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创作  -> 正文创作

深山里的圣地 ——访榉溪孔氏家庙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0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刘文起

  几年前来过一次磐安,只寻找过陆游的踪迹,游过花溪,其他地方一概不知。这次随省作协“磐安乡村文化记忆”采风团又到磐安,知道有个美丽乡村叫榉溪,榉溪有个孔氏家庙,与山东曲阜、浙江衢州的家庙一起列为全国三大孔氏家庙,皆为国家级文保单位。这让我非常惊讶。原来这深山里的圣地,居然“藏在闺中人不识”啊!

  从磐安县坐车行38公里到榉溪村。村不大,仅300多户,1000多人。村中却有一条又长又大的溪,弯弯地穿村而过。溪上有好几座石桥,连通着两岸清、民风格的古民居。石桥中的廊桥,在村口,很戳眼很具古风地揭示了村子的古老。四周环绕着群山,拱围着这孔子第三圣地的山川无比秀丽。

  孔氏家庙在榉溪的南岸,位于整个村子的中心。它坐南朝北,遥对金钟山。大门上有古旧木匾,写着“孔氏家庙”。进门,见大厅上有金字大匾,写着“万世师表”。再进数步到院子最深处,是孔子塑像,像上有匾,写着“如在”。意为孔子精神永在。匾下柱上有对联,曰:脉有真传,尼山发祥燕山毓秀;支无异派,泗水源深桂水长流。尼山、泗水在曲阜,燕山、桂水在榉溪村,两下相对,意谓两地渊源,一脉相成。前厅横梁有双龙戏水雕刻。在古建筑中,龙是普通房宅中忌用的。这里却用了,可见孔氏家庙享有皇帝的特例。家庙整座建筑以中轴线贯穿,由门楼、戏台、前厅、穿堂及两小天井、后堂组成。门楼采用三柱穿斗结构,戏台为轩阁式结构,前厅后堂是五开间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小天井均由鹅卵石铺就。还有旗杆石。柱石有宋元明清四朝式样,记录了世事的沧桑。家庙里还展有《孔氏家谱》,至圣先师牌位和吴道子画的孔子刻像的拓本。

  家庙里有介绍村子的来历,曰:宋建炎年间,孔端躬与其父孔若钧偕兄孔若古与其子孔端友遭金乱奉驾南渡后,端友居衢州(后成衢州南孔),端躬继续扈驾至台州。再回磐安榉溪时,其父若钧病故。端躬葬父于金钟山,并在墓前种一棵从曲阜祖庙里带来的桧树。带树时有言:“何地植土生根者,即吾孔氏新址也!”不想此桧树在榉溪葱茏长成,于是定居榉溪。南宋宝祐二年,理宗追端躬功德,按衢州孔氏家庙恩例,孔氏在榉溪南岸杏坛前修建家庙,成为全国除曲阜、衢州外的第三座孔氏家庙。由此,榉溪为“婺州南孔”,与曲阜北孔、衢州南孔列为“孔氏三宗”。

  孔氏家庙建成后,整个村庄的民居以此为轴心,错落在榉溪两岸。现在看到的民居,大多建于清朝和民国年间。砖木结构,石墙、黑瓦、木门,鹅卵石小路,少有装饰,人称门堂。现在,榉溪村有门堂18座,加上历史悠久的大屋九思堂、松竹梅堂和宋代古井等,把整个村子装点得儒雅而很有文化底蕴。另外,榉溪村的房子与全国所有的房子不同的是全部坐南朝北。这与孔氏家庙一样,表示对北方故土的乡思。

  从孔氏家庙里出来,过廊桥到金钟山后坞,瞻仰孔氏支脉老祖宗孔若钧的墓。孔若钧的墓像金交椅一样,坐落在后坞山背的“肚脐眼”上。居高临下,俯视全村。墓周围有石碑、石亭、石栏杆,刻有各种纪念文字。墓前的那棵桧树,树龄已有800多年。树高3米多、树身粗5米多,树叶亭亭如盖,乡人俗称“太公树”。

  回想800多年前,孔若钧、孔端躬父子从台州别宋高宗北行时,前途渺茫,后有金兵追赶,合家赴难,个个都如丧家之犬。他们原本是要到衢州投奔孔端友的,不想一到榉溪,孔若钧已精疲力竭,生命走到了尽头。其时的悲伤忧愁,落魄狼狈之状,可以想见。孔若钧有《感怀》诗为证,诗曰:“国否时危计致身,岂知今托栗山滨。庙林惆怅三千里,骨肉飘零八九人。顾影空高鸿鹄志,违时惊见梅柳春。皇天悯我斯文裔,净洗中原丑虏尘。”后来时过境迁,他们在榉溪定居后,发奋图强。坚持诗书传家,耕读立世,休养生息,力图重振家风。特别是理宗钦赐修建婺南孔氏家庙后,他们在此地开发农耕,办学堂教育孙邻,家族很快就兴旺起来。后人中不乏当官、办学的名人,如裔孙孔挺曾为松阳县丞,孔思靖曾为东阳永宁、永寿两地巡检。当年的孔若钧是孔子第47代孙,如今己有第75代孙了,孔氏后人己达2万人之多,遍布东南各地。这里是孔子后裔南方最大的聚居地之一。近年来,榉溪孔氏名气愈大,不光游客如云,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还有过专题报道。

  由此,我想到历史上北方许多豪族因战乱南迁的事。散居在南方湖南、福建、广东等省山区以木屋或碉楼为居的族群,因找不到祖宗的名姓或祖宗有名姓但并不很有名气的,而被称为“客家人”。东晋时从中原南迁到绍兴市区或上虞东山的王、谢二大家族,名家辈出,家族兴旺,出现了赫赫有名的如王导、王羲之,谢安、谢灵运等影响历史的大人物。榉溪孔氏也一样,家族非但没被历史灰尘淹灭,反而声名鹊起,传闻遐迩。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要文化不死,这个家族尽管历经如何的艰难困苦,其最终的兴旺乃至辉煌是必定无疑的。

  这就是榉溪孔氏存在的意义,也是我这次拜访榉溪孔氏家庙给我的感悟和启迪。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