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乡镇部门  -> 正文乡镇部门

世界矾都 民族工业样本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1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温州矾矿 董希泽/摄

  □张传君 张耀辉

  上月底,有“世界矾都”之称的矾山镇,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到场颁奖。12月中旬《世界矾都矿山公园建设三年(2017-2019)行动方案出炉,矾山镇同时出台《矾山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2017-2019)行动实施方案》,矾山客运中心投运,矾山免费无线(WLAN)全覆盖,水尾古村落民宿集聚区、五车间影视旅游服务中心等旅游开发强力启动。本月31日,上海铁路局将开行首趟上海至苍南的高铁旅游专列,首个景区是矾山。

  日新月异的矾山,如同这首趟开往春天的高铁,昂然驶入2017年。

  世界矾都 民族工业标准范

  矾山因矿成镇,开采和提炼始于明初洪武年间,是浙南最悠久的矿山集镇。明矾可作为净水剂,灭火剂,膨化剂和药物等,是农耕时代生活必需品,是海上丝绸之路输出品之一。几百年来矾矿明矾生产为民生事业和民族工业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

  矾山炼矾技术至今仍延续《天工开物》所记载的“水浸法”,遵循“焙烧、风华、溶解、结晶”四道工艺,完整、系统地传承着古老技艺,是迄今为止浙江省文保单位中首个仍在生产的工业“活遗址”,也是矾矿采炼技术发展、工艺变迁“活的教科书”。

  矾山人积累并创新了矿石开采和井巷作业。上世纪60-70年代参与国家三线建设,被周恩来总理夸为“地老鼠”。现在每年都有上万矿山井巷人持续成建制赴全国乃至世界从事涉及所有矿业、公铁隧道、水利水电、军工等隧道工程,年产值至少在百亿以上,成就了苍南县“中国矿山井巷业之乡”的美誉。

  650多年明矾生产史留下丰富矿业遗迹,鸡笼山的井下巷道和采空区,南洋312平硐内保留有运输、通风、照明、提升系统及会议室、标语等,古矿井“雪花窟”。地面有保存完好的煅烧炉、锅炉房、风化池、结晶池和锅炉烟囱等。矾山也因产业工人的世代聚居拥有多处别具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如康熙诏书碑文、登山石步道、明矾始祖宫、矿工石头屋、矿主老宅院、工人大礼堂、苏式办公楼、福德湾老街、朱程烈士故居、人力挑矾古道、工人运动遗址及一大批教堂寺观、祭祀宗庙、医院学校等,是近现代工业遗产与乡土建筑的完美集合体。

  矾矿遗址所在地福德湾村是因采矿、炼矾而生、而盛的村落。采炼发展不但在村内遗留下了矾矿遗址这一较完整的上世纪50年代采炼生产、生活系统,也遗留下了大量遍布该村各角落的矿硐(采空区)、街巷、石抬阶、古树、古井及特色工业村落民居。2014年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和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优秀保护案例和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在矿山发展中,矾山形成独特的信俗、节俗、歌俗、食俗、商俗,形成了慷慨、讲义气、豪爽等民风。明矾储量和产量双双第一的矾山矿镇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典范案例。几百年间矾业起伏,矿区兴衰,见证了我国矿山企业从古代、近代直至现代的发展历程,其资金概无外入,人工皆为土著,技艺代代传承,并一直留存丰富的工业遗产,具有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是中国明矾生产的“活化石”、“炼矾工业的活遗址”、民族工业的标准范、世界工业遗产的“备选者”。

  矾山和矾矿在民族工业的记忆中沧桑而光荣。

  温州矾矿 且行且歌转型路

  人们记忆中的矾山是“五大银行都有”,“附近乡镇漂亮的女子多愿意嫁到矾山”,“每到夜晚灯火通亮”,“工人文化宫的电影,温州城里放过第二天矾山就有”。

  随着明矾被许多新材料替代,尤其是五部委的“禁矾令”后,市场需求萎缩。加之提炼工艺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大。如今的矾矿,正面临高能耗、低收益、连年亏损的窘境。温州矾矿和与之唇齿相依的矾山镇正在相对边缘化、贫困化之中。

  推进温州矾矿综合改革和转型升级,不仅是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也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刚性要求。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消除产能过剩等消极因素,通过创新促进创业升级和结构性改革,重组国有企业并调整冗员,创造就业机会,矾矿这类“矿竭企萎”的“僵尸企业”的早日转型迫在眉睫,也是落实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迫切要求。

  2009年开始至今,苍南县政协一直推动矾矿转型发展。温州市和苍南县把“推进温州矾矿申遗”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矾山和矾矿开启了申遗模式。

  在世界矿山体系中,温州矾矿遗址最具价值的是矿种的唯一性、生产工艺的独特性。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工业和旅游开发价值。首先,巨量的明矾石资源和周边环境赋予矾山“矿、硐、山、海”一体的发展潜力。同时,矾矿留存众多苏式建筑的老厂房老车间、矿区矿硐多年开采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观和巨大采空区的绵延巷道。第二,矾矿遗产在“工业革命”以前,这样的工业遗存具有稀罕性,它具备世界工业遗产的“前提条件”。矾矿遗址破坏较少,保有原真性、完整性和延续性。第三,全国矿山旅游受益国家政策支撑,是“朝阳中的朝阳产业”。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后,返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对具有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矿业遗迹,国家鼓励开发为矿山公园。住建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央采取适当方式对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资金支持,更符合美丽中国建设的要求。第四,矿区转型走文化创意产业之路是矾山发展的首要选择,它具有高度的融合性、渗透性和辐射力,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也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第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美丽特色小(城)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

  受囿于体制和机制等,矾山镇和矾矿的发展举步维艰。矾矿综合改革和转型发展已成各界共识,有关方案已经草拟,但是尚未决策。

  矾山和矾矿在昔日矿区变旅游胜地的道路上摸索并盼望着。

  全域旅游 矿镇复活矾文明

  矾山镇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铁军将才”朱程的故里。境内拥有16平方公里的圆形火山口、海拔1003米的苍南第一高峰鹤顶山,其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山上遍布壮观“三海”(石海、花海、云海),经专家认定符合地质公园特征。清明时节,鹤顶山——笔架山的数千亩野杜鹃盛开漫山遍野,重阳时段山间芦苇又形成林海雪原。几百年的明矾采炼历史给矾山留下一大批人文历史景观,经初步勘察共有5大类、100多处矿业遗址。日前,制订出台《世界矾都》矿山公园建设总体方案规划了一心、两带、五片和十大板块。

  明矾主矿山——鸡笼山有10个采空中段、内有天井、斜井、盲斜井等一系列设施,采空区面积达283万立方米,数不清的地下矿洞环环相套、层层相叠,申报“世界矾都矿山公园”的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矾矿遗址福德湾村从山上往山下平地聚居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城镇发展史中尚属特例,是近现代工业遗产与浙南乡土建筑的集合体,村内遍布古街巷、石台阶、古树、古井及大量的特色民居。长年累月的明矾运输形成了矾山—藻溪、矾山—赤溪、矾山—福建前岐等挑矾古道,其中矾藻挑矾古道居“温州十大古道”之首。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先后多次到矾山考察调研,一致认为,温州矾矿遗址具备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的条件。矾山镇2012年成立了“申遗”研究促进会,次年完成了温州市政府与北京大学的《中国温州矾矿矿业遗产申报世界遗产前期调研》。这几年矾山镇高擎“申遗”旗帜,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人文旅游开发,先后完成了全镇旅游产业发展总规和鹤矿结晶池模型、矾矿遗址沙盘模型、鸡笼山矿区矿洞群立体图模型、采矿历史浮雕以及等大型停产机械、仪器、工具、书籍等展品;利用矾矿旧厂房和旧仓库改造成矾都奇石、矿石馆,陈列采集自全国各地和部分国外矿山的上千种矿石、陨石、奇石;开展挑矾古道文物普查和绿化修缮工作,引进南堡漂流、福德湾旅游接待中心、福德湾精品名宿开发、笔架山旅游开发等项目。

  正如苍南县委书记黄荣定所说,矾山已经成为苍南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区域,也将是苍南旅游业发展的点睛之作。

  矾山镇以矾矿遗址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为载体,依托“矾”元素,打好“山水生态”牌,利用独特的矿山工业遗址资源和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打造以“处处、时时、行行、人人”为基本要求的“全域旅游”平台,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打造成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省级慢生活休闲示范区;用五至十年左右时间,将世界矾都矿山公园建设成为集历史传承、科普教育、文化创意、矿业体验、运动拓展、艺术创作、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美食享受等为一体的国家矿山公园,集“生产生活生态、乡村乡韵乡愁、文化文娱文创、美景美食美宿”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风情小镇、国家5A级景区。

  矾山和矾矿在谷底逢春的态势中进取并创新着。

  登亿年火山、揽鹤顶神韵;游地下矿井、探神秘硐天;赏文化遗产、观矿业文明;步历史名村、品山海美味;走挑矾古道、享天然氧吧。这是古老矿山美好的愿景。

世界矾都矿山公园建设总体方案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