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理论之窗  -> 正文理论之窗

以文之力 成文之行——有感于地方文献工作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5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王成槃

  在公共图书馆各类工作中,地方文献工作以其独特的内涵与方式,呈现出一个较有个性的角色,丰富了工作的色彩,形成了“文力”所延伸的另一层面,这正如在一个交叉路口的自然分道,行进一个充满奇诡的“文献”之境,一边是百花盛开,一边却又是秋风萧然,曲径通幽,或者惊喜,或者悲凉,其间的酸甜苦辣,铺满了成文的路径。

  我想,从文字滋生开始,便有文献;有了文献,便有收藏者。不说甲骨、竹简,也不说丝帛、金石,单就以纸质保存的各种文本、实物,若离开了文献的收藏,它的流传即便成为一种空话。当然,那些凭借口头传世的作品除外。比如《诗经》不知经过多少代、多少人的刻、传、抄,经过多少数不胜数的浩劫曲折,才有可能落到孔子的手里,于是为其成就“删诗”的美妙传说,而今,后人也只能凭此研读“诗三百”矣。将视线拉近,时常到寺、庙、宫、观,走走看看,细细琢磨,那些经文、碑帖、雕塑等,莫不是透进岁月的文化(即含文献)光环,把人们的眼眶照耀得通亮。地方文献工作,我们不妨把心一沉,从细微处可以发现:从一小处着笔,体察文献的时空!小小的地图,容纳的是偌大的历史空间,从中可以阅尽岁月沧桑,这对于文献收藏者来说即是无价之宝;地方文献的采集,没有规矩可循,只有作为有心人,才能多淘其宝,众多的文献,俯拾即是,伸手所及,其宝闪光;家谱,作为一种宗族文化的纪录,它已经突破了所有家族的束缚,而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高度,其中文献特性彰显得何其丰满;文献资源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如何从文化的官方行为中走进民间的自觉行为,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如何构建科学的文献资源体系,也需要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地方名人文化与文献是离不开的,两者的互动抒写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文献,这叫人如何不想“文献”,因其名人的效应,也提升“文献”的感召力,巧借“名人”的东风,以成“文献”的春风,花潮涌动,生生不息。

  文,是文字的文、文化的文;献,是捐献的献、贡献的献。文献,即把最灵动、最有价值的文化奉献出来,与人共享;文化属于全人类,文献让我们看到全人类。有哲人说: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也正道破了“地方文献”的要义,即属于一个地方的,才是属于一个世界的。在全球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强势文化的侵占步伐加快,弱势文化的淹没时段过“急”。地方文献,恰恰可以留存这种弱势文化的痕迹,它不仅仅给落后区域提供淹没式的收留,还给快速发展区域提供急跑式的“账单”,一种留存的、记忆的符号。这样,地方文献的功劳便是利在当代,泽及子孙了。一棵树之所以能够成长,它的根是不可腐烂的,它只有用根扎进土壤,才能牢靠,才能吸取阳光、雨露,才能有繁茂的枝叶。现在,我们看到地方文献便是这种根了。一个乡村必然有一个乡村的民俗、民风,往常,乡村与树分不开,乡村的故事很多,乡村的树,尤其是大树却很稀少,在树根纵横的深处,密密麻麻的往事深深埋藏着,这就是藏在人们心头的文化,一旦它形成可见的文字材料(即文献),这个乡村便活络起来,人们将可以清晰窥见它隐藏的文化密码。

  地方文献,有很多的故旧,但它必定活脱脱的,它不是故纸堆中的陈年往事。我们用活得心态去迎接它,青春同在。我们在翻阅家谱中,看到祖先的一则训诫而得益,体悟到前人精神的莫大动力,祖先活了;我们在不经意间,触及一张发黄、虫蚀的小纸片,这是前人呕心沥血之作的遗留,心里顿生怜惜之感,古人活了;诸如此类,文献,将是一路随行的良师益友,或是寂寥迷茫的挥发剂。那么,我想,以文之力,便可以深入骨髓;成文之行,便可以走遍天下!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