”一位工友猜测说。杨卫东猛地一惊,兴奋了起来:“真的吗?快拿来我看看!”另一位工友迫不及待打开了信:“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杨卫东被武大历史系录取了!”工友将通知书高高举着冲进澡堂,整个澡堂一下子沸腾了,祝贺声响了起来。杨卫东随后迅速奔回家报喜。

  在获知杨卫东被武汉大学录取后,亲友纷纷祝贺。但也有人给他泼“凉水”:“放弃现在的工作,放弃每月50元不算低的工资收入,再贴钱去上大学,值吗?”杨卫东笑而不答,因为在他的心中,能够上大学远比一份工资要重要的多。从此以后,他的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门,他的人生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一腔热情在知识海洋遨游

  武汉大学历史系77级一共有92人,学生年龄相差比较大,最大的已经30岁,最小的不到17岁。虽然年龄不同,但大家都对学习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开学不久,大家就自发地举办各种经验介绍会,在一起交流学习方法。

  杨卫东回忆说,到图书馆、资料室抢座位是77级学风,上课给老师提问,下课与老师讨论也是77级的学风。学校没有晚自习的规定,但几乎每人都有晚自习的习惯,而且一个比一个学习得晚。为了学习,杨卫东和同学们经常一个晚上要换几个地方:资料室关门后,就转移到教室;从一个教室被校工劝出后,又偷偷溜进另一个教室。

  大学期间,杨卫东凭着一腔热情,不知疲倦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4年的本科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他又读了3年研究生。7年间,杨卫东学术硕果累累。

   一次选择实现心中梦想

  转眼距离参加高考已经40年。杨卫东说,40年前的高考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命运。高考让他从一个学识肤浅的青年,逐步成长为一名专家、教授。 “进入大学后,就连我的性格都慢慢发生了改变。我克服了急躁冲动的脾气,学会了品格修养,学会了独立思考,有了明确的人生的目标。”

  昨天发生的一切已经变成历史。杨卫东感慨,历史这条长河总是在向前奔流不息。让他庆幸的是,当恢复高考这个历史机会到来时他没有错过。“历史的发展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我们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会,才能实现人生梦想。”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