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时政新闻  -> 正文时政新闻

桥墩生态建设——发挥资源优势造就“绿光之城”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2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当前各级政府对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呼吁,鼓舞起各地进一步加快绿色崛起的干劲和激情。作为全县地域面积最广的中心镇,桥墩正如同一颗硕大的“绿宝石”,镶嵌在苍南大地上。秉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桥墩镇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打造苍南美丽“南大门”,也让素有苍南“后花园”之称的桥墩俨然变成了一座“绿光之城”。

李士明/摄

  拔除产业劣根

  推动转型发展

  仙堂河原是桥墩镇的一条“臭”名昭著的“头疼河”,只因所在的仙堂村村民多以养猪为生,几十年来养猪业一直是该村的主导产业,最鼎盛时存栏量达到了2万余头,这些养猪场规模小,污染重。

  “去年我们镇里自加压力,决心下大力气治理生猪养殖污染,也把养猪场拆违确定为仙堂溪治理的关键。”全程参与生猪产业整治的桥墩镇农办主任郑书洲介绍说。从去年5月开始,桥墩镇利用4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生猪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行动。最终完成猪圈整治点拆违246处,拆除面积2万多平米,转移清理生猪4300多头,这彻底根除了横阳支江的最大污染源。

  “以前那河的臭味真是有点忍受不了,你看现在河道干净了,也没什么味道,我们在这边住也更安心。”家住仙堂溪附近的一位群众高兴地说着。在拔除影响环境的产业劣根后,桥墩镇还乘胜推进河道治理,投入306万元建设仙堂溪生态河道工程,同时对附近的沿沙溪进行清淤,投入50多万元修建了3个污水池。群众都反映空气变得清新,环境卫生方面也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好了。

  “当时仙堂村涉及拆迁的养殖户有238户,所以我们在产业转化上做了大量工作。去年利用移民资金、扶贫资金,引导和帮助村民进行产业转化,利用现有的农田,投资建设了钢架大棚,让村民种植蔬菜、西瓜等经济作物来实现转产。”郑书洲说道。从拆除到产业转化,桥墩镇则一共花了两年时间。

  向“治污”要生态

  向环境要未来

  生态要发展,治污是关键。“桥墩是一个有着8万人口的中心镇,但一直没有自己的垃圾处理站和污水处理系统。近年来随着桥墩镇经济的发展和中心建成区人口的集中,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桥墩水库和横阳支江,极大影响了整个水系的水质。”该镇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而就在去年,桥墩镇属于自己的垃圾中转站及污水处理系统终于建成投入运行,这解决了该镇每日多趟地将垃圾运往周边乡镇处理的不便,也确保了污水得以及时治理。目前,垃圾中转站的日均处理量达到了50吨,污水处理场日均生活污水处理量为1500立方米。

   “桥墩的优势在于环境,品牌在于环境,未来也在于环境,所以我们提出建设‘生态绿谷’的目标,希望通过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的契机,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改善桥墩环境面貌,为建设宜业、宜居、宜商新桥墩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镇委书记郑贤跑说。

  去年我县提出每个乡镇要建设一个特色的滨水公园,对此该镇也是不遗余力。镇三套班子和镇机关全体干部带头捐资出力,并大力发动桥墩籍名人志士、知名企业家等社会各界力量,积极筹资建设桥墩人民公园,力争三年内精心设计建设成一个精品的公园山。当记者实地走近该公园,只觉漫山绿意扑面。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园现已完成了总体规划设计以及入园道路土地征迁、填方、绿化等各项前期工作,工程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如所在的新村村能顺利实现旧村改造,这个公园于桥墩和周边群众来说将是“锦上添花”。

  提升城乡环境

  倾筑“绿光之城”

  位于桥墩镇大龙社区小沿村的腾龙小区农房改造集聚点,是全县“城郊结合部中心村建设”的八个示范点之一,也是全县第一个奠基开工的农房集聚改造点建设项目。

  “今年这里一期A地块10幢200户居民已经全部搬迁入住,配套的基础设施已通过招投标。而二期B地块5幢楼主体现已经结顶了,其余3幢则在做基础变更,预计年底主体可完工。”当记者来到腾龙小区,只见工人们正忙二期工程的外墙粉刷。镇城建办主任李丕宪介绍说,这里通过农房集聚可撤并零散的聚落点,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同时也保护了水源地与森林资源,使该村周边环境从整体上得以提升,从而也革新了镇村形象。

  而在腾龙小区的附近,李丕宪还介绍说,年内镇里还计划建设一条配套的望坡岭道路,除了方便腾龙小区居民的通行,这条路还通往一个叫望坡岭的少数民族自然村。在通过旧村改造后,望坡岭将被逐步打造成一个民族特色村寨,并计划建设畲族风情广场及其他配套设施等。“一半富有民族特色,一半是城镇化的小区类型,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完成建设后,村整体环境面貌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负责人对此充满期待。

  从去年开始,桥墩当地百姓还直观可见另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横阳支江沿岸江滨路“美了,美了,美了……”“以前这里很脏乱,而且两边都是做饮食,给人的感觉很不好。现在改了以后不仅美观整洁了,我们生意也更好了。”一位开排挡的老板对这里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如今横阳支江沿岸、政府路以东130多间房屋实现了立面统一、灯光亮化、广告规范、周边绿化及河道整治等等。在这条该镇人气最旺的江滨地带,由内而外的环境改造也为桥墩平添了生机。

  从产业转型到基础设施建设,从小流域治理到旧村改造,从赤膊房整治到江滨改造提升,桥墩之美实现了以点连线、以线连片,这个被生态绿光所笼罩的这个城镇,正带着坚定不移的生态理念阔步迈向新曙光。(记者 李静静 通讯员 黄孙岳)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