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为有善缘总趋归——苏渊雷与我家的四代因缘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1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郑宗珪

  我是平阳灵峰(今苍南灵溪)人,今年92岁。自1948年平阳中学高中毕业以后,一直在外读书、工作,忽忽已近70年了。

  思乡之情愈老弥深。近日翻阅女儿祖欣寄来的《温州日报》,读到“温州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报道”专栏里的相关报道,不由回想起我家四代人与苏渊雷先生的奇妙缘分。

  结缘华东师范大学

  1954年夏,我离开了生活工作多年的第二故乡德清县,复习高中功课半个月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考试,结果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录取。恰在这时,温籍著名学者、平阳老乡苏渊雷先生也从上海的政界转入教育界,调华师大历史系任教,并为我们开设“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这门课,于是我有缘成为苏氏门下弟子之一。

  苏老师讲授的课程内容是按中国历史时代顺序进行,先由《左传》而后《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先后分别介绍和选读讲解,并就史籍性质作梳括评述,再就其中更为重要的著作,分别阐明其作者的生平、撰述过程、编著体例、史料价值及其在史学上的地位等等,还选出若干代表性的篇章进行详解,同时指导我们阅读和分析,由此让我获得了中国史学发展的知识,也学会了查找和运用历史资料的技能,为日后进一步自学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记得苏渊雷老师在介绍陈寿的《三国志》后,选读了《诸葛亮传》,在讲解结束时,老师步之讲台中间,昂首吟诵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老师依古调吟诵,乡音浓重,声情并茂,同学们听之有味赞赏不已。

  我后来读到《苍南历史文化》期刊上的文章,得知老师留有一个弥足珍贵的吟诗录影资料,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可以一睹老师一边喝着酒,醺醺然,一边吟唱传统诗词的风采。

  共赴柳诒徵追悼会

  1956年的三月间,我内人曾静和(慰慈)的舅公、国学大师柳诒徵在上海不幸病故。内人小时候在柳家生活过较长时间,“慰慈”之名就是柳诒徵所取,安慰慈母之意,她和柳诒徵夫妇曾于抗战避难时期在江苏兴化郑板桥故居同居一室,感情非常亲近。

  柳诒徵去世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及上海图书馆三单位联合举行追悼会,地址假上海岳阳路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大礼堂,他们给我寄来讣告并告知其家属瞩我一定要去参加。我接读讣告时心情沉痛,定神想想,一定要去也不能空着手去,于是急忙找上海同学代购一对装裱好的空白挽联,赶到华师大文史楼后面第二排平房的历史系办公室,找到苏渊雷老师向他说明来意后,请他书写挽联。老师听罢点头答应,并随手在办公桌上展开拈笔就写,还说他明天要去参加追悼会,还要致悼词的。原来老师与柳诒徵亦师亦友,诗词唱和,相交甚深。后来我读到老师撰写的《柳诒徵史学论文选》序,其中有“始读先生《论近人言诸子学者之失》诸文,心焉好之。厥后避地巴渝,始获奉手;解放初重逢沪渎,相与从事文管会与文史馆之筹建”等描述。

  第二天我就带上这对挽联,乘上公交车参加追悼会,进入礼堂指定位置,环顾身旁,发现都是白发老前辈老先生,唯我一个晚辈学生。

  追悼会由知名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周谷城主持,苏渊雷上台介绍柳诒徵的生平事迹,他上台时偶然间看见了我并向我招手示意。上台致词的还有一位束世澂教授,他是教我中国古代史的老师之一,也是柳诒徵的门生。追悼会结束后,苏渊雷老师找到我,要我跟他一起乘他的专车回校,同车的还有一位是李锐夫教授,时任华师大数学系教授兼副教务长(后任副校长),苏老师介绍说李教授也是平阳老乡,钱库人,真是太有缘了。

  祖孙同上《往来信札》

  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江苏吴江图书馆主办为期两周的“国学大师柳诒徵”专题图文展。我和家人专程赶往吴江。巧的很,在专题图文展上不期而遇苏渊雷老师的照片,展板上有他和柳诒徵的往昔交往,介绍柳诒徵“历溯中国两千年史书源流,遍收各家名论”的10卷专著《国史要义》时,提到:苏渊雷称之为“命世之奇书”。这不又是缘分吗?

  更巧的是,前不久我读到陈盛奖的《读<苏渊雷往来信札>》一文,意外得知,恩师生前曾与我叔父郑显岱(号叔衡,笔名郑旭)及我中学时代的国文老师张鹏翼、诸葛克明都是知交故友,常有信札往来、诗词唱和。我叔父寄给苏老的信末就附有《寄怀》《步题读〈苍南历史人物〉》等诗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苏渊雷老师女儿苏月笑主编的《苏渊雷往来信札》,竟一前一后收录了我叔父郑叔衡和我女儿郑祖欣与他的来往信笺。

  《苏渊雷往来信札》2015年10月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共收录六百多封信(大部分是来信),照原信影印,不加释文。苏女士在此书《前言》中说:“这批信中还有部分是温州老家的书画家、诗人及地方学者来函,父亲都保存了下来,是他对故乡的一种思念。”

  恩师保存的小女来信,时间是1993年,时任《温州日报》“年轻人”专栏编辑的她,为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四周年,提笔给苏老写信约稿。我不知道“身为九十年代年轻人”的女儿是如何将“年轻人”专刊做到老人家身上去的,只是感慨冥冥中的奇妙缘分。女儿在给苏渊雷的信里写道:“我们计划用一个版面介绍八位(分别代表二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知名人士。您是温州唯一参加过‘五四’的健在老人,本应来沪采访,因事务繁杂一时难以脱身,只得恳请您拨冗为我们提供情况,写一写当年您参加‘五四’时的想法及做为,再谈一点现在的工作情况和对年青一代的期望。”

  翻找出内人为女儿收集的剪报本,方知当年女儿的编辑思路是:“每个人都是从青年时代走过来的,作为一种精神,一笔思想财富,‘五四’不仅仅属于九十年代的青年。”“生活在变,观念在变,一代代青年在人生崎峰险滩上留下的一串串闪光足迹或深或浅,亘古不变。”

  女儿在专版《前言》里说:“青春播火,孕育着明天的收获”,我想说的是,冥冥中的缘分,串起了人与人之间人生路上春夏秋冬的播种与收获。

  为有善缘总趋归。苏渊雷教授离世已有廿多年了,虽然岁月漫长,但他当年对我们的精心传道、授业、解惑,他的音容笑貌、道德文章,他和我们家几代人的不解之缘,让我铭记在心,永志难忘。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