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科教文体  -> 正文科教文体

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碗窑电视专题片拍摄记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3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编者按:一群来自天南地北、攻读电视编导、摄影摄像、录音制作、主持播音、新闻传播等专业的传媒大学生,近日慕名来到我县桥墩碗窑,与古村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碗窑古村承载了闽南人历史的风景和陶瓷文化的遗存,引起他们浓烈的兴趣,也启发了他们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他们说:“穿越千里来看你,的确值得。”

  通过一周的拍摄,他们为碗窑留下珍贵的影像和文字。

  李青/文  摄影/杨烁  吴日培  童若彬

  明末清初,朱氏始迁祖文孝公祖籍闽泉州安溪,迁下窑定居创业;“巫氏第十五世志益公,由闽汀连邑迁浙瓯昆蕉滩之东,素业陶瓷传家。”此后不久,“实业瓷矿,屋宇连亘,人繁若市。”

  这是当地朱氏和巫氏宗谱对于碗窑的历史记载,这座曾经因为制瓷业而久负盛名的古村落,如今仅留下家谱中只言片语的摘录供后人以回味和遐想。

  人来人往,世事变迁,过去的故事在岁月中静静流淌,镌刻在人们的心头。古戏台、三官庙、水碓、吊脚楼等明清时期的民居和庙宇,仍执着地矗立着,向我们悄悄地讲述着碗窑曾经的鼎盛与繁华。

  2015年7月,跟随浙江传媒学院的碗窑电视专题片摄制团队,我们有幸得以走进这个充满着历史回响的传统古村落,与碗窑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缘起

  如果不是因为摄制组领队朱登辉,也许我们就不会开启这段与碗窑的奇妙缘分。

  登辉是温州苍南人,起初她和我们介绍碗窑的时候,我们尚不能明白这个名字背后的准确含义,还以为“碗窑”只是一个窑。细细想来,以“窑”来命名一个村落,可见当时做碗技术的发达与盛名,权当作了村的代名词,真有意思。

  最初在设想和策划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最吸引我的便是登辉以及她父亲关于碗窑古村落的情感与故事。他们从这个古村落中走出来,却难以忘却这片古老的土地所孕育的深情,常回去探访,用他们的视角观察着如今的碗窑,思考着家乡的未来和发展。尤其是她父亲,经常往碗窑跑,为碗窑写过不少文章,推广和宣传了碗窑。一位是在外接受着新新思想的90后大学生,一位是当地资深媒体人,这父女二人对碗窑或许有着不同的思想,但却饱含着同样的深情。这是碗窑,也是他们的故乡。

  这一次,我们专题片摄制团队跟随碗窑后人的脚步,将自己置身于这个历经了百年沧桑的古村落之中,用镜头记录下碗窑的袅袅窑韵和声声回响,用心灵去感悟古村之中所承载的历史与变迁。

  初识

  在去碗窑之前,我的脑海里曾勾勒过无数个碗窑的模样。然而,当我们一行人真正踏入这里时,我才发现,碗窑的一切都超乎了我的想象。它绝不是那种你在电视广告片中所能看到的古村图景,也并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旅游景点,它与我过去所看到过的村落都不同。只一眼,我顿觉得,穿越千里来看你,的确值得。

  碗窑是娟秀的,它坐落于国家森林公园玉苍山脚下,泉水叮咚,栈道蜿蜒,水源丰沛、土壤肥沃、风景优美,水从水槽中静静地流淌,清澈见底,村民们直接用来洗衣、洗菜、烧水。某一日,我们在拍摄时恰逢阵雨,雨滴落在黝黑的屋瓦上,绽开了瓣儿,轻轻吟唱;碗窑是有故事的,这座依山而筑的古村,最初形成于崇祯年间,它至今仍保留着商品经济萌芽时期的古村落雏形和古老的手工做碗手艺,被誉为一座活的博物馆。村落中尚存的清代古建筑,在岁月的打磨中不失风韵,迎接着一批又一批前来采风的学者和游客。

  谁能想到,这样秀丽的江南古村,也有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瀑布奇观?这便是碗窑古村落旁的瀑布群,水流沿着悬崖峭壁急转而下,形成十多折瀑布飞流直下,水声轰鸣作响。当天我们沿着环形的古栈道,感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迫不及待地用镜头捕捉碗窑的自然奇观。

  与碗窑的初印象,很难一言以蔽之。碗窑古村是多面的,你怎么也读不透它。当你以为自己已经看清了它的全部面貌,它又会悄悄地带给你惊喜。我们只能默默地走近它,带着疑问和思考,而越走近,则越着迷。

  倾听

  登辉的父亲由于受当地有关部门的委托,需要撰写有关碗窑的书籍,借着这个契机他行走在碗窑的各个民居、工场、庙宇之中,和村民们聊着天,和相识的手艺人唠唠嗑,随身带着一个相机和做记录的纸笔,用他的视角观察着这个古村落。而作为纪录片摄制组的我们,也跟随着他的脚步,一边探访一边记录,一边呈现一边倾听。

  在我们的镜头下,做碗的手艺人快速地旋转着转盘,赋予陶土以生命力,如变魔术一般塑造出碗杯盘瓶;年过七旬的文保员捧着碗窑老祖先做的碗,用一双布满皱纹的手细细地抚摸光滑的釉面,讲述碗窑过去的故事;曾参加过炮击金门战斗、荣立二等功的老兵坐在家门口,回忆着当年的岁月和繁华;刚高中毕业的女孩在家人的支持下专程来碗窑学习做碗……

  虽然在碗窑的时间并不算太久,但从村民们的口中,登辉父亲的讲述之中,我们仿佛和碗窑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却又那么的陌生。熟悉的是碗窑制瓷技术的鼎盛好似就在眼前,窑还是那个窑,戏台还完好无损,然而窑温不再,繁华逝去。

  当一切悄然落幕,古戏台上只剩下孩童们的嬉戏与玩耍;当火苗不再燃起,做碗已经成为游客的体验项目,站在镜头背后的我们,也不禁开始思考。该如何让古村得到保护?如何能让这承载着无数人乡愁和记忆的碗窑再一次“活起来”?

  期待

  碗窑古村落现在虽窑温不再,但希望和光明尚存。至少,有像登辉父亲一样热爱古村落文化的一批人,他们仍在为碗窑的保护和传承热心做事,不少从碗窑走出来的人们还时刻心系着自己的家乡。而作为中国首批传统村落、中国第六批文化名村的碗窑也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当地有关部门正积极参于开发与保护,苍南的一些文创企业也开始关注碗窑,如温州海西文化产业公司,就准备在古村建个陶瓷展示馆,开发陶瓷文创产品。碗窑的明天值得期待。

  目前,我们的碗窑电视专题片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后期制作之中,大家决心发挥各自所学专业优势,通过中英双语纪录片的形式,叙述我们眼中碗窑的故事。

  回望在碗窑这段时间所拍摄的素材,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导游带着一批游客在古戏台前驻足歇息,话筒中传来关于戏台的历史介绍,调皮的孩童们站在饱经沧桑的戏台上嬉闹,而对面三官庙内的老村民抽着烟静静地看着远处。看似并不搭调的一群人在这一刻达到了某种和谐共生之感,或许这也是碗窑的魅力所在,它并不仅仅属于过去,也将会在未来悄然绽放。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