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一张62年前的县机关工资表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3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陈敬甫

  一个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月薪20万元,我们现在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但62年前“确有其事”。

  前不久,我去看望88岁的老父亲,在与他的聊天中谈起了过去的事,父亲从一只陈旧的皮箱中找出一张62年前(1953年12月)的《平阳县人民政府工资表》,父亲说这是他当年在一次清理文件时捡到的,一直放着,也没什么用了,还是给我留存吧。我觉得这是真实的历史,于是就收藏了。

  打开这些沉睡62年了纸质发黄了的旧工资表,确实感觉有点意外。这一迭工资表字迹清晰,特别是每个人领取时的印章仍很清楚。一共有13张,内记录着平阳县人民政府从县长到办事员147位机关工作人员名单、工资数、印章等。

  工资表有几种格式,有《1953年12月份包干制人员个人生活费及津贴费报销名册》,有供给制的《1953年12月份工资表》,还有《1953年12月份妇女卫生费名册》,内有11位妇女干部名单,每人是6312元。再有一位是“保育费”,136760元的津贴。

  名单中有我的父亲及几位认识的老前辈,如今大多已不在了。父亲说那时人民政府一个县长(赵思孟)、一个副县长(白希曾),其余就是科长与办事员。除了银行、公安、供销、粮食、税务等在外面办公外,其他部门均在县政府内的科室中,如秘书室、财粮科、工商科等。

  “包干制”是我国在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实行的一种关于干部生活待遇的制度。每人每月除按一定标准供给伙食外﹐再发给若干实物或货币。“供给制”是建国初期对部分工作人员实行的免费供给生活必需品的一种分配制度。包括个人的衣、食、住、行、学习等必需用品和一些零用津贴,还包括子女生活费、保育费等。1954年改行供给标准稍高的包干制,即由国家发给一定数量的实物和货币,由领取者自由支配使用。1955年,取消供给制和包干制,全部实行工资制度。

  那时平阳县人民政府公务员的津贴由14级到28级。“包干制”人员中,有大灶142人,中灶5人,小灶没有。147人共月发津贴费22222448元,县长个人月生活费是201984元,津贴费是277728元,合计月工资是479712元。最低的办事员195672元(那时的10000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00元吧),我父亲月薪是197776元,相当于后来的人民币20元(不过那时他说在机关食堂月伙食费约8元,吃的还是可以的)。县长月工资不到50万元,一般办事员不到20万元。供给制21人,津贴从14级到28级。最高的有一位科长月工资是589120元(比县长高)。147位政府工作人员一月工资共发2900多万元。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发展变化是大的。父亲常说的过去的人与事,过去的工作干劲现在确无法可比,那时的工作作风现在大多人也根本体会不到。不过那时的生活开支也与现在大不相同,那时只是最基本的吃与用。加上全社会的平均消费水平都很低,所以在机关拿这些工资收入算是不错了。

  时下机关人员正在热议工资话题,前不久不少人说这回该加不少了,因为毕竟是好多年没加了。物价上涨,消费增加,社会平均消费水平在提高,一般公务员的“入不敷出”也是普遍存在的。但后来网上证实说平均加300元,于是已提起来的精神仿佛又冷了下来。

  有人说,在我们这地方,一个三口之家,如果年总收入达到20万元,就算不错了,可以算真正的“小康”级别了。但不少人大大小小加起来,有的也已达到了,但仍未感觉到“小康”的滋味。而更多的公务员还是处在“小康”以下的。虽然现在我们的公务员月薪平均约在3000元以上,比60年前的要多了,但不知为什么总好像比不上当年的感觉。可能是现在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吧?

  然而,历史毕竟成历史,这份62年前的工资表以及表上的人名已成为过去的印记了,但它能给现在的人得到什么启发呢?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