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年味亲情拧成一股绳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26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记者 郭永慧  摄影/萧云集

  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躺在热乎乎的炕上,直到门外鞭炮声响起,才真切感受到自己到家了。为什么不顾日夜奔波,一定要回家过年?真是说也说不清楚,想来应该是那浓浓的年味与亲情吧。

  在苍南工作近十年,安家落户,结婚生子,也算是半个本地人。因为假期时间短和孩子年纪比较小的关系,回东北老家过年一直停留在口头上,直到今年才成为现实。想回家过年,想回味那里浓浓的年味。在北方农村的大部分地方,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洋溢出年的味道了。过年之前最要紧的是准备年货,也就是采购瓜子、糖果、冻梨、冻柿子等。北方冬天天气寒冷,在暖融融的室内啃上几口硬梆梆、即使砸到地上也不会有任何损伤的冻梨、冻柿子,那是别有一番滋味呀。在农村置办年货多选择赶集,就是大家约定俗成地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去挑选自家过年所需物品。这种提前很多天就进入节日状态的做法,在其他地区是很少见到的。

  春节就是农历新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据说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要说最受欢迎的项目当属“大年三十”“除夕夜”了。春节来临之际,把房前屋后打扮得漂漂亮亮是十分必要的。除非特殊情况,否则,正对街道的大门一定要贴上大副对联。按当地老人的说法,贴对联十分讲究。时间上来看,大年三十中午十二点前要贴好才算吉利,不然就不“赶趟”了。另外,糨糊的使用也很讲究,那些象征科技与现代化的胶水、胶布几乎派不上用场,弄点白面,放些温水和糖做成的糨糊才是粘贴对联的“法宝”,因为它黏性好、耐寒行强。虽然粘贴的过程比较辛苦,但是看到那红彤彤的对联往大门上那么一贴,所有寒冷、辛苦,都随之消失了。提到增加喜庆气氛,北方还要做的事情就是贴窗花。剪纸是一种很普遍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窗花以其特有的吉祥寓意更是成为北方人们的最爱。

  “除夕夜”必不可少的是吃饺子,韭菜馅寓意长长久久,芹菜馅意旨勤勤恳恳,还有一种习俗是在饺子里包上几个硬币,能吃到的人寓意一年好福气,也会有人包上两块糖,吃到的人不是嘴巴甜甜,就是生活甜蜜蜜,怎么吃都是一种好兆头。北方惯例是水饺吃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两三天,有的隔天吃一顿,总之没有不吃的。在吃的方面,还有一个“质量考核环节”,就是年夜饭桌上有没有“四大件儿”,鸡、鱼、排骨、肘子,如果饭桌上少了这几道菜,那就有点不“地道”,不“东北”了。最美的还有正月初一,传统项目踩高跷、扭秧歌是东北人的最爱,生长在黑土地上的人们那热辣辣的性格全都在这热情洋溢的氛围中体现了出来。

  个人认为,与南方相比,北方农村的春节注意事项会多一些,时长也要更长一些。比如初三也很紧要,因为那是洗衣服的吉日。尤其是俗称破五节的正月初五必须重视,那天可以开始缝补破旧的衣物,又因为汉族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这一天天不亮,家家就开始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有些地方,整个春节一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赏冰灯、舞龙狮结束。还有些地方,要等正月结束,“二月龙抬头”,各种过年禁忌都解除,才算是把整个年过完。

  每个在外闯荡的人心中都有个期盼,回家过年是大多“游子”的心声。那份期待里有合家团圆,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大团圆之时,全家老少十来口围坐一团嗑嗑瓜子聊聊家常,那该是怎样一种幸福与美好。

  希望回家,想要与父母相聚,与兄弟姐妹团圆,一起享受那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亲情,这才是中国人的年,我们自己的年。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