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宣传资料  ->  时政评论挑战赛2  -> 正文时政评论挑战赛2

做一个工匠 守一种精神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2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黄苍城

  说起“工匠”二字,不禁让我想起碗窑村。小时候住在桥墩,经常会去碗窑游玩,看着老师傅一遍又一遍地制作陶器,嘴里还时常念叨着“这把一定要做个好的”,甚是觉得有趣。而如今回想起来,“窑”真的是这座村子的灵魂,而老师傅不厌其烦、精益求精地制陶,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吗。这种精神之于我们,便是永远的旗帜,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工匠精神”根在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我们需要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改造和优化我们的文化土壤。苍南文化也不例外,非遗、工艺美术、书画创意等锻造出苍南特色文化,布袋戏、剪纸、茶叶等无不诠释着苍南“工匠精神”,散发出“匠心”独运的气息。“工匠精神”植根于文化沃土,离不开文化传承。这些优秀传统工艺的传承,需要我们每个苍南人共同努力,把特色做出来,把工艺传承下去,真正保护好苍南独特的文化历史。

  “工匠精神”重在态度。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论述的君子之道,也适合匠人之道,对当下更有启示意义。追求极致的精神,专业专注的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珍视“身后名”,不贪“眼前利”。苍南从来不缺乏“工匠精神”,靠着对精益求精的不断追求,拿下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塑编之都、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席草之乡、中国箱包市场产业基地等一张张国字号金名片,打响了“苍南制造”的品牌。

  “工匠精神”贵在坚持。“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就在去年央视播放了《大国工匠》系列专题片,片中没有领导,没有专家,只有在生产一线的工人和“当代匠人”。没有他们,就没有火箭上天;没有他们,就没有高铁面世。在他们眼中,财富和地位并不重要,能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才是他们的追求。在苍南亦是如此,夏益锦戏曲盔头,夏家七代坚守这一传统绝活,巧手裁制戏曲盔头传承技艺,其辛苦鲜为人知,难与人言,但正是如此,才让这项民间“绝活”留了下来;修建古建筑绝活,苍南名师章才子率一班凰浦村古建筑人员修建古建筑300座以上,其建造工艺之精湛,让凰浦村古建专业闻名遐迩,世人称赞。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样式,更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宝贵品质,能够在风雨中岿然不动的,在风雨过后看到彩虹的,永远是那些坚持自我、坚守“工匠精神”的人。

  “工匠精神”并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心中,使每个人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一直坚信,重提“工匠精神”并不落伍,它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坚持,能让我们走得更久远。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