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经济新闻

幸福洒满桃湖村——灵溪镇桃湖村开展党建“5+”纪实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6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记者方耀星

  开展党建+创业、党建+服务、党建+生态、党建+文化、党建+责任的党建“5+”活动,着力挖掘党员与党组织发挥带头引领作用的潜力,真正做到“党员表率,幸福乡村”。日前,记者从灵溪镇桃湖村了解到,该村积极开展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以党建“5+”创建为抓手,五马齐驱,形成“支部+项目+群众”的创业致富新模式,实现了“山绿水清党旗红”。

  “门掩深春过岁稀,绿荫时复数红飞。疏帘半卷酴酥雨,小立黄昏待燕归”。这是南宋状元徐俨夫在《桃渚山居》一诗中对自己家乡桃湖村的形象描绘。桃湖村历史文化悠久,现村中除了保存有我县第一个文状元徐俨夫故居遗址外,还保存举人张超英廉政纪念堂、状元陵园、桃花渡遗址、千年古樟树、古枫树等文物古迹。

  桃湖村党支部因地制宜,坚持党建和经济两手抓两手硬,以党建引领和助推生态旅游型的经济发展。在全力擦亮桃湖村文化景观这张“金名片”的同时,还着力打造以桃湖等村为中心的观美万亩席草基地,充分展示“中国席草之乡”的风采,成功引进千亩马鞭草、薰衣草基地,形成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的“苍南普罗旺斯”的独特风景。

  创新“金土地”创业富村民

  “我们村通过支部带头抓项目,主动对接天福生态观光农业和红豆杉种植基地等产业;通过村土地参股等形成,盘活集体资源,走出一条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村支部书记张学杈告诉记者,早在2011年10月,该村就成立了苍南县首家农村土地合作社,在全县率先开展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试实工作,统一实施土地集中流转,以土地入股模式共流转土地500亩,开设500股,让200多个农民兄弟有了劳动就业机会。

  “桃湖村的土地流转,成功破解了我们项目用地问题,也破解了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现在每年单单我这个企业发放的当地用工工资就达150万元。”天福生态农业董事长陈忠何对记者说。据了解,仅天福生态农业和红豆杉生产基地就让全村50多位六七十岁的老农民实现了“上班族”蝶变,年薪均达到3万元以上。同时100多名农村妇女也成为企业钟点工、临时工或小摆贩业主,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致富。

  党建做到位服务做到家

  让留守儿童与远在外地务工的亲人进行幸福地视频对话;让每一户特困家庭及困难留守儿童及家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村“两委”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广大瓜果种植户及时得到党员“土专家”的传经授艺;让村民中的一些矛盾纠纷在党员干部“春风化雨中般”的工作中一笑泯冤仇……桃湖党支部把亲民爱民、利民惠民、为民富民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分工明确,包片包户,凝心聚力,搭建起党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记者在村办公楼前的宣传廊上看到,“红色细胞工程”联系图中,桃湖村党支部分三个小组,每小组再由8至11党员组成,每名党员负责联系6至10户村民,层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级级抓好党建服务工作,力促全村社会和谐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张学杈说,村支部还为无职党员设立了政策宣传、致富带动、民事调解、治安巡逻、环境维护、民主监督、文保宣传等七大岗位,并明确相应职责,向全村公布参与党员名字和联系电话,真正做到“党建做到位,服务做到家”。

  共建生态村同绘新画卷

  陶醉在湖光山色、相映成辉的桃湖渡遗址,跨越时空,凭空忆想昔时渡口南来北往、车水马龙的景象;静静独自品味清末诗人苏得三的“渡口一望雨凄凄,晓雾溟蒙两岸迷。借问渡船何处去,已随流水到灵溪”的美妙诗句,在湖光旖旎,树影荡漾中也不知不觉醉了。

  离开古渡口,在村中的绿色田野上,由村党员认养的一颗千年古樟树,显得格外苍劲挺拔和生机盎然。树下一排老气横秋的百年老厝也印证和诉说着古树那段长长的沧桑岁月。无论是行走在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的状元文化走廊,体验引以为傲的那份荣光与梦想的愉悦;还是神游于举人张超英的廉政纪念堂,感受古人廉正清明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接受廉政精神和党建文化的洗礼和升华;无论是流连于婀娜多姿、香气袭人的花海之间,还是忘返于芬芳吐艳、俏丽迷人的桃花园中,独自领略桃湖生态文化建设的每个赏心悦目的画面,都无法与桃湖当前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相媲美。

  大自然赋予桃湖村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同时给桃湖村全面实施“美丽民居”工程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桃湖村在去年12月就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按照“集约、生态、整洁、提升”的要求,着力进行扶持精致农业、打造美丽民居,完善设施配套、规范村级管理等建设,从根本上改变桃湖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观念,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老党员干部张加树介绍说,桃湖村“美丽民居”项目建设在没有新增用地指标的前提下,从动员到全面拆建的全过程仅用6个月时间,创造了灵溪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的“桃湖速度”。他说,这主要得益于坚持党政主导服务为本,村级主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自主自愿。同时也实现了居住条件与生态环境、村民素质与幸福指数、村“两委”战斗力和群众满意度的大提升。

  据观美社区住村干部陈相貌介绍,自从桃湖村书记张学杈、主任张学晒率先从自己家房屋拆起,党员便纷纷带头参与“美丽民居”创建工程,村“两委”更是带领全体党员群众发挥“5+2”、“黑+白”精神,6个月就奇迹般完成了257间房子统一规模、统一施工,并建成了具有田园山水特色的民居群,全村旧貌换新颜,受益群众达317户1388人,真正圆了广大百姓的“安居乐业俱欢颜”的美好梦想。

  一诺值千均责任敢担当

  “哪怕是帮助群众做一件小事情,我心里也是很快乐的。”这是老党员林修金贴在公布栏上的党员一句话承诺。比起其他26位党员的诺言,他的言语更加让人觉得朴素实在。他说自从开始党建“5+”活动后,“我是党员”的意识更强烈了,每天总想着自己该为村民干些什么事,每天都可以热情不减地干着关系到大家的大事小事,干好了觉也好睡,干不好心里总牵挂着什么。正是广大党员们这种敢于谋事、敢于干事、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让桃湖村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环境整治”、“美丽民居”建设工作中做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这任村党员干部真的很好,他们能为我们群众办实事。我们很满意。”桃湖村78岁的老人洪秋菊站在自家新建的美丽民居街上,笑逐颜开对记者说道。原来她的老家就在村西面的古厝群中,半年前还是一个大家庭十几口人挤在两间低矮的旧平房里,居住窘境可想而知。半年后,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她和三个儿子齐刷刷地搬新家,喜洋洋地住进三间气派壮观的四层现代化新民居。见证着新生活新变化,分享着新发展新成果,记者在村里村外看到了一张张绽放灿烂的笑脸,那比桃花还美得动人心弦,比湖水更蓝得幸福醉人。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