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宣传资料  ->  时政评论挑战赛2  ->  第二轮  -> 正文第二轮

千凿万锤出匠心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2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叶长如

  2016年3月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由此,“工匠精神”一时之间成为了“网络红词”。

  其实,“工匠”一词,早已有之,并不新鲜。

  中国民间有“九佬十八匠”之说,即是对依赖手艺谋生的工匠的一个统称。这些工匠,走街串巷,用口手相传的技艺服务民间,不仅解决了自身安生立命的需求,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千年中华文化的传承使者。

  而“精神”一词的含义自然是指内在的精气神,是气质、活力与态度的体现。

  当“工匠”遇上“精神”,“工匠精神”便成为一种千凿万锤、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成为对专注、精确与极致的卓越追求。“工匠精神”是“匠人”、“匠术”与“匠心”的复合体。三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笔者以为,“工匠精神”的培育,重在磨炼“匠心”,而“匠心”的打磨与提炼,则是一个需要“千凿万锤”、“破蛹成蝶”的耐心坚守与奋力前行的努力过程。

  首先,需要营造气氛。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事物的生成与长大,都需要有一片阳光充足、雨水丰沛的土壤。“工匠精神”的培育,“匠心”的养成亦然。只有广泛形成对“工匠精神”的极度渴求的环境,“匠人”们才能受到鼓舞,才能安心地在各自的岗位上,自觉地去专研各自领域里的“匠术”,在千凿万锤中打磨“匠心”。

  其次,需要锤炼技术。尽管现今的自动化水平已发展到极高程度,但任何高超技术的掌握与操控都离不开人这一核心要素。机器的高产能、高效率,只是在既定程序下的简单重复的流水运作,只是人工劳力的补充与延伸。技艺的提升,“匠术”的不断改造和创新,需要“匠人”在千凿万锤的实践中去完成,而这是机器永远也无法替代的。

  最后,需要耐住寂寞。“匠术”的提升,“匠心”的养成,“工匠精神”的培育,绝非一朝一夕的容易之事。“匠人”在千凿万锤中的理论总结与实践付出过程中,可能要碰壁跌倒,要承受“成蝶”之前的“破茧”痛楚,要有“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与勇气,要习惯千百次重复试验探索的枯燥乏味,要经历“千凿万锤”的辛苦煎熬,要耐得住寂寞,才能见得到辉煌。

  “千凿万锤出深山”,这是六百多年前于谦借石灰之清白以自喻时的诗意吟唱。而“千凿万锤出匠心”,则是笔者对“工匠精神”的个人理解与真情呼唤。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千凿万锤”的“工匠精神”!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