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舅爷,剥皮”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5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杨孔济

  “舅爷,剥皮”“舅老,水老”是我们这儿曾经流行的顺口溜。对此,我深有体验,深有感慨。

  据温州话方言,舅爷是“舅父的别称”,舅老是“对阿舅的尊称”,但在这顺口溜中似乎变了味儿,成为舅父们的自嘲或外甥们对吝啬阿舅的讽刺。

  所谓“水老”,我们这儿是指一种无毒的水老蛇。早年农夫在水田里耕作时常遇到它,是一种多而无用,讨厌、狡猾的家伙。乡间,有人把“水老”作为骂人的戏话。至于把舅老比作“水老”也确实太刻薄、太不礼貎了!不过,顺口溜确实是这样说的。

  我曾经当过一回“水老”。那是在困顿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一年,我大外甥结婚。据当年乡下历代相传的风俗,我这个大舅父要赠送丰厚的礼物、礼金,还要大笔的“相见钿”。按当年我的经济条件,实在难以筹措。那时我在外地的山区工作,于是去信说:这段时间山路崩塌,来往无车,加上工作正忙,领导不会准假,一定要去不但会扣工资,还会断送自己的前途等等,请求谅解。后改由家人送上少许礼品、礼金,省下了“相见钿”等一大笔费用。其实,当年请假往返是难,但并不是太难,其他种种说法也都是借口。这个,外甥的阿爸心知肚明,背后生气时可能会说:这个阿舅啊,吝啬、狡猾,耍花招,真是个十足的“水老”。

  不过,我终究没有躲过“剥皮”。那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另一个外甥结婚的时候。那时,我已调回故乡,往来方便,外甥又多次划船来请,再不去是没有任何理由了。何况当时的经济状况已稍许好了一些,于是带着贺礼乘船赴宴。

  当时农村里的结婚仪式基本上还是老套头,在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之后,还要跪舅爷、跪上辈。这当口,妹妹把我拉到一旁,悄悄地说:你准备多少“相见钿”?我出示了一只手掌。她在怀中摸岀一沓钱说:这个给你凑上,不必用红纸包装。相见,当然从我大舅父开始。只见一拨人,簇拥着新郎,有人拿托盘,有人拿布垫。待布垫放下,外甥便扑通一声跪下。我惊心动魄,忙着用双手扶起,又“拍”的一声把一大叠钱放在托盘中。马上有人把钱铺开,呼道:一万二千元!接着,二舅、三舅等上辈依次“相见”,他们的“相见钿”递减。女上辈的“相见钿”更少一些,同辈的不必“相见”。酒半,新娘子来敬茶,还要给“敬茶包”。虽说是“意思”一下,一般也要给一两百元。那一次,我送的贺礼加上“相见钿”“敬茶包”等,扣掉妹妹偷偷相赠与“回货”钱(即按例退还少量现金),本人净花近万元。这对于当年的种田人与工薪族来说,可是肉痛、心痛的“剥皮”,真个是人情重如债啊!

  今年四月份,我的一个外甥的儿子结婚。作为舅公,还是贵宾。如今,兄弟们经济上都宽裕了一些。三弟提议:首先在贺礼的红包内多包一些。征询亲友,他们都说:舅公已隔了一代,不宜太多。最后商量决定:统一为一千元多一点点。

  如今,即使在农村,婚礼的仪式也今非昔比。再也不是沉闷的对拜啊、吃酒啊,而是由礼仪公司策划一手操办的种种动情的、娱乐的、搞笑的节目。不过,在礼仪公司重戏开张之前,还暂时保留着一个由老人导演的古老的“序曲”——这就是曽经使人惊心动魄的“跪拜”。

  “跪拜”自然从新郎的舅父开始。我想:也好,“相见钿”是多是少,看外甥舅父的岀手情况与众人的呼声再定。我偷眼一瞥,看到此舅父放下的大约是五百元。没有“拍”的一声,也没有众人的摊钱声与呼叫。我回过神来想:绝不能超越,应该小一点!于是摊上三百元。

  我还想在“敬茶包”上再露一手。以弥补早年当过“水老”的遗憾。酒席过半,只见新郎、新娘双双上来恭恭敬敬地敬酒,不见伴娘簇拥着“敬茶”。向旁人一打听,才知新娘不“敬茶”了,说:像乞丐讨钱,像和尚化缘!没意思,谁还缺这几块钱,免掉!

  人们还说:新郎跪拜“相见钿”,是遗老遗少的招儿,大多的婚礼中已经“删除”,如今好些“人情”,已不注重钱财,像八十寿辰、九十寿辰等寿礼统统不收了!一般的“人情”,不是等下一个“人情”还上,而是用加多“回货”钱等方式扯平:即主方少收一点,“回货”的钱多一点,主客双方都减轻负担、轻松愉快。至于重大“人情”,也不再苛求,不再喧哗,不必再打肿脸充胖子了。怪不得他大舅父拿出区区几百元还这样镇定自然。我作为舅公,收了“回货”钱,总计开销也只几百元。

  真的是:舅爷不再“剥皮”,舅老不是“水老” ,“人情”也不是“重于债”了!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