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创作  -> 正文创作

曾经的下乡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陈又陈

  随着交通与通讯的迅速发展,县机关干部县内下乡住夜越来越少了。过去要好多天的工作现在一二天就可完成,工作效率已大大提高,这就是发展。

  现在从龙港、灵溪到马站、霞关一带开车一小时多就可到达,这在二三十年前是根本想不到的。那时要下乡到这一带工作一般要住三四天,甚至一周以上。七十年代末到八九十年代期间,我到那里下乡蹲点、挂钩联系、配合做好中心工作是常事。

  (一)

  那时在这些山区小镇住夜有不少乐趣,如时常会在旅馆遇到县机关其他单位的同志;工作之余还会一起打扑克;晚饭后可以在这些幽静的山边、溪边、河边、海边散步聊天;夏天还可与当地群众一起露天乘凉。街头巷尾,谈天说地。如马站十八孔水库沿边,蒲城西面山区,沿浦的界牌、木林,赤溪、信智、流岐岙与园林村一带等都有我们的足迹。每当夕阳西下,我们一班人行走在这些幽静偏僻的山边角落时,看到的山路、村舍、田园,确如“世外桃源”一般。

  在检查计划生育工作中,到山区群众家进家入户是较多的,看到新鲜的也不少。如山里人从山下挑煤气罐上山,开始烧煤气的喜悦;有云南女嫁到山区还说当时是听说嫁到温州才来的,原来在此的无奈;有外面看起来很一般,但一到楼上看到的房间还不错,一大班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的悠闲与满足……

  (二)

  那时工作组的任务主要是抗台、计划生育、支部与农村挂钩结对帮扶工作等。大多要住好多天,最长的要一个月左右。如到龙沙、半垟、信智、中墩一带协助抓计划生育,每年要好几次,到乡镇、到农村,到山区,到村民家中,一村一村,一山一山地巡查。

  有一次印象特别深,有一位乡镇干部到一村民家抓结扎对象时,误砸了邻居的门,结果引起了周围围观群众的不满,起哄与谩骂声不断,这位干部只好躲到乡政府不敢出来,而围观的群众也跑到政府大门外,有的人还往里面扔泥土与石头。工作组人员解释无效,当时派出所距乡政府较远,无法来维持秩序。

  到支部挂钩结对村帮扶的工作又是另一种感觉,参加农村支部组织生活会我还是第一次,所以觉得比较新鲜。看到资格老一些的村支书在农村是有一定威严的,说一就一,大家服从。这些村对我们结对单位主要要求就是给钱,有了钱什么都行。这可能也是大多农村的普遍现象。

  (三)

  那时从乡镇到山区农村基本没有公务车,出行方式主要是走路,上山路也都是步行,有时要走一整天。幸好那时还年轻,一天走很多路,过一夜就好多了。

  我去过最高的山是鹤顶山,也是我最早看到黑白电视的地方。那是七十年代的一天,在鹤顶山部队营房内第一次看到了黑白电视,当时的感觉异常新鲜。十几年后我随县领导到此慰问过驻军部队,看到了一些外部人不能看的地方,进一步感觉到此地的神秘与神奇。

  年间到挂钩乡镇慰问农村困难群众与党员,要走不少山路。记得有一次走了很长一段山路后,到了一户受灾户慰问,给这户困难村民50元慰问金,但这位老人很善良,再三推辞,最后还一定要回给我们20元,经多次解释才收回。这些乡亲们就是这样诚实、慈祥与仁爱。

  (四)

  在矾山、马站一带山区,有一次坐车绕了一大圈,与一位在我县挂职的外地领导一起到合掌岩,再转到马站与福建交接处的沙岭脚海军部队慰问时,这位领导惊奇地说出五字:“苍南真大呀!”我当时的感觉也实在是真大。

  那时走这一带山路根本没有想到矾山还隐藏着福德湾这样的古村落,赤溪还有棕榈湾这样的好美景。虽然有时也到过海边,但还没有公路,只是看到附近的一点,看到渔寮沙滩就很不错了。30多年后才知道这里竟隐藏着这些与外地风景差不多的景区,确实惊讶。

  前些年,每当开车到当时的矾山坑门岭往马站行驶时,就会想起当年那位挂职领导到此地时紧张的表情,因为他从没见过这么高的峻岭险境。不过现在开车再也不经过那些峻岭了。

  后来还去过桥墩的天井,那确是苍南的“西藏”,山高路远,来过此地的人一般就会想起五六十年代的政府模样。慰问那些早年浴血奋战,现身留重疾,且孤守深山,却对党怀有深深情感的老红军时,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慨或感激。

  一个苍南山区就有那么多,恐怕自己一辈子也走不完的,实在是“苍南真大呀”!

  工作时间真快,一转眼三四十年过去了。现在的苍南已日新月异。人多,地大,风景好。这是苍南的特点,也是苍南的希望。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