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读书  -> 正文读书

鄱阳夹漈平生学——读杨悌诗两组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陈 骋

  作为书法家的杨悌,大家一般耳熟能详,同时他还擅文能诗,对史学,尤其在典章制度方面很有研究,不一定很了解。他是杨配篯的长孙(纯约子),字子恺,也作子闿、志凯。从小在张家堡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中长大,同时有机会向瑞安孙、黄两家长辈请教。他是刘绍宽的表弟(不是亲表兄弟,刘的生母姓薛),同时又是儿女亲家,刘的五女少麟嫁与他长子峨甫为妻。他们关系密切,文章互相切磋,诗词互相唱和,刘大他十四岁,亦师亦友。

  杨悌为郑兆璜《粲花楼吟稿》作序,为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阮秋生《西泠唱酬集》作序,为鲍铭书《筠庄集》作跋,等等,一般都是叙述掌故,对诗艺较少涉及,这也许不是他的长项。他在阮序中说:“秋生性情潇洒,浮沉椽吏,顾独喜为诗。其诗不甚讲格律,而别具情韵,间亦刻画为之。余不能诗,不足以知秋生。”“不能诗”,是谦虚说法,《酬唱集》中有他的四首诗(其中两首已录入《苍南诗征》),如《钱塘候潮不至》:“天末江楼鼓角催,海云凝望意徘徊。明朝且蹑吴山顶,待挟千军万马来。”气魄非凡。又如《赠别阮君秋生》:“鸳湖烟雨阅三秋,吏隐何妨老秀州?吟赏应馀游草在,蹉跎不觉岁华流。前尘京洛人何去,末劫钱塘事可忧。杨柳依依春正半,登临且上仲宣楼。”蕴藉风流。从刘绍宽《厚庄日记》看,他专心做诗,应该是很迟的事,也参加过戊社活动,可《戊社汇刊》(《平阳文献丛书》第二辑)中也没有他的诗作。

  刘绍宽《厚庄日记》民国廿八年一月十九日载:“志凯跋鲍竹君《筠庄集》,颇佳,余于早晨函复,并为转致《温州日报》。”第二天又记道:“上午访杨志凯于白玉湖伍宅。志凯谈文津津有味,知其在家甚用功。其谓为昌黎《王适墓铭》脱胎于《诗·大东》篇,甚是。”厚庄对他的文章青眼有加,而对他的诗也同样比较欣赏。《厚庄日记》民国三十年七月十六日载:“杨志凯寄诗五律一章,又七绝两首寄与缙生。”同年九月廿一日:“秋帆以黄书庐诗稿序见示。黄为巢县人,在县政府供职者,志凯亦赠以二绝,尚佳。”

  最近《平阳历代名人书法选》刊行,其中有他的一张很长的书法作品,原件藏平阳县博物馆,书法后面说“录旧作呈海髯词长大兄,即请郢政”,海髯即王理孚。其内容是两组诗,都与他研究的典章制度有关。

  第一组是《题旧辑〈汉官拾遗〉后》六首绝句,说明他在史学方面除了著有《汉事绀珠》《通鉴事纬》外,还有《汉官拾遗》之作。六首诗历述历代研究《汉书》中有关汉代官制的学术史,尤其是著有《困学纪闻》、影响深远的宋儒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学者尊称“厚斋先生”)的著作,对他很有帮助,“谁似深宁苦用心”,“皆钞录之,用以考汉官,深得其助”。

  第二组是《感旧八绝》,回忆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师友,表示不尽的思念,同时也写出了自己学问的渊源,犹如自传。

  第一首,写随金晦治颜、李之学的金乡人张淑园,即张陶,号幼明(又作幼亭)。刘绍宽《厚庄日记》光绪十八年三月初八日载:“夜于张幼亭家听琴三阕。幼亭名陶,少颇不羁,自从金稚莲师后,折节读书,治颜习斋之学,颇有周孝侯之风。”张陶在自己的宾庐(即无闷草堂)中建颜习斋祠,经常致祭,后又改作崇颜学塾,可谓晚清时期平阳颜李学派唯一的传人。

  第五首,写自己曾问诗于辛亥年廷试座主、末代帝师陈宝琛太傅,“癸亥岁,在京师谒师于灵境寓庐,每从问学诗途径”,汪璧疆在《光宣诗坛点将录》中把陈氏比作“天机星智多星吴用”,与陈石遗、郑孝胥同为福建晚清著名诗人。可见他学诗起点之高,应属学人之诗。

  第七首,写刘绍宽、孙诒让仲容,主要写自己学文的途径。说自己古文开始学龚自珍,经孙诒让点拨,转向曾湘乡国藩,日日寝馈于曾氏《求阙斋文集》中,与刘绍宽一样,同属桐城派。

  最后一首,写黄绍箕鲜庵、于式枚晦若,说自己十九岁时就用功于历代典章制度,研读“十通”中的郑樵《通志》中的二十略和马端临《文献通考》。“鄱阳夹漈平生学”,郑氏,字渔仲,南宋福建莆田人,有夹漈山,设有夹漈草堂,学者称“夹漈先生”;马氏,宋末元初江西乐平人,附近有鄱阳湖。

  其他几首分别写了黄庆澄愚初、王子迪、李茝忱、黄绍第叔颂等。

  附杨悌两组诗:

  题旧辑《汉官拾遗》后

  制作西京几变更,难凭班表识公卿。

  王隆不作应劭往,料理丛残补卫宏。

  梁刘昭注《后汉书·百官志》云:“班表职分未悉。”姚姬传《惜抱轩笔记》亦云“:西汉二百年官制,前后不同。孟坚不能笔记其改变,读史者当以推考其时事而知其制之变。

  淮南书记信翩翩,大历君卿纂钜编。

  坠简官仪赖摭拾,自难刘秩得专前。

  《通典·职官》中所载西汉制度多有《汉书》所未载者,颇摭拾其说以考汉官。

  曾于《书录》见徐筠,数卷辛勤惜已湮。

  今日兰台书俱在,敢从绝学负传薪。

  《直斋书录解题》卷六:《汉官考》六卷,知全州、清江徐筠孟坚撰,以百官表官制为主,而纪传及注家所载皆辑而录之。其书已佚。

  细甚披沙看拣金,一编《玉海》卷中寻。

  更搜汉制康成注,谁似深宁苦用心!

  王应麟《玉海》中,有《汉官拾遗》一卷,最精核;《汉制考》一书,于郑注《三礼》中以汉制况周制者,皆钞录之,用以考汉官,深得其助。

  笺《汉》旧推元朱礼,后来我服沈钦韩。

  敢从颜监来相拟,不作三刘一例看。

  少日读元朱礼《汉唐事笺》而善之,其后治班《书》,得沈钦韩《汉书疏证》,获益尤多。沈于《百官表》考核尤精。

  久肄班香兴自酣,中郎令仆费研探。

  一篇《损益》书难得,此席终应数定庵。

  仁和龚定盦《己亥杂诗》中有《汉官损益》一书,所谓“汉官仪后一书成”即指此。今已佚矣。

  感旧八绝

  嫉世愤时张平子,哀弦挥尽有馀音。

  高山流水人何在?此意悠悠邓牧心。

  亡友张淑园为颜元、李塨之学,而弹琴绝精。君家故有园林,以好客中落。

  归客谈瀛海日边,忘年交我独留连。

  文山气节阳明学,每诵遗诗辄惘然。

  黄愚初孝廉于甲午中日未战前即游日本,著《东游日记》。光绪丙申、丁酉间,悌年十六七,屏弃帖括,购译籍读之,间亦著论及时事,颇承其奖借。自戊戌至癸卯,往还无虚日。犹忆庚子三月,自永嘉同舟归,其赠诗有“文山气节阳明学,寂寞孤灯照我舟”之句。回忆旧游,不胜感怆!

  自诩空山诂《墨经》,独凭孤意索冥冥。

  蠹鱼零落符充逝,墓木成阴未作铭。

  王君子迪有《墨经新义》数卷,秘不示人,盖欲有所得,丁巳秋杪,君捐馆舍,稿亦不存,可惜也。

  倾盖论文意最长,倚楼看镜卜行藏。

  千金共买城门尉,筮仕同时忆李郎。

  光绪乙亥,始与瑞安李茝忱订交。又二年辛丑,北直筹饷例开,与君同入赀为兵马司指挥,正拟入都谒选,君卧病不起,得年仅二十九。每忆元宾,能无於邑。

  孤忠犹署义熙年,人海茫茫此大贤。

  毓庆宫前风露冷,苍松翠柏自参天。

  侯官陈太傅师,辛亥廷试座主也。癸亥岁,在京师谒师于灵境寓庐,每从问学诗途径。师尝集陶诗书桃符曰“物新人惟旧;世短意常多”,其志节可以想见。“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于太傅见之。

  烽烟满目鬓丝斑,逆旅逢公意转闲。

  一语苍凉曾记取,此时诗卷合遗山。

  瑞安世丈黄叔颂太史,悌自垂髫时,随先典簿君往来其家。稍长袖文请业,承其指示为学门径。岁壬子,谒丈于海上逆旅,丈手《遗山集》一编,曰:“此书正我今日所读书也。”

  少为龚魏薄归方,一就徵君乞较量。

  导我文章趋正轨,心香一瓣礼湘乡。

  光绪己亥,曾著论曰《讽塾篇》,刘厚庄师评曰:“文辞哀艳,直入定庵之室。”叔父愚廔府君持此文以质正世丈孙仲容徵君。徵君缀数语于后,曰:“定庵文体时贤所尚,报章四播,尤宗斯格,盖以哀音促节,义资警俗,而体仄气浮,究非文家正轨。窃谓文字总以平实宏达为第一义,迩来惟湘乡相国允蹈斯语。龚文往往自立于不可攀跻之域,而责人太苛,几不比于犬彘,揆之古人敬恕之道,殊不其然。”自此遂日诵《求阙斋集》中之文。

  鄱阳夹漈平生学,曾侍乡贤问大师。

  不意君卿门下过,欲从请业已无期。

  悌年十九,读马氏《文献通考》及渔仲二十略,为平生治典章制度之始。岁丙午,在京师侍坐黄鲜庵丈,曾叩以今日海内为掌故之学者,拟往问业。丈言于晦若式枚最有探讨。越七年以廷试出于公门下,仅于老墙根寓庐一修贽敬。其后陵谷变迁,遂不复相见,交臂之失,至今为憾。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