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创作  -> 正文创作

记在台历上的学问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1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刘文起

  年轻时喜欢记日记,把一天里的事大大小小悉数记下,一年下来,是一本流水账。后来工作忙,日记不记了,只记工作。一年下来,一本工作笔记,芝麻绿豆西瓜撸一起,繁杂,赖得再翻。退休后闲来无事,日记、工作笔记都不需要了,有事只在台历上偶尔记点滴摘要。一年下来回头看,摘要记事的不多(退休了本来就没大事),记得多的,却是读书心得。连起来,正是这一年读书读得的新学问,收获不少。现将去年写在台历上的文字摘抄如下:

  1月28日,读清人刘蓉的《习惯说》。文章说他在养晦堂里读书,室内有块洼地,“每履之,足若踬焉。”但时间久了,也就不觉得了。后来他父亲命童子将洼地填平,他“复履其地”,反而“蹴然以惊。”但时间久了,又“而后安之。”作者叹道:“噫!习之中人甚矣哉!”“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我在旁边批字道:洼者若平,平则反窒焉而不宁,何也?习之中人甚矣哉!君子慎始,否则积习成疾矣!可见当时读后体会颇深。

  3月26日,记杨绛先生谈读书。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隐身的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要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呯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我在旁边写道:真长见识。说读书者成千上万,能如此形象、生动、幽默、精辟地说读书的,唯杨绛先生一人也。

  4月4日,台历上记的是“鞭扑之恩。”傅山《霜红龛杂记》中有一段记他父亲:先父背上有结痏数处,每洗面时以手摸之,则泪下如雨。山(傅山)小时问之,云:“此爷爷教我读书,鞭扑之恩也,今不得矣。”我在旁边批道:教儿读书,不惜借重鞭扑,此棍棒出孝子也;为儿子者,竞知父母鞭扑亦是恩,此贤良孝子也。如此父子,如今能有几人?

  8月5日,台历上记着:作史者,以才、学、识为三长,缺一不可。诗家亦然。三者并重,而识为先。——(清)朱庭珍《筱园诗话》。旁边有我写的字,曰:查朱庭珍史料,乃清末云南诗人,“七岁有诗刊稿于京”。有人称他“岂但滇南诗第一,目中如汝竟无人。”其《筱园诗话》是清代最后一部诗学著作。“理论价值,庶几与叶變的《原诗》并列。”《原诗》是一部继《文心雕龙》之后的又一部诗论著作,它构成诗学体系的核心。《筱园诗话》与《原诗》并列,可见其地位之高。其提到的才、学、识中的识,应该是识见、见解,即诗文的思想、观点、立意。他认为三长中“识为尤先,非识则才与学恐或误用,适以成其背驰也,”此话精辟,自古至今诗文无不出此一辙。我平时读诗不多,诗人亦知之甚少。今日不意间以一段话为我引见一位大诗人、大诗评家,幸甚幸甚。

  10月19日,台历上记着: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旁边是我的批语:此是新诗,但胜过旧诗。简朴凝炼,多一字太多,少一字太少,人称新诗桂冠上的一颗闪耀的明珠。再查资料,知此诗写于1944年,日本仍侵占香港,从市区去一趟浅水湾不易,危险。其实,戴望舒已多次去过浅水湾凭吊萧红了。去浅水湾萧红墓前并留下诗的,据我所知还有端木蕻良。可那是1987年,他又是萧红的情人。戴望舒缘何对萧红一往情深呢?资料说:戴望舒一直是刊发萧红文章的责任编辑,他在香港《星岛日报》副刊上发表过萧红的小说《旷野的呼喊》等。正是这个原因,萧红和端木蕻良才从重庆到香港投奔他。就是在香港这段时间,萧红写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戴望舒把它全文刊登在《星岛日报》上。可见他们之间关系之好。再者,戴望舒是风流才子,以《雨巷》诗著名。但他的一生中的三次恋爱,都以悲剧结局。故他对同样经历爱情悲剧的萧红,自然别有一番感触。这就是戴望舒走六小时危险的路,到浅水湾给萧红上坟,又能在坟前随口吟出这绝世名作小诗的原因。

  这篇批语最长,写了二三页台历纸。字又密密麻麻,但我看出当时记这段话时的惊喜。是的,读一段好文字,就像看到一个好风景,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获得一点新学问,像是农民获得一个好收成,是一个对辛劳者的褒奖。去年台历上记的,当然不只是这几段。不过,有这几段我看也就够了。这些都是我去年读书的心得,是我人生岁月流过的痕迹。这说明,尽管年过花甲,我还在长大。我在台历上,看到读书把我的学问长大的过程。于是,在年底换新台历时,我把记有这些读书一得的页面留下,以便今年在新台历上再记录时作参考对比。

  翻开今年的新台历,我在第一页元旦的那一天上写道:“台历不应只反映岁月,更应记录成长的人生。”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