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寻根古路下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2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张耀辉

  少小离乡,我对古路下日渐生疏。上网一查,跳出“苍南县赤洋路附近”的字样。赤垟(洋)本是矾山的旧称,“赤洋路”紧附,古路下村的名字就有了亲近的地理感和悠远的历史感。恰逢四月初矾山古路下张氏爱心基金会成立,我和从全国各地赶回来的同宗亲友欢聚畅聊。依然硬朗的族里老人,同辈兄弟和下一代成长的孩子,故事连着故事,让我情痴意拙,久远的古路下时光潮落潮起……

  一

  古路下村位于矾山镇海拔近千米的鹤顶山之东南隅,村的西南是地下蕴藏着丰富明矾石资源的鸡笼尖山、水尾山。左邻龙干、南下村。右毗深白,尖家村。村西面临古溪,溪流源出尖家村,流经水尾与矾山溪汇合处,流入福建省福鼎市前歧镇。村郊有一条上百年的卵石铺设的古路绕村而过,古时是矾山及周边地区通往平阳、江南、灵溪等地的必经之路,更是矾山到藻溪挑矾之路的起点,过往客商络驿不绝。

  我沿着这条古路进村,石头不语,小径寂寞。

  古路下村老支书、83岁依然精神矍铄的张诗敏告诉我,古路下原名鼓楼下,村中建有钟鼓楼。时人有习武之风,工夫颇好。马站南坪张氏出事,常到矾山古路下,抽调宗亲前往添威助阵。每逢召集人丁时,擂响大鼓,响彻四方。因闽南话“鼓楼”与“古路”谐音,大家这样叫唤,习惯了,便沿用“古路”,故名“古路下”(鼓楼下)。也有人认为,古路下村在赤家山打石湾路下,故名“古路下”。

  据矾山第一批住民蔡氏后代介绍,当时的古路下是片丛林茂盛之地。从原驻军某部队的老营房到现在232省道十八家地界,全是看不到尽头的密林。听说过有老虎,野貂出没其间。我想,当初古路下村住户不多,防范条件差,建钟楼,勤习武,该是与此有关。

  按族谱记载,明崇祯年间(1628-1644),时逢乱世,饥荒交迫,矾山清河郡张氏始祖天佑公同继香、德斌诸公不畏艰辛,从福建泉州德化县举家长途跋涉到平阳北港河尾村(现地名考证不详)。又传同继香公曾居南港灵溪浦尾。公妣陈氏生有三子,长明甫择居古路下,次敬甫居桥墩五凤里垟,后裔于公元1955年迁居古路下,三淑甫居马站沿浦木林,后裔于公元1977年前后移居矾山镇内。自明甫公择居古路下,至今已有370余年,至今已有十六代。现在,矾山古路下百分之九十九居民是张氏。

  古路下张氏是矾山最早的先民之一。所有向我“讲古”的张氏老人都口径一致地讲到下面逸事。最早来矾山的张氏族人在大厝基建新房时,上栋梁缺人手,于是专门派人到矾山顶村求助。寻遍顶村下村,只寻得九个青壮劳力。只好把师傅也凑上,刚好十个人。当时古路下村前后都是大树林,一眼看不到外界。风水先生要攀上树顶,放妥罗盘,才能择定建房座向。

  现在,村庄被新建的232省道分成了两半,所有道路都是水泥做的,比水泥还生硬。村里一座宗祠香火常盛,它比香火还柔软。

  二

  每逢古路下张氏办大事,其灯笼、族旗上都会写上“张周”二字。张周一家亲,说起来是个恩情相报的美谈。

  古路下先祖二房公不甘农耕生活,想到福建省建瓯县的下府(谐音)找工。是年年未,他徒步走到水尾村的水尾宫,碰见做豆腐的周伯公及周阿婆。看见他一路风尘一路劳累,慈善的老人便给他倒茶水喝,邀其休息。周伯公问他十二月年底了还要到下府做什么,听闻他要到外地找工,周伯公就劝他,“破扫帚过年也要拿回家。”二房公听后有触动,又不愿就此回家,便允答了周伯公,跟他学做豆腐。二房公手脚勤快,人也乘巧,深得周家疼爱。没过几年,周伯公便给他娶亲成家,配蒲门屿头林氏。张氏二房公、婆精心尽孝,瞻养两老,直到周伯公周阿婆相继辞世。没过几年,二房公回到古路下,其他三房只让他分得顶树脚一间小房。安心劳作,生育子女到振、守字辈,人丁兴旺,比一房三房四房人口总和还多。不久,二房公提出与三兄弟平分祖上家、房、地,为此族内请了福鼎前歧高岭名声很大的张文公先生来帮助解决。先生调解了三天没结果。于是,二房设防于田垅,其它三房设阵于大区田,准备以武力解决问题。两方汉子耳夹银子纸,做好拼命的准备。张文公见事态不好,吞咽“神药”(一种法术)装死。看到请来做事先生的死去,双方便罢了争执,联手处理事情。后经张文公再努力,四房兄弟均得山,田、家、产,笑泯恩怨,和睦至今。

  曾经为一厘地而寸步不让的先人们早已安眠。他们的子孙后代置身于广阔的异地他乡,再回望与自己几无利益瓜葛的宗亲、乡村,看到的是草木依旧,祠堂香火,寻觅的是岁月和血液中的共同的温情记忆。每每街头偶遇或回乡重逢,微笑致意发从内心,称足道弟情浓胜酒。

  三

  古路下村水田较少,但依然有较阔的田地,如前垟等地,故大多从事农业。随着矾山明矾业的兴起,也有人去当矿工采石采矿。矾业生产随“矾头势”好坏而起落。当矾山福德湾,水尾等地方因矾头势坏,日子苦不堪言的时候,古路下人因有田地可耕,山园有种而能生存。同时,古路下张氏因务农为主,当工人不多,故因为“矽肺”而去世的人不多。

  古路下张氏参与矾山明矾采炼比较有名的是创办了位于深垟茶山宫的炼矾窑,当时也是个大厂。虽然“矾头势”好坏对古路下影响不大,但聪明勤干的古路下也在矾山明矾中建功立业,他们是矾山公认的翻窖好手。他们组建了一支搭建炼矾厂房的队伍,建矾窖,搭厂房(材料用毛竹、茅草、稻草),因技术过硬,搭建的矾窖牢固耐用,深得矾山各界称道。解放后,族人组建了16个副业队,参与矾山农业合作化建设。1960年矾山一车间,杉山厂房被大火烧了以后,新建了第三车间前,他们几乎参与所有老式炼矾厂房的修建工作。翻窖是好身手,抬石也是很内行,古路下人对待几千斤矿石不在话下。还参与大桶直珠明矾采集,后有部分白岩村人参于结晶池蒸桶采矾工作。

  民国35年张韶武编著的《平阳六年》有记,古路下人张子芬担任矾山挑矾工会会长。郑立于先生在《矾山中心小学筹建新校舍纪事》中也提到“厂工工会林培植,挑工工会张子芬,矿工工会卢兴谦,矾商会朱璇及工商联的庄步法等为建校出了大力”。

  解放初,张子芬和几户宗亲离开古路下,在矾山内街、新厝内交接处的的柴桥另一侧盖起了矾山镇最早的新房,成就了矾山的新街。

  这个从古路下出来的挑矾工会会长,因为不识字而陷入一场案件。龙泉劳教回乡后,躬耕田野。我至今清晰地记着,在矾山溪滩边,这个老汉顽强地开出一小块杂地,不论春风夏暑,秋雨冬寒,这个半驼老人总能种出多少不一的蔬菜和花果。

  我当然记得很牢,因为他是我爷爷。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