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苍南“绿色殡葬”文化古与今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1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钱库镇桐桥石棚墓(图片来自网络)

  我县是一个移民文化大县,有学者称:宗祠、族谱、坟墓成为历史上移民文化的三大标志。然而,回顾历史,在今苍南境内却有着不少的“绿色殡葬”文化遗存。近年来,在民政部门的大力倡导下,苍南的“绿色殡葬文化”悄然兴起……

  我县境内的墓葬文化遗存

  钱库桐桥石棚墓

  石棚墓,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的一种著名墓葬文化。石棚墓用巨型石块封顶,亦称“支石墓”,是古时东夷人的墓葬形式之一。其结构特征为:中空,旁设石支柱,上盖单块扁平巨石,建筑均裸露于地表上,盖石与壁石多经加工,墓底皆有铺石。我国过去发现的石棚墓,均集中分布在辽东半岛。

  浙南石棚墓主要分布在瑞安莘塍岱石山、马屿棋盘山、塘下杨梅山、平阳钱仓龙头山和苍南桐桥等处,已发现55座。史前的先民们在建造石棚墓时,利用巨大的天然石块,再加支撑、覆盖而成,在考古学上属于“巨石建筑”类型。

  石棚墓的主人也很可能是当时居住在此地的部落首领或酋长。

  1997年,我县的钱库镇桐桥村发现了7座商周时期的石棚墓,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可以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苍南境内沿海一带就有人类活动过。钱库桐桥石棚墓不仅为研究苍南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更是佐证了商周时期,瓯越先民与日本、朝鲜等国的文化交流活动。

  由于年代久远,没有文字记录,我们不知道其祭祀的形式和内容,留下来的却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一道亮丽的殡葬文化风景线。

  抗倭古城的陈后英墓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抗倭古城——马站镇蒲城,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古城东北面的一部分,环绕着龙山(“龙头” )而建。在民间传说中,这个地方的风水非常好:龙山的东边,曾建有蒲城华氏宗祠、东晏公宫、三一教宫观。有史以来,民间约定成俗:就是不准在这个龙山上修理私人坟墓。唯一的一个坟墓,是明代修建的为纪念抗倭英勇而牺牲的后英墓——“守武真官墓”。墓前还修建有“后英庙”,庙中还塑有手持砍柴刀的神像。据清代华文漪(蒲城人)的《逢原斋诗文集·后英庙神传》记载:

  “神姓陈氏,讳老,吾里人也。前明嘉靖某年,倭氛大作,濒海之境,尤被其毒。蒲城西门南际岭横贯数里,与闽接壤。一日,倭帆风闽海,舍舟登陆,将逾岭以剽吾里。神时适伐木山上,见之,念:寇若过岭,则势不可挡,里中人必无噍类。今幸未出险,扼而歼之。一人力耳。于是率同樵四五人,当山径峻绝处,垒石塞之,而身隐其内。贼至,怒甚,势方汹汹。神猝起大呼,挺斧奋斫,贼皆错愕披靡。卒以众寡不敌,丧其元焉。而城中得樵人逸归者报,即登陴拒守,倭力功不克,引去,竟脱于祸。于是相与求神遗骸,瘗于龙山之麓,即其侧立庙祀之,名曰后英。言其为后来之英豪也。呜呼,神之死,可谓壮矣。”

  出身农民的陈后英,在上山打柴时,发现了从福建沿海而来的倭寇,他一边派同伴去城中报信,要求关闭城门加强护卫;自己却在山岭上最为险要的地方堆起石块与敌拼杀,最终“众寡不敌”而战死,最后保护了蒲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于是,百姓们收拾了他的遗体,以最高的规格“瘗(埋葬)于龙山之麓”。至今,每年的清明节,还有人去悼念这位陈氏英烈。

  民间有一句民谣:“千年田园过百主,十年兴败多少人”,也就是说所有的土地,随着时代的变迁,所属的主人都不一样。但数百年以来,龙山这一片土地上的任何一个时期的土地主人,都没有在这里建造坟墓,这是蒲城人一种至高无上的“文化自觉”。

  宋代“三段祖师”的奇异传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被《民国平阳县志》称之为“众山之祖”的玉苍山,不但有三位大仙的故事,还有宋代开山祖“三段祖师”的传说。

  据上世纪80年代《苍南民间故事卷》杨奔老先生收集整理的民间传说与《民国平阳县志》的记录,可以了解到“三段祖师”行踪。“三段祖师”原在桥墩(古称“松山”)圆觉寺修行,当年的寺院附近有一条非常热闹的街道,街道附近还开了一个猪行,各种生猪大量地在这里交易。屠夫每天挑选一头难以长大或者挑食的猪杀了拉到市场去买。什么时间杀猪呢?当然是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古时没有钟表,这个时间很难扣,特别容易睡过头。屠夫每天以寺院的钟鼓声为准,听到寺院的钟鼓声时,就起来杀猪。杀好猪之后,正好天亮,猪肉正好可以上市卖。这一天晚上,道行高深的“三段祖师”正在坐禅时,看见一个大肚子的女人跪在他眼前说:“师父啊,明日钟鼓不要响,救我母子十三人”。“三段祖师”马上起来,交代弟子:“明早你们钟鼓就不要敲了,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怪事发生。”到了第二天上午,附近有一个屠夫来到寺院来问“三段祖师”:“师父你今天为什么不敲钟鼓?害得我没做一笔生意?”“三段祖师”把这事一一说给屠夫听。屠夫回家时见到自己的猪圈内,果然有一头今天大清早准备要杀的猪,生了十二头的猪仔。原来这一头大母猪在生产之前,给“三段祖师”托梦,要求他出面救命。道行高深的“三段祖师”,已经感受到了。后来“三段祖师”将寺院迁移到了玉苍山西隐寺,之后又迁移到法云寺(《乾隆平阳县志》称“三段祖师”建“万行禅寺”)。

  “三段祖师”在圆寂之前,交代弟子:“我圆寂之后,把我的身子切成三段,上部挂在树上,为飞禽施食;中部放在野外为走兽施食;下部投于水中为鱼儿施食。”忠诚的弟子们只好按照师傅的交代去做。之后弟子们又在山野中拾得一些残骸,却是“异香遍野”。他们知道,“三段祖师”早已得道了。弟子们收集师傅的残骸,安葬石塔中。

  “三段祖师”一人,实现了上述的四种葬法,这就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流行、最为环保的“树葬”“海葬”“壁葬”“塔葬”。如果这一传说属实,“三段祖师”还应该是“绿化殡葬”文化的鼻祖。有待于专家们进一步考证和申报世界级文化遗产了。

  当代的各种“绿色殡葬”文化活动

  著名的唐代僧人子兰有一首《城上吟》值得一读: “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而在今天,特别是浙南,由于历史上移民比较多,许多地方的“风水宝地”,早已是“古冢密于草”。在考古方面,甚至发现不少地方有不同年代的古墓多个重叠的情况。

  在经济发达的温州,近代的许多有钱人又不惜重金建造大型的豪华坟墓。这种风俗,还影响了周边的群众。政府部门在保护青山绿水方面,工作难度极大。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齐抓共管,非常有成效,值得倡导。

  九龙生态园举办“爱心港湾”“祈福大典”等活动

  温州九龙生态园,位于龙港镇鲸头社区的三峰村九龙岗,是一座园林式的陵园。近年来,都举办了“文明祭祀,千人签字仪式”活动,并给每个已安葬的墓穴,送上一朵鲜花,远离开了烧纸钱和其它一些不文明的祭祀;每逢中元节,都要在生态园小广场举办一次“祈福大典”活动。为墓主“祈福”,特别是“爱心港湾”福利项目,为孤寡老人免费提供墓穴,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人士的好评。

  该项目是温州九龙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千万元,为全市无经济来源、无社会保障、无子女赡养的“三无”孤寡老人奉献爱心的捐助工程,共捐赠福位1000穴。是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愁的一项重大善举,是企业家爱心的活动的具体体现。

  玉龙陵园“鲜花换纸钱”约定俗成

  玉龙陵园开发有限公司,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国家森林公园玉苍山。近年来,玉龙陵园开发有限公司每年清明节前后,一直坚持举办“鲜花换纸钱”活动。每当有人到玉龙园送去香金烛准备为先人祭祀时,园工们总是上前用鲜花给他们调换。这一方法已在该陵园约定俗成。少数坚持用烧纸钱祭祀先人群众,也养成了到祠堂中烧纸钱的习惯。这一活动,大大减少了森林火灾的概率。

  在做好“绿色殡葬”文化宣传活动的同时,该公司特别是在关爱老人生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与“同城爱心社工服务中心”联合承办了“幸福黄昏、关爱老人”公益活动。为使空巢老人不“空心”,他们带着红包、慰问品到南宋镇蕉坑底村慰问空巢老人, 2017年将为100户空巢老人送去爱心,送去温暖。

  麒麟云公墓建造骨灰堂

  桥墩镇麒麟云公益性公墓,已在2016年年底动工建造骨灰堂,建筑面积达到667平米,能放置3000个墓穴位,这是一种值得倡导的节葬。

  麒麟云公益性公墓在二期的规则中,还增加了3000平米的树葬、花葬、草坪葬。树葬、花葬、草坪葬、海葬,这正是当前民政部大力推广的绿色殡葬文化系列工作。

  2016年,由县教育局、县民政局主办,县殡葬协会承办的“清明节,我为故人写封信”,旨在给培育小学生的“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更好地宣传生命和礼仪教育,倡导文明祭奠行为”。本次活动是一次非常有创意的活动,共收到全县各小学推荐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467篇的优秀文章,为全县的“绿色殡葬”文化宣传播下了种子,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月29日上午,由中共苍南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县文明办、县民政局、灵溪镇委主办的“树文明新风摒丧葬陋习”活动启动仪式在行政中心举行。温州宏华义工社党支部先锋队、县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县同城爱心社工70多人,组织成志愿队,在县城进行一周的广泛宣传。发放《倡议书》、举行千人签字仪式等活动,各乡镇也将相续地开展各种活动。

  我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传统文化宝藏丰富,“绿色殡葬”文化“基因链”完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苍南的许多有之士也在不断地传播正能量,尽量让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感受到的山更青,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加美好。(林子周)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