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时政新闻  -> 正文时政新闻

桥墩生态旅游——两翼齐飞构筑大玉苍旅游产业带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7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请你到桥墩来,我要带你去领略玉苍之巅的巍峨挺拔,玉龙湖的柔情似水,去碗窑感受纯正的浙南古村落风情,到莒溪大峡谷体验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来八亩后品香茗、观茶海,重走松山古道,亲身体验旧时的风土人情。在夜幕降临时,再请你到溪边的夜市排档,品尝正宗地道的桥墩美食,扫除你一身的疲惫……”。

  浙闽经济文化的交汇与交融,造就古镇曾经的喧嚣与繁华。时光荏苒,这座致力于打造浙南闽北最具活力的生态旅游强镇的千年古镇,如今正悄然发生变化,古香古色的古村落、原始生态的山水风光和各式各样的地道美食,让来到这里的人们,不知不觉地爱上这里。桥墩,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特色、旅游为载体,在绿水青山间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与生态富民之路。

  李士明/摄

  构筑大玉苍旅游产业带

  “真是没想到,在这山沟沟里,还有这么一座原生态的古村落。我也是看了微信‘朋友圈’的推荐,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近日,桥墩碗窑古村落迎来一批新的游客,家住钱库的小周和他的小伙伴们结伴走进古村落,便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

  拾阶而上,古民居、古庙、古戏台、古陶瓷生产线逐一映入眼帘,陶瓷工人传统的制碗工艺,伴随着耳边水碓富有节奏的敲打声和老人们在石凳上低低细语,仿佛将思绪重新拉回到浙南民窑重镇那段人繁若市的历史中。穿过古老的村间石砌山道,沿着后山的栈道漫步而上,一挂银色水帘从一排齐整的碇步齿间整齐地向下面的山涧凌空滑落,大瀑衬小瀑,瀑布连深潭,奇景叠现,形成气势磅礴的十多折飞瀑,顺着水流从栈道逐级而下,仿佛置身于云里雾中。

  碗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因制碗烧窑得名。民国初期达到鼎盛,40多条水礁,18座阶级窑齐开,作坊长年灯火通明,窑工彻夜不眠。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碗窑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走向没落。也恰恰是这一时期的沉寂,碗窑的原始风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在经历了“久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后,如今的碗窑古村落正以原生态的历史风貌,走出大山,广纳八方游客,并先后被评为中国首批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浙江最美乡村”等。仅去年一年,碗窑接待游客量就达到50万人次。

  “逛完碗窑,我们还准备往莒溪方向走,去沿线的碇步头看看,好了再到莒溪品尝地道美食,听说当地还有刘基庙和伯温碑林,也一并不能错过!”对于此次出行,小周咨询了好友、查看出行攻略,可是做足了功课,他说,这条线路的话,玩的点挺多的,他不会错过一些沿线的美景美食。交谈中,他还对素有“浙南九寨沟”之称的----莒溪大峡谷表达了向往,“有机会的话,一定要约上朋友,带足装备,进行一次真正的探险”。小周兴奋地说道。

  山水桥墩,巍峨挺拔的玉苍山和碧波荡漾的玉龙湖交相辉映,不仅有古色古香的古村落,保存着原始生态风光的莒溪大峡谷,还有代表着古时桥墩韵味的谢氏古厝和溪流碇步……。一处处美景、一幅幅图画都犹如玉盘中的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散落在绿水青山间,等待着串联成一条美丽的项链。“树立‘大旅游’的概念,构筑以玉苍山景区为主体,碗窑古村落和莒溪大峡谷为‘两翼’的大玉苍旅游产业带。”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黄寿龙在“两会”期间参加桥墩代表团讨论时,为桥墩的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桥墩正不断完善各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加大违章建筑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其中,桥玉线通景公路出入口道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将于10月份左右通车。此外,启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与旧村改造相关配套工程,10月份政策处理完毕后,也将进场施工。

  美丽乡村齐争艳

  这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的山路,它起始于桥墩镇石鼻头,途经松山、土地公坪、发凤头、狮头山、南山头、钱王墓、桶盘山、水沟村、黎阳村,再向西行可至福鼎前关、军营等地。由于年代悠久,古道的名字已无从考证,因其处于松山之中,被人称为“松山古道”。这里也曾是浙闽经济贸易、交通运输的咽喉要道,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和兴旺把一个依赖肩挑背扛的古老时代封存了,曾经的繁荣与喧嚣,也随着岁月的流逝,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被湮没在岁月长河里。2013年全市古道普查展开,在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松山古道被列为苍南县十条重点古道之一。经过漫长的沉寂,古道也得以重见天日,渐渐回到大众的视线。

  松山古道全长16公里,路途风光旖旎,古迹累累,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沿着松山古道上山游玩嬉戏,爬山健身,也让沿路的发凤村书记黄华滨看到了依托古道建设开发,发展特色古道旅游的商机。从普查工作开始,他便一直在思索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松山古道的旅游资源,让其重新焕发活力和青春。

  为了让前来爬山的游客能有个休憩落脚的地方,发凤村在通往狮头山的古道口处附近规划建设了一处休闲场所,将雕刻石头、鹅卵石路、亭子、石凳、石桌巧妙结合在一起,搭建一处赏心悦目的落脚点。“近年来,在社会各届人士的关心和筹措下,全村已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用于道路修整、凉亭建设、太阳能灯安装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古道沿线的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变。”黄华滨告诉记者,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加大周边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特色旅游和农家乐,打造集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古道旅游,让村民真正享受到美丽乡村旅游带来的实惠。

  近年来,桥墩乡村旅游的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自发投身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浙闽交界之处,群山层层包围间的八亩后村,当地村民用辛勤的劳动与探索,实现了从纯粹的种茶卖炒青到“卖了茶叶卖风景”的华丽转身,逐步转型升级为拥有都市型农业的新农村样本。今年,苍南第一座廊桥在莒溪社区大峨村基本成形,同时,该村的廊桥、滨水公园、游步道等配套工程将于今年11月份全部完工,届时,廊桥横空,与莒溪伯温碑林、沉香塔、大峡谷遥相呼应,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此外,矴步头谢云书法碑林、天井村露营基地建设,南山头村红色文化保护等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如今桥墩的农村,少了遍地垃圾、杂乱无章的邋遢,却多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古村美景。桥墩的美丽特色乡村建设,花开遍地齐争艳。

  美景美食相映成趣

  美景总少不了美食的相伴,桥墩备受追捧的不仅仅是秀丽的风景,更有享誉盛名的地道美食。桥墩月饼、老李食品、五凤香茗、仙堂白酒声名远扬,诸如桥墩薄饼、杏仁片、米面、敲糕、咸猪蹄、兔子干等特色小吃更是不胜枚举,深受群众喜爱。

  说起桥墩美食,最具特色的莫过于桥墩溪畔的夜市排档。2004年9月,桥墩溪床疏浚竣工,两岸堤防平台上,增设栏杆、绿化、灯光、喷泉等设施,具有敏锐经商意识的桥墩人,看到了蕴含的商机。2005年,桥墩玉龙门桥至桥墩门大桥溪畔两岸正式挂牌开拓为集旅游、饮食、纳凉为一体的夜市。每当夏夜降临,400米的溪畔平台张灯挂彩,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而灯火通明的溪畔和熙熙攘攘的游客,也成为当地夏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充分挖掘桥墩的文化美食资源,进一步整合包装茶叶、月饼、老李食品、笋干、杏鲍菇、兔子干、溪鱼干、乡巴佬、黄桅花、槟榔竽等地方特色产品,规划建设特色农产品购物一条街,不断提高桥墩特色美食的知名度,进一步打响桥墩旅游品牌。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与生态富民之路。桥墩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特色、旅游为载体,全力打造浙南闽北最具活力的生态旅游经济强镇。去年,玉苍山、玉龙湖、碗窑古村落、莒溪大峡谷等景区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00多万元。 “以桥墩旅游集散中心为依托,充分整合玉苍山、莒溪大峡谷、玉龙湖、碗窑古村落、矴步头、八亩后等地的美丽乡村旅游、畲族文化以及红色旅游资源,形成一个整体的旅游环线,打造一个综合性的集观光、探险、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桥墩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蔡开义表示,桥墩将以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小镇为目标,进一步理顺旅游开发管理的体制,着力做好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努力破解资金、政策处理等难题,全力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致力于打造“生态绿谷、旅游胜地”。(记者 陈君 通讯员 项延苍)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