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桥墩的周凯故事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5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村居剑竹/摄

  周凯其人

  周凯(约公元263—?),西晋时临海郡(辖温、台、处等地)的治水英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大禹式”治水英雄,他的故里在横阳县松山,即今苍南县桥墩镇。

  据民国《平阳县志》(卷四十七,神教志三)记载:“周凯,字公武,世居临海郡之横阳。……时临海属邑,曰永宁、曰安固、曰横阳,地皆濒海,海水沸腾,蛇龙杂居之,民罹其毒。神(指周凯——作者注)还自洛,乃白邑长:随其地形,凿疏之。遂使三江东注于海,水性既顺,其土作乂。永康中,三江逆流,飓风挟怒潮为孽,邑将陆沉。神奋然曰:吾将以身平之!即援弓发矢,大呼,冲潮而入。……俄而水势平,江祸乃絶。邑长思其功,号其里曰平水里,建祠尸祝之。”

  从以上记载可知:周凯世居横阳县平水里,向邑长建议利用地形、开河疏导,成功治理了“三江”水害,在一次飓风灾害中奋勇抗洪而献身。

  历代以来,周凯治水除害的事迹深得百姓景仰,朝廷也屡加封赐。明御史宋濂(1310 —13810)的《横山仁济庙记》,曾记述了数起平水王神威灵显事件。显然,平水王成为千百年来浙南百姓的保护神,民间把周凯作为平水圣王或平水王爷来祭祀。

  周凯故里——松山平水村

  横阳,是平阳的古称。晋太康四年(公元283),析安固南横屿船屯地置始阳县,不久改称横阳县。梁乾化四年(公元914),横阳县改名为平阳县。公元1981年,苍南县自平阳县析出,周凯世居的“横阳县平水里”,在今苍南县桥墩镇。

  桥墩,古称松山。“松山”、“平水”屡见于地方史志与名人诗文。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三·山)记载:“松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其土宜松。又曰五公山,俗传钱令公入闽,五子从行,尝宴于此。”又记载:“三十七都,松山,分水。一图。” “松山镇……为西镇,有松山市。”该志还记载:“元至正十三年(1353)癸巳岁冬十一月,闽寇侵境,……永嘉王尉楚山统兵守御松山。”

  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五·桥梁)记载:“松山八角桥,在三十七都。”民国《平阳县志》记载:“上元桥,旧名松山八角桥,明万历间(1573—1619)建,清康熙间(1662—1722)重修,改名平水桥。”该志还记载:“平水公馆,在三十七都。”

  弘治《温州府志》(卷六·邑里·乡都)记载“三十六都,平水、莒溪、浦口、滕洋。一图。”民国《平阳县志》记载:“桥墩(有市),……旧志有平水村,今桥墩北境称平水里。”

  宋代著名学者许景衡(1072—1128)的《分水山诗》中,有“三江九岭都行尽,平水松山入望来”的描述;他的《圣寿禅院》诗,写的是归仁乡松山圣寿禅院,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该寺建于公元882年(唐僖宗中和二年)。

  清代诗人刘眉锡(1749—1823),以本地实景作《松山》、《平水桥》等诗,《松山》诗有“林湜安居宅,黄中直谏堂”的文句,所言及的林湜(1132—1202)是南宋林正甫,仕至司农卿,晚年居松山;黄中世居松山,南宋绍熙四年(1193)举进士,廷对第三。

  以上所述足以说明松山及平水村年代久远,常人所知的文字记载已可溯至唐宋之时,且该地名沿用至今,与志书记载的(周凯治水献身)“邑长思其功,号其里曰平水里”可相印证并且吻合。

  平水溪称谓之谜

  西晋时周凯治水有功,故里被号“平水里”,当地溪流自然以“平水溪”为名。平水溪,今又称桂兰溪,发源于浙闽交界的分水山,但止于何处却扑朔迷离。作者对平水溪的古往今来作初步考查,并期盼有更多探讨。

  1、《桥墩志》(自然环境·溪流)记述:“平水溪(桂兰溪),全长约9千米,源于福建省交界的蜘蛛垟山(528.3米)北麓,……东行至官溪,折向东南行,注入横阳支江。”

  按照此说,平水溪止于今桥墩镇后隆村汇入横阳支江处。这只是记述当今“桂兰溪”的状态。

  2、民国《平阳县志》(卷三·舆地志三)记载:“分水山……与松山相连。……其岭曰分水岭,水名平水溪,东北流合南港以达钱仓。”

  “平水溪,……行迳关帝庙,出平溪桥约十里许,北合一溪,又四里许,与莒溪会。二溪既合,水势渐盛,泭筏称港。。”

  民国《平阳县志》对平水溪的记载,起止的实际地点与《桥墩志》相同,终止地都是桥墩镇后隆村,只是在表述上有“注入横阳支江”与“流合南港”的差别。

  3、鲜为人知的是民国《平阳县志》在界定横阳江水源来自“南港”、“北港”、“梅溪”时,其按语中保留着《元和郡县志方舆纪要》关于平水(溪)是横阳江四大水源之一的记载:

  民国《平阳县志》(卷四,舆地志四)记载:“横阳江,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一名始阳江,又曰钱仓江,今自新度以下又称鳌江。其源有三:曰南港,曰北港,曰梅溪。案:横阳江始见元和郡县志方舆纪要,云:上流有四港,其一为顺溪,其一为梅溪,其一为平水,其一为燥溪。攷顺溪、平水、燥溪三水入江,多旁受诸溪之水,不能定为一源。今用水道提(堤)网说分南港、北港两源,平水、燥溪诸水合南港,顺溪诸水合北港较明确。惟梅溪独流入江,仍之。”

  弘治《温州府志》(卷四·水)也有同样的记载:“横阳江,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旧名始阳江。……一港入顺溪,分源东流,合睦村、周岙入东南流,合横口、三桥,出迳江口;一港自梅溪出,汇梅浦;一港自闽峤诸山涧谷出松山、平水;一港出兰宋垟,分东西源,出燥溪而止。”

  以上县志的记载,清楚地说明了界定南、北港地区诸水分别合称“南港”、“北港”的理由;同时府、县两志的记载都表明,平水(溪)是汇入横阳江的四大水源之一。并且按照府志“一港出兰宋垟,分东西源,出燥溪而止”的记载,说明平水溪与燥溪在楼石(今繁枝流石)合流后,燥溪不再作为“一港”,而平水溪便被作为“南港”之水汇入横阳江。

  弘治《温州府志》(卷五·水利·诸乡水道)还记载;“……惟西乡以上咸仰溪流,平水至黄浦而达于江。……嘉定初,汪令季良以濒江士民之请,创埭于黄浦以截大江。”明朱东光原修万民华补遗(隆庆五年刊)、清石金和等增补(康熙间增补抄本)的《平阳县志》也有相同记载。其中的“黄浦”在旧江南镇慕贤西乡,即今湖前凰浦(《鳌江志》称“凤江乡凰浦”)。“平水至黄浦而达于江”一句,明确地表达了平水溪流达横阳江的状况。因此,平水溪是横阳支江的古称可以确定无疑。

  至于“横阳支江”之称,是因为它是横阳江的支流而得名。民国28年(公元1941)时,“南港水利会”改名“治理横阳支江委员会”(《苍南县水利志》大事记),这可能是“横阳支江”官方称谓的首次出现。

  4、说平水溪是横阳支江的古称,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莒溪比平水溪水源更长、水流更大,为何没有花落“莒溪”呢?平水村在三十六都,位处桥墩北境;平水溪在桥墩南侧,中间隔着集镇。平水村不处于平水溪溪畔,地名与水名为何不相连呢?

  察看桥墩平原的地势、水情后,终于豁然明白:唐宋以前乃至更早,莒溪不是今时这样经小玉沙(今桥墩水库坝址)直奔桥墩大桥及下游的后隆村与平水溪汇合,而是在小玉沙(今仙堂村)从马头山(桥墩水库称之西山)向南转东顺着山边转一个大弯,经云前山、状元墓、木林、猫瞄鼠、白龙潭、狮鼻脚(下)潭至仙堂山脚,距离约六七里;继而向东南绕行到龟仔山(桥墩信用社原址)、小松山(桥墩电影院今址)、大路弯、南(龙)山岗,在大龙九峰山前一带与平水溪汇合。汇合后,顺南山山脚东行,流经今官溪、南岙,转向东北,沿柳庄山山脚向北,在黄坛口又有黄坦溪注入,而后向东北流行,最终汇入横阳江。由于莒溪出小玉沙后便与平水溪汇合成一条大溪,桥墩北境的平水里自然是处于大溪溪岸一侧,平水里的地名与平水溪的水名便相连一致了。

  以上所说的水道变迁有何依据呢?

  其一,从桥墩平原的地势看,上述溪流绕行之处地势一处比一处低,分明是历史上溪流沿山边流行的水道,地势渐高的平原中间地带则是冲积形成的。当今的桂兰溪及横阳支江靠堤塘拦水运行,九峰山脚一带的烂泥田竹竿插下去也难探到底。位于小松山旁的曾氏(明洪武年间迁入)祠堂(面向鹅峰山)“风水”是“七星墩”:称“七星落地,半月沉江”,说的是面对七个被水环绕的土石墩,西向可见月亮下山的倒影。如此等等,均可印证河道绕行之说。

  其二,从桥墩的古代水陆交通看,清代时仍可自桥墩乘船到达钱仓。清代林鶚、林用霖编纂的(泰顺)《分疆录》(卷一·舆地上·山川·分水山)中记述:“……山下村名平水,达萧家渡,可通舟楫。”乾隆《平阳县志》(卷二·地輿·分水山)记载:“在县西南百里,连松山,泉出陇上,东西分流,以限闽浙。……自福宁来者,由此水以达钱仓,名平水。”《苍南县水利志》也记载:“建国前,横阳支江与鳌江直通,东海潮汐到达桥墩平水溪口,从鳌江候潮乘船可直达灵溪。”

  桥墩民间传说:新村潭边被掩埋在砂砾下的岩壁上刻有“玉沙潮落客停舟”的诗句;桥墩水库扩建加固时开挖水平面至河床岩基的沟槽,最大深度47.03米;当今的南岙、柳庄、黄坛口等村田间,开挖到水平面以下1至2米时便都是涂泥(俗称江泥)。这些情况也都印证桥墩古时曾有过潮起潮落、舟楫通行的历史。

  其三,从桥墩集镇形成的时间看,最早的少数姓氏迁入在宋元间(960—1368),多数姓氏在明、清时迁入。松山集市最初形成于明代,联通集镇两边的松山八角桥(清康熙间重修改名平水桥)始建于明万历间(1573—1619),从当时的交通所需印证集市的初步形成。桥墩平原中一块最肥沃的、最宜耕的土地,在官溪、后隆、马渡一带,其最早开发者的入迁年代,也都在明代及明代之后。

  总之,西晋永康间(300—301)号周凯所居为平水里,比松山初成集市早七八百年乃至千年。可以料想,西晋时桥墩平原还是一片水域,或是片片海涂、荒滩显露于水域之间。最重要的是周凯因治水有功,官府“号其里曰平水里”,傍着平水里(村)的平水溪,它的名望绝非莒溪、燥溪能比,因而平水溪成为横阳支江的古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柳庄山的周凯墓与平水宫

  柳庄山,在桥墩平原东面,正面遥对桥墩集镇,南首与古松山山脉之南峰寺尖、南山相连,西北与鹅峰山隔江(横阳支江)相望。桂兰溪(旧称平水溪)在柳庄山前的后隆村汇入横阳支江,再前行二千米,有流经柳庄山后的黄坦溪在柳庄山北首外注入。在柳庄山,可以坐望莒溪、平水溪、黄坦溪三水汇合。

  柳庄山半山腰居民为丁姓(先祖明弘治间迁入后隆,后分衍居此),山脚住着雷姓(明万历间迁入)、许姓(清顺治间迁入),上世纪初时三姓居民仅十来户人家。

  半山腰的丁姓人家,分内外厝两处。内厝住着五兄弟,其中老二丁学动(1870—1844)为平水爷信众。因感平水爷灵显,能治病、消灾,便拜神为“契父”(干爹)。某年一天,平水爷托梦学动(一说起乩),称其尸骨掩埋在柳庄山顶某处,未得安葬。学动依照神示,果然在后山近山巅一处岩壁下寻得遗骸。而后神又自择吉地、吉日,学动按本地民间风俗将其安葬在家族祖墓的上首边圹,并在安葬时为周凯披麻戴孝。该墓在柳庄山丁姓外厝岗头,坐卯向酉兼乙辛分金。近年做了修葺,立有石碑,上刻“西晋平水王周凯之墓”字样。

  丁姓外厝由丁学箩等居住,外厝大埕坎下有一片荒山,半山腰有处不高的石崖,很久以来就有人在石崖下烧香求神。平水爷显灵后,学动等信众便筹建“平水爷宫”,学箩献此片山作建宫用,并献坑边半亩梯田作为公田。

  柳庄平水爷宫约建于清光绪壬寅年(公元1902),俗称“半山宫”。后因故移址,近年有移回原处,仍在那处不高的石崖下。该宫主位神灵为平水侯王,还供有白马明王、梅柳将军、喜二喜三等神像。民国时建宫股东有:丁氏学动、学箩,许氏昌景、昌配,雷氏天忍,南峰寺人吴传土等。

  因平水爷威灵显赫、有求必应,经常治病救人,香火甚是兴旺。居住在柳庄山的百姓,每月初一、十五上香膜拜,每年二月二、九月初九等日祭祀祈福,此俗延续至今。

  周凯因治水牺牲,被尊崇为神。虽然民间传说的威灵或许只是百姓祈望,然而其奋勇为民、不惜献身的精神及行为着实值得发扬光大。

  史志记载周凯“白邑长:随其地形,凿疏之,遂使三江东注于海……”并称“三江”是瓯江、飞云江、鳌江。周凯是横阳县松山人,他首先向本县“邑长”提出治水建议更合情理;后因治水牺牲,也是“邑长思其功,号其里曰平水里”,有理由相信周凯是在本县治水中牺牲,或许为治理本地“三溪”水害而献身也不无可能。

  在推进“五水”共治、建设美好家园的今天,真实的英雄人物与美丽的民间传说都在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雷必贵作者为原县政协主席,参考文献(略)]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