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国内国际 -> 温州  -> 正文温州

“温州模式”30周年:“温州不死”的中国价值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2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5月12日,对温州来说是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30年前的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题为《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长篇报道,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温州的启示》,标志着“温州模式”的横空出世。

  30年过去了,经过30年的实践,温州模式并未“过时”,而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

   “温州模式”30年

   澎湃推专题探讨温州改革价值

  11日,澎湃新闻推出一组名为“温州模式30年”的专题报道。东方早报(澎湃新闻)副社长胡宏伟说,推出这组报道,正值“温州模式”30周年之际,除了回望历史,更重在探讨“温州模式”对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意义。

  胡宏伟认为,任何模式都存在问题,温州模式也不例外,但是它对今天和未来的中国改革很有启发。

  横空出世

   《解放日报》头版头条赞“温州模式”

  1985年4月中旬,时任《解放日报》国内新闻部主任的张也平,带着记者桑晋泉来到温州,想要报道温州对外开放的面貌。

  从瑞安塘下到苍南宜山再到乐清柳市,千家万户投入商品生产的那股热情、农村中那种蓬蓬勃勃的市场经济的活力,令他们十分震惊。

  “温州人所做的一切,在当时无一不是闯入‘禁区’。我们决定也闯一闯‘禁区’,把它报道出来。”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题为《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长篇报道,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温州的启示》。这是“温州模式”首次见诸媒体,被公认为是“温州模式”横空出世的标志。

  自此,“温州模式”不仅成为打开温州这个创造了无数改革奇迹的“潘多拉盒”的“钥匙”,更是解读与剖析以发展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以全民富裕为最终诉求的中国改革的最典型样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指出:“温州作为国家和浙江省多项改革的‘试验区’,是个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地方,是个能出经验、出好经验的地方。”他要求:“我对温州有一个很大的希望,就是希望温州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探索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业绩,总结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为全国作示范。”

   “温州模式”是什么本质是民本经济

  4个内涵

  遵循“温州模式”形成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温州模式”的核心内涵集中体现:

  4个符合

  “温州模式”是历史的,但又是现实的。“温州模式”作为改革的产物,判断其是否具有生命力,符不符合改革方向,当前关键要看符不符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

  ●“温州模式”的本质,完全符合中央《决定》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的要求。

  ●“温州模式”的精髓,完全符合中央《决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要求。

  ●“温州模式”的基石,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

  ●“温州模式”的政府治理,完全符合《决定》突出强调,“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要求。

  大众创业   底层民众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创业

  温州人群体性成功创富或始于1977年。这一年中国恢复高考,我县金乡人却看到了商机:全国上百所大学招新生,要多少校徽,有多少利润!临近开学,金乡人涌入一所所高校校长办公室,胸前如勋章般挂满了各式校徽。拿到订单后,金乡镇众多家庭小作坊硬是敲打出了100多万元的校徽销售额,占全国总量的一半。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即使人口仍不能随意流动,而在温州636万户籍人口中,竟有超过200万人在外经商或靠手艺谋生。1982年,温州10万在外购销员靠低价贩运倒卖赚得钵满盆满,成为温州的先富群体。因最早掌握商业信息,温州形成了以商带工局面,以购销员订单为纽带,带动家庭工业迅速崛起,小商品拓展出大市场。1980年代的最初几年,温州已崛起了10大专业市场,其背后,是温州400余家各类商品市场或产销基地。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题为《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长篇报道。而同年1月浙江召开首次家庭工业座谈会,统计至上年底,全省从事家庭工业和联户企业的总人数为60多万。可见温州创业者之众以及创富之活力。

  喷薄而起的大众创富“人民战争”背后,温州也迎来了统计学意义上的第一次金钱大爆发。

  据当时官方调查,1986年温州有专业户10.6万户,户均年收入3800元。“东方最大的纽扣市场”永嘉县桥头镇5000余农户中,万元户达4200多户。对10余万购销员的抽样调查显示,年收入万元以上的约为1/3。在全市各著名产销基地,已出现数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以上的财富拥有者。

  敢为人先没文化却敢带着脱贫致富的胆气创业

  今年“胡润百富”发布的“全球最具影响力温商”前十强中,有9人出生于1951年~1969年,8人出生贫寒,他们的青少年正处于温州最穷困不堪的时期,他们绝大部分来自温州农村的贫困家庭。迫于生计,他们中绝大部分10多岁就开始辍学谋生,历经大浪淘沙,终成亿万富豪。典型如南存辉,13岁时因父亲在田间劳作时被砸伤卧床,南存辉为承担养育弟妹的家庭重担,辍学当起小鞋匠;邱光和14岁辍学谋生,王均瑶16岁外出跟着亲戚卖不干胶……

  温州人发迹之初,文化程度普遍极低,因此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军团中起点最低的一群创业者。没有文化就敢于带着脱贫致富的浑身胆气创业,一直是温州人“敢为人先”的写照,也成为贫困之于温州留下的痕迹。

  因此当贫寒出身的南存辉们作为财富榜样崛起时,他们收获的必定不是仇视,而是由衷的羡慕与钦佩,进而成为学习的榜样。2001年3月,《温州晚报》推出“谁是温州青年的偶像”大型调查,南存辉跻身包括雷锋、张艺谋在内的10位当选者之列,评语是:“中国新兴民营企业的代言人、温州人奋斗发家史的缩影”。

  温州人急欲填饱肚子的原始冲动,以及极力摆脱贫困的朴素追求,无疑是创造“温州模式”奇迹的最强原动力。

  “温州不死”改革语境下最为坚韧的姿态

  自“温州模式”见诸媒体之后,南方的“珠江三角洲模式”成为大开放的先锋,而改革则以地处江浙的“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花开两朵。在这当代中国邓氏改革的三大底层突破的示范力量中,尤以“温州模式”的横空出世最为异端。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以让相恋的人离心,也可以令相濡以沫的老者阴阳两隔。

  30年足够长,“看资本主义到温州去”、“假冒伪劣的温床”、“温州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蒙老师”、“中国最盛产老板的地方”、“温州炒房团”等等,都成为过形容温州与温州人的前缀。

  真真假假、香香臭臭、黑黑白白,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没有一座城市能如同温州那样,总是以中国改革语境下最为坚韧的姿态,让人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温州经济的发展,基础是民众。参与者广泛,就注定了悲欢离合。失败者都是‘不死鸟’,这群人的成功就成了必然。”

  “不死鸟”的温州故事:首富叶文贵

  在30年前,温州的首富是一位精瘦干练、长相很乡土的苍南县金乡镇名叫叶文贵的男人。

  作为金乡最早掘出了第一桶金子的人,叶文贵脑子鬼灵,有一手电工绝活。有点本事,又有了政策机会,就坐不住了。1980年起,他先后办了轧铝厂、高频机厂、压延薄膜厂、微机仪器厂、铅泊厂,办一个火一个,迅速积累的家财至少上千万元。地方政府也注意上了他,他被县政府破格提拔为金乡区副区长。

  后来,领导有了批示。再后来,叶文贵被悄悄免职。

  叶文贵有自己更雄心勃勃的理想和抱负,他要造汽车,而且是几十年后都够时髦的电动轿车。

  1980年代末,他停下手中全部的生意,闭门谢客,一心一意做起了“中国农民的轿车梦”。

  几年后,叶文贵的电动轿车真的动起来了,充一夜电能跑上百十公里呐。崎岖的乡间山路上,电动轿车象小马驹似地颠着。叶文贵的心也随之激动地狂跳。

  然而,这几乎是一开始就注定将以悲剧结尾的故事。电动轿车从梦想到商品,需要更完善的技术、更巨额的资金。叶文贵不得不四处奔走。但作为一位太过超前的农民企业家,他的声音是微弱的。

  十年后,在金乡街角的一家酒馆,两瓶“酒鬼酒”入肚,叶文贵慷慨话当年。他用穿着破旧皮鞋的脚用力地跺着地板:“这家酒店原本都是我的产业。为了造车筹钱,卖了。”

  他喃喃自语:“只要再有2000万,我一定让我的电动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跑起来!”

  此刻,叶文贵的眼角分明放射着永不言败的光芒。

  造车的叶文贵是彪悍且诗意的。

  他是温州人浪漫务实主义的一个强烈侧影。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