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民生调查  -> 正文民生调查

昔日小伙伴,你们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7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希望工程回访报道(二)

  1995年4月,摄影家萧云集与共青团苍南县委员会、苍南县希望工程实施办公室合作、拍摄、举办“苍南县希望工程纪实”摄影图片展,在当时的行政中心宣传窗展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淳朴善良的苍南群众纷纷捐款、捐物支持“希望工程”建设。许多人一对一救助贫困的学生,救助对象遍及全县各乡镇,为帮助失学少年重返校园,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条件做出了可贵的贡献。20多年来,一直有爱心人士对生活水平还相对贫困的儿童进行帮助,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县“希望工程”实施机构一直和所有热心于这一公益事业的人士共同努力,更多的人参与到“希望工程”行列中来。

  2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些“小伙伴”们现在还好吗?他们都在哪呢?为此,本报与共青团苍南县委员会和县文化馆合作,开展“希望工程回访报道”,寻找20年前的“小伙伴”,并准备在苍南县文化馆展览厅举办“廿年一瞬间”大型摄影图片展览,届时还准备邀请被摄的“小伙伴”们20年后再相聚。

  本报“希望工程回访报道(一)”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令人欣喜的是,“回访一”中大眼睛女孩、陈炎都已找到。本报将继续关注这些“希望生”。  

  1995苍南“希望工程”纪实摄影展之题图

  林青云现在是位二胎妈妈,生活很幸福。

  (王人望/摄)

  萧云集说,他最初萌生用镜头拍摄“希望生”的想法,源于1994年他参加的一场全国摄影理论年会。当时著名摄影家解海龙送给他一本《我要上学》的画册,他看后深受震撼,便也想着回到苍南用镜头记录下当地的“希望生”。拍摄工作启动后,随着他接触过的“希望生”越多,他收获的感动也就越多,为此上世纪90年代他拍摄了大量“希望生”摄影作品。

  时隔20多年之所以再次选择将镜头对准这些曾经接受过希望工程帮助的“希望生”,也是希望可以传递出更多的励志、感恩故事。萧云集告诉记者,此轮回访拍摄活动启动于今年年初,当时他心里也有顾虑,想着二十多年过去了,以前的那些“希望生”会不会已不愿再回忆接受资助的故事。

  不过,截至目前,尽管当年身在苍南的“希望生”现已分居在全国各地,但在萧云集已联系上的“希望生”中,几乎没有人拒绝采访拍摄。这些“希望生”在谈及自己接受过希望工程关怀的情况时,大都记忆深刻,并对资助过他们的人至今抱有深深的感恩之情。

  另据萧云集透露,他回访的“希望生”中超八成有着体面的工作,有做老板的,也有当公务员的,均有着各自美满幸福的生活。本月11日,岱岭畲族乡坑门村“希望小学”50多位毕业生还在时隔20年多年后再度聚首校园。他们中的不少人表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他们的子女也不再用为上不起学而发愁。但在我国西部贫困山区仍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他们希望日后能够成立一个公益组织,开展一些慈善活动,来帮助这些孩子。

  “大眼睛”女孩名叫林青云 现在生活得很幸福

  从苍南摄影家萧云集处获悉,过去两天引发市民纷纷来电咨询的“大眼睛”女孩找到了,并为笔者提供她的联系方式。日前,笔者在灵溪南鹤路附近的一处公园见到了这位“大眼睛”。

  “大眼睛”女孩的名字叫做林青云,今年31岁,日前曾教过她书法的老师在关注到报道后,通过她父亲找到了她。她在读到报道时,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因为她小时候家里穷,就没怎么拍过几张照片,根本没想到萧云集老师20多年前为她拍的“大眼睛”照片会留下来。

  林青云说,她很早就结了婚,目前拥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大儿子正在灵溪镇第三中学就读,小女儿去年1月刚刚出生。为了照顾小女儿,她目前成了一名标准的居家型二胎妈妈。

  对比今昔生活,林青云颇为感慨,她说自己幼年读书时父亲患有腰间盘突出的病症,常年吃药,母亲在山里干活收入微薄,是希望工程给予了她帮助,才让她顺利读完了小学,后来她还读了初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去年又有了小女儿,她现在生活很幸福。

  病重男孩陈炎 现身体健康已摆脱病痛折磨

  1995年11月陈炎上温州育英儿童医院的治疗。

  陈炎现在从事理发工作,近日摄影家萧云集和陈炎在莒溪重逢。 (曾振国/摄)

  1995年3月的一天,萧云集为拍摄“希望工程”图片展览,来到莒溪中心小学时了解到,该校三年级一名叫陈炎的男孩正因贫病交加,面临失学。陈炎4岁时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他一直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8岁时他又患上了慢性肾炎,病情严重时全身浮肿、酸痛,双脚疲软不能行走。

  事后,萧云集将陈炎的状况告知了他在杭州的朋友“流星雨”,内蒙古女作家阿琳通过流星雨知晓陈炎的病情后,变卖了家里的一辆摩托车,只身南下专程到苍南莒溪看望了小陈炎,并提出要对其进行资助。与此同时,市、县媒体在获悉相关情况后,在1995年11月4日和5日的报纸头版连续刊出文章《莒溪小学童家贫又患病,北国女作家爱心跨千里》、《北国女作家爱心跨千里温州人自己应该怎么办》,呼吁社会人士给予陈炎帮助。

  报道刊发后反响强烈,附二医相关负责人致电媒体:育英儿童医院愿意接收陈炎入院,并免费对其进行全面体检及必要的初步治疗。为此,媒体记者受医院委托,将陈炎从苍南接至市区入院治疗,最终经过医务工作者的精心治疗,小陈炎转危为安,病情日渐好转。

  近日,本报记者再次联系上了陈炎,现已年过三十的他表示,自己在读书时受到过希望工程的关怀,后来病重期间又得到了阿琳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他至今感恩在心。他现在身体很健康,已摆脱了病痛折磨。目前,他在老家莒溪从事理发工作,今年计划找个女朋友。(□李庭/文 萧云集/摄(除署名外))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