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人物  -> 正文人物

入《四库全书》载《中国文学史》 一代文豪林景熙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7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又作德旸),号霁山。他不仅是雄踞我国宋元之际诗坛、载入《中国文学史》的一代领军人物,而且是温州建置2300余年以来著作甚丰、文学成就很高的诗人,同时还是一位在民族危难之际有高义卓行的“大义士”。

  林景熙家族世居平阳县坳中(今在苍南县藻溪镇三坳村一带),其晚年定居平阳县城白石巷。后迁城西雅山(马鞍山)赵奥别业。殁后墓安今腾蛟镇青芝山(一作卧牛山)南麓。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林景熙由太学上舍释褐进士,官历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治理国家政务官)。宋恭帝时期,林景熙面对宋室朝廷,权奸当道、政治腐败、国力衰退、世道日非的时势而深感失望,面对元军大举入侵,当局采取不抵抗的投降政策而感到十分愤慨。他不忍目睹祖国河山沦落敌人之手、人民生命遭受涂炭的悲惨局面,弃官不仕,隐居归里,探研经史,教授生徒,漫游江浙,从事著述,名倾朝野,学者称之为霁山先生,有《霁山集》存世。

  家学渊源 源远流长

  关于林景熙的籍贯,《霁山集》卷五有文《送松存弟序》 :“林氏自闽徙居平阳之坳中,至予十二世,系益蔓。岁合族亡虑数百人,序拜行酒,少长秩如。予以奥里第二支松存为伯仲行。”

  “平阳之坳中”即现在苍南县的藻溪镇繁枝三坳村、元店一带,古称林坳。按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林姓为平阳(苍南)县第二大姓。林景熙的先人最早于唐大顺元年(890年)从福建长溪赤岸(今霞浦县)迁来此地。一个叫林护的衙推,因避朱温之乱,举家迁至横阳县亲仁乡荪湖里(今苍南县望鲤镇、藻溪镇繁枝乡一带)林坳隐居,传至林景熙,已历十二世。林景熙兄弟三人,兄景怡、弟景英,皆有诗名。当地清乾隆辛亥年(1791年)修纂的《济南郡林氏宗谱》中还保留有景熙兄弟的遗失的诗多篇。林氏始祖迁居林坳距今已有1100多年,后裔除在境内繁衍外,还迁至平阳,泰顺、乐清乃至更远的地方。

  林坳里群山环抱,碧流映带。林氏家族因重教兴学,利用宗祠或建书院、办私塾、延名师课读子弟,传播儒家学说、研习理学时政,重视子女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的教育,学以致用,鼓励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不少林氏宗谱对此都有精辟的记载。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代,人才辈出。据民国《平阳县志》载:林坳及其附近的荪湖一带,在历史上正式科举中,计有进士114名,其中文进士64名,武进士50名。在进士中,其中仅有武状元就有林管和林时中两名。由于这里人文鼎盛,宋代名人宗泽、陈亮、何梦桂、朱熠、周坦、章梦飞、薛据等,与林氏族人过从甚密,均去过林坳并为林坳景物吟诗赋词,至今成为难得文献。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家族文化教育背景,使林景熙从小耳闻目睹,为他的成长扎下厚实的根基。

  冬青之役高义卓行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赵氏江山大部沦陷,宋王朝基本覆灭。临安(杭州)陷落后,忽必烈任命西僧札木杨喇勒智(杨琏真伽)总统江南释教。元世祖二十二年(1285),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勾结奸臣宰相桑哥,为了盗取宋皇陵中的金玉宝玩,率众挖掘会稽(今绍兴)宋故六陵,将徽钦二宗以下的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六代帝王与后妃的陵墓全部发掘,将骸骨抛弃于草莽之中,其惨状目不忍睹,并要在七日后运回杭州,在钱塘江畔筑造“镇南塔”,将六代帝后之骸骨埋于塔底。

  元军的野蛮行径受到了江南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坚决抵制,林景熙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当时,林景熙与同乡同窗郑朴翁(今平阳昆阳石塘人)正在绍兴诗友王英孙家由作客唱和,林景熙闻讯义愤填膺,遂与唐珏、郑朴翁等化装成杭城乞丐和采药老人,肩背竹篓,手持竹夹、勾锄,连夜冒险潜入宝山皇陵区,将装入竹篓中的枯骨换出六帝后之骸,偷偷背到兰亭山天童寺北坡深处,装成六函,裹以黄绫,托言佛经,按顺序依次埋葬于兰亭山中。唯恐年深月久无人知道,林景熙又置生死于度外,渡过波涛汹涌的钱塘江,去临安故宫常朝殿前挖掘冬青树6株,分植六帝墓前以作标识,并作《冬青花》词一首和《梦中作》诗四首,暗中记述这一旷古未有的事件始末。诗中有“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句,以凄怆的声调记录了埋骨的过程,抒发了自己的悲愤,以隐约告示人们六帝后葬身之处。

  林景熙与唐珏等义收宋故六陵的奋身仗义事件,历史上称为“冬青之役”,他们的行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与民族利益和人民强烈愿望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霁山先生集》录入清乾隆《四库全书》时,提要称:“霁山先生采药拾骸,忠义气慨,耀震百世”。

  诗艺高古 千秋绝唱

  南宋后期的中国诗歌,大都是以脱离现实为主要特征的,当蒙古铁骑无情地踏碎了宋末学子的酣梦,使他们真正体验到国破家亡的痛苦和悲哀时,在宋元易代之际出现一批遗民诗人,如林景熙、谢翱、王英孙、陈则翁、谢枋得、郑思肖、真山民等。他们以悲壮激越的调子,抒发离乱之情和亡国之痛,谱写了一曲曲抗争之歌,表达了誓不仕蒙元的民族气节,给整个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宋诗重放光彩,有了一个圆满的终结。在南宋遗民诗人中,林景熙与谢翱齐名,并称翘楚,从创作的实际艺术成就来看,业内人士有“林景熙婉约过之(谢翱)”之誉。林景熙的地位和成就超过了谢翱。孙诒让在《温州经籍志》别集类中说:“霁山风节冠世,其诗格律高秀,尤足洗宋末江湖诗派之浅俗。”李笠在《霁山先生诗集注跋》一文中说:“笠谓霁山先生诗雄浑古茂,高出四灵之上。”

  祥兴二年(1279年),在元兵追击下,崖山一战,南宋全军覆没,陆秀夫抱八岁幼帝赵昺投海,南宋遂亡。爱国诗人面对亡国的奇耻大辱,痛心疾首,扼腕捶胸,谱写了一曲曲或慷慨激昂,沉郁哀切的诗篇。爱国主义成了南宋诗歌最深刻、最动人、最光辉的主题。它不仅在陆游、文天祥等诗坛巨擘创作中有着强烈的表现.而且在宋亡以后诸多遗民诗人的篇什中也有着鲜明的反映。林景熙《书陆放翁诗卷后》就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唱: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玉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书陆放翁诗卷后》当作于“冬青之役”以后。从诗题可知,诗人写作的直接契机是读陆放翁诗,情动于中而命笔。他生活的时代,适值金人南侵、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廷危机四伏、残局难支;中原百姓不堪离乱之苦。诗人蒿目时艰,力主抗战,收复中原,却屡遭打击,请缨无路,壮志难酬。陆游临终时,不提身后的家事儿女事,只嘱咐待到官军一旦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的在天之灵。

  林景熙诗承《示儿》诗的境界,又从中化出,再铸入亡国遗民的深切感受,寥寥数语,从另一角度创造了一个可以说比《示儿》更加感天动地,更加悲切沉痛的意境,表达了报国愿望与亡国现实的深切矛盾。结句“家祭如何告乃公”是全诗的“诗眼”。

  林景熙的《书陆放翁诗卷后》比较明显地具有宋诗情理结合的品格,有血有泪,不无有别于唐诗的另一种审美情趣,数百年来,不知拨动了多少爱国仁人志士的心弦,甚至令人不能“不为滴泪”,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由此可知。

  林景熙的诗多以怀旧思宋为内容,如《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等,比比皆是。山水诗数量不少,也表达出深沉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其中有以象征意象来表现的,更多的山水诗不用喻象而用兴象。诗人把亡国之恨,倾注到山水景物之中,借景抒情,意余象外。

  祭祀不绝 历代膜拜

  1368年,元朝覆灭。明洪武五年(1372),朝廷从林景熙诗词中寻找到宋六帝遗骸埋葬处,在重新迎接六帝回宝山敕葬时,特地在皇陵旁建造“双义祠”,塑林、唐身像于祠中供人拜竭。翰林院待诏、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书为此撰写《双义祠记》,据传祠前有联语:“一树冬青怀义士,千秋香火近思陵”。“未许髡胡惊帝魂,几经杜宇守天章。”

  人们为彪炳林、唐二义士的高义卓行,历史上绍兴与平阳家乡人民曾先后为他们建造了七座祠堂;明、清两代剧作家为他们编写了四个剧本。其中明代卜世臣编撰的《冬青记》,在苏州虎丘千人石上公演时,“观者上万、无不泣下者也!”,对他们的爱国主义义举感动不已,崇敬有加。明朝曾在平阳县城西门外白石街为他树“南渡孤忠”牌坊;清朝又在县城南门吊桥头为他树“文谢齐芳”牌坊。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9),平阳县知县徐恕尊崇乡贤,为他修建在腾蛟青芝山的墓园,题写“南宋忠义霁山先生墓”。清代画家曾衍

  (1751-1830)号七道士,出于对林景熙的景仰,为其作画造像并以诗记之《夜宿大雅山房,梦宋遗老林霁山,因图其像缀以诗》(此画已佚)。1987年平阳、苍南两县林氏后裔集资重修林景熙墓,平阳县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建成“仰霁亭”和“林景熙爱国诗词碑林”,刘海粟、沙孟海、苏渊雷、林剑丹等二十位著名书法家在碑林上乐留墨宝,悼念和敬仰这位爱国诗人和民族骄子。

  1992年温州市人民政府将林景熙墓园、仰霁亭、碑林等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霁山诗文 永续弥新

  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冬季,林景熙卒,时年六十九岁。二十四年后,即元统二年(1334年),白沙章良(今属苍南县龙港镇海城办事处)人章祖程《白石樵唱》注释本问世,这是《霁山集》的第一个注释本。

  章祖程在《题白石樵唱》文中称:“(景熙)晚年所著,杂文十卷外,有诗六卷,题曰《白石樵唱》,行于世。”可见林景熙著作在他晚年就已结集,并以刻本或抄本流传。到明代天顺间,《霁山集》已“颇多散亡”,吕洪从叶衡处看到始末俱全的《白石樵唱》,辑补《读文山集》诗一篇,文“仅得先生白石稿中记、序、赋、铭而下若干篇”合并诗文为一集,分五卷刻印。霁山文集原名“白石稿”,诗集名“白石樵唱”,吕洪把诗文集合并,改题《霁山先生文集》,并作序言。序写于天顺七年(1463年)。明嘉靖间,毛秀得《霁山集》旧刻本,“间有手批注”。清辽藩光泽王重行刻印。辽藩光泽王序写于嘉靖七年(1528年)。这个本子删除了章祖程注。卷一、二、三题“白石樵唱”,卷四、五题“白石稿”。

  明嘉靖间,平阳知县冯彬得民间善本,又参校张寰得到的本子,重刊《霁山集》。清康熙年间有汪士鋐刻本。

  《四库全书》本《霁山集》五卷,系据汪士鋐本缮录。清嘉庆间,鲍渌饮以多种《霁山集》藏本命鲍正言参校重刻,列入《知不足斋丛书》。

  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霁山集》,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用冒广生《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明抄霁山先生《白石樵唱》进行校勘,保留章祖程注,从冒广生跋中辑补《题陆秀夫帝蹈海图》一首,分五卷,一、二、三卷为诗,四、五卷为文。后附本传、旧刻序跋、明抄本目次。这是一本比较完备的本子。

  1995年,温州师范学院教授陈增杰将《霁山集》进行点校注释,整理成《林景熙诗集校注》,由浙江古籍出版社作为“两浙作家文丛”之一出版发行。2012年,在《林景熙诗集校注》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出版了《林景熙集补注》(上、下册)。

  今年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了应读者要求,综合各家版本之长,普及林景熙诗文,对历代已出版的林景熙诗文进行重新点校,辑补了近年发现的多篇佚文。多篇佚文,成为新版《林景熙诗文集》的一大亮点。(林 勇)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