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社会新闻

毋让怒放的生命瞬间陨落:预防溺水 警钟长鸣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6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记者  缪依含  郭永慧

  暑假来临了。在这炎热而漫长的夏日里,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户外戏水和游泳都成了许多人纳凉休闲的最佳选择,而溺水事件也往往在这个时期高发。尤其是青少年溺水事故,近年来成为其非正常死亡的一大杀手。在每一个溺亡悲剧的后面,我们都能看到各种防范的缺失,“如果……就不会”的假设总是在事后被提起,但年幼的生命已经瞬间殒落,给家庭带来的巨大创痛更是不可挽回。如何有效防范溺亡事件的发生,筑牢夏季“防溺水”的安全大网,是全社会都该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警钟犹在耳畔

  近期,我市接连发生中小学生溺水事故,6月份共有5名学生溺亡,令人十分痛心。6月24日,瑞安市汀田三小一学生私自游泳时溺水死亡;6月27日,永嘉县花坦小学霞山校区一学生私自游泳时溺水死亡;6月30日,苍南县赤溪中学一学生私自游泳时溺水死亡……为此,市教育局还向全市各校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学校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多方联动严防学生不幸溺亡事故再次发生。

  溺亡悲剧每年都在发生。有数据显示,2013年,仅龙湾永中派出所辖区内就发生了10起溺水死亡事故,其中未满18岁的4人、外来务工者6人。而2014年,气温刚刚开始升高,龙湾永中、瑶溪等地便又发生溺水死亡事件,令人唏嘘。

  2014年6月8日中午,15岁的江西籍男孩张某和几个老乡去龙湾永中天柱寺水库游玩时,不顾水库的警示标志提示,私自下水游泳。不一会儿,悲剧就发生了,张某开始体力不支下沉,同伴见状立即报警,但等到民警赶到时,张某已经溺水身亡,回天乏术了。而6月9日下午,来自重庆的小傅(化名)为救另一男子小向(化名),结果不慎滑入水潭,两人双双在瑶溪板障潭溺亡。

  2012年7月23日,温州瑞安一男孩溺水城关环城河,在众人及时救助下,终于把已停止呼吸的男孩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然而,更多的孩子并没有这么幸运。据市教育部门统计,2012年我市共有22名学生死于溺水,而孩子溺水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是在野外游泳和不懂得正确施救。

  悲剧总是发生在不经意间,年幼的生命有时瞬间就会陨落。8岁的小徐是四川人,父母在乐清打工,他们住在乐清城南街道前山村一出租房。因中午家中停电,吃过饭后,小徐就跟隔壁的同伴小林跑到附近山上玩,半山腰有一水塘。当日下午,小徐和小林就在这个不起眼的水塘中溺水身亡了。据悉,事发时有三四名孩子路过,见水塘有两人沉入水中,双手露在水面上挣扎,却不知如何施救,孩子们便往山下跑去叫大人,中途遇到一男子,这名男子赶到水塘,她儿子和小林已淹没水中,该男子不会游泳,就打电话报了警。等警察赶到山上,一切都晚了。

  2012年7月9日,永嘉瓯北礁下村一池塘也发生一起两名男孩游泳溺亡的悲剧。参与调查此事的一民警说,与这两男孩一起玩水的多名同伴事发后不声不响就离开了,其中一同伴跑去叫大人,等大人赶到水塘,已不见溺水孩子的踪影。如果这些同伴懂得施救,及时出手相救,这两名男孩也许还有生还的机会。

  严防刻不容缓

  “从近年各地发生的学生溺亡事故来看,两大类人群要特别注意,一是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还有一些是水性不好但又特别喜欢游泳的孩子。”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入夏以来,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进入高发季。为有效杜绝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县教育局每年都是早启动、重预防。今年早在五一前夕、天气刚刚开始炎热时,该局就下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等有关文件,要求各校通过召开一次“防溺水专题教育”师生动员大会、悬挂一条安全警示横幅、深入开展“学生安全千万家”活动等十个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一个生命牵扯到一个家庭,预防必不可少。”县教育局还要求各校做到每周一次大提醒,班主任每日两次小提醒,也可以利用学校放学铃声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宣传教育,同时还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安全常识,或者开展自救自护游泳培训。宣传的内容很丰富,形式也很多样,归结重点为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是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这些年,中小学生放假时,都会从学校带回一封安全信,信中特别对游泳安全做了详尽的交代。考虑到很多溺水事故都是在校外或者暑期发生的,县教育局专门印发了《防溺水告家长书》,要求各校必须将《防溺水告家长书》印发给每一位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看后要签名,并告知家长必须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在节假日、周末和暑假等期间,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管,要对子女外出活动的动态了如指掌,做到“四知”,即知去向、知伙伴、知活动内容、知归时。

  “暑假已经开始,安全意识却‘不放假’。”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暑假前夕,县教育局要求教师在进行家访时,除了谈学生的成绩与表现,还要做到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暑期安全。各学区要积极协调当地公安、安监、建设、水利等部门关注学生生命安全,建立预防溺水工作联动机制,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加强重点水域的安全巡查与监管,各校也要加强与家长、村居联系,制定预防学生防溺水工作方案,动员全社会来关心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

  多方联动防溺水

  “我们在五月中旬的时候,就在渔寮景区进行了海上应急救生演练,后来还对救生员进行了年度救生考核。”随着气温升高,暑期“亲水旅游”也将进入旺季,县风景旅游监察大队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固旅游生命线,入夏以来,我县各涉水旅游景区严阵以待,持续加大安全巡查力度,根据天气情况,全力以赴做好景区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气温的逐日走高,有条件的青少年也会选择去游泳馆。记者从县体育局了解到,游泳场所经营事关着群众的生命安全,为确保游泳者消费安全,该局在5月下旬召开了县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游泳)管理工作会议,召集全县各游泳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以及县体育、安监、卫生监督所及乡镇领导进行了安全布置,并组织县体育局等有关部门前往灵溪、龙港、金乡、宜山等有游泳场所的乡镇进行实地检查。

  县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还提醒,有“游泳禁忌症”的市民不宜进入人工游泳池游泳。比如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砂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病史就不适合。另外,游泳时也要注意深浅水区。

  防溺水注意事项

  游泳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同时又是风险性较大的运动方式,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溺亡事故。因此,游泳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也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更不要私自到江、河、湖、水库等地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要了解清楚。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大人或熟悉水性的人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游泳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5.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6.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