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山下叶未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9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陈惠敏/文  李士明/摄

 

  大安高绝,风露清、气爽中秋时节。霞友云朋方聚会,共赏山头明月。照彻千峰,明通万壑,坐觉心欢悦。神清骨冷,永超人世生灭。

  看尽此夕风光,空劳笔舌,妙景如何说。普照千门皆可玩,不似栖云高洁。小院岩前,大寒岭畔,仿佛天相接。坐中默想,此间堪可栖迹。

  ——元·尹志平《无俗念·大安山栖云观中秋赏月》

  光阴荏苒,四时运转,转眼到了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节气——大寒。大寒,太阳黄经300度。冬至一阳初生后,阳气渐强,由下而上,经小寒至大寒,才彻底将深藏于土地的寒气逐出地面。大寒时,悲风鸣树,寒野苍茫,寒气砭骨。大寒后十五日,迎来立春。二十四节气首尾相接,无穷无尽。

  大寒上形与小寒,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是冬、春两季的连接点。农人常有谚语,“大寒三白定丰年”。此中的“三白”,“三”为虚指,意味“多”,“白”为“雪”,有大寒降雪得丰年之意。

  大寒三候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鸡始乳。大寒时,鸡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阳气,开始孵小鸡。

  征鸟厉疾。“征鸟”指鹰隼之类的飞鸟,“厉疾”有厉猛、捷速之意。鹰隼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高空专心于猎食,以补充能量抵御冬天的严寒。

  水泽腹坚。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中央,厚而结实。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而寒至极处,物极必反,坚冰深处暗生春水。

  根据《周礼》记载,古代设“凌人”专门掌管冰政,并给他配了八十多个手下。在大寒的时候,凌人主持斩伐冰块。明清时,由太监主持采冰,冰就藏在北京安定门和崇文门外山阴处的地窖里。民间也采冰。冬天把水放到空阔的田地里,等到大寒,结成冰了,再把冰切割成块,拖运到冰窨里。《元和县志》上说,苏州葑门外,设有二十四座藏冰的冰窨,象征着一年二十四个节气。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心藏後凋节,岁有大寒知。”花草树木感应四季变化,古人将此作为判断四时的重要标志。“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瑞香,别名睡香、千里香,枝粗壮,花呈淡紫红色,果实为红色。山矾,生于江南一带,叶薄革质,花冠白,可入药。

  古人言人间花事,或从天地阴阳而来,或从日精月华而来,或从四时节令而来,或从风云雨雪而来。是故一年四季,花事不断。据程大昌《演繁露》所言,一年之花事,当以头年腊月小寒至次年三月谷雨间为盛。总共八个节候,每个节候应三个花信,合为“二十四番花信风”。宋人陈克咏瑞香,“沉香殿里春风早,红锦薰笼二月花。沁枝清露濯幽艳,醉质烂斑衬晓霞。”苏轼赋兰,“李径桃蹊次第开,秾香百合袭人来。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山矾则有邹艮山诗,“折来随意插铜壶,能白能香雪不如。匹似梅花输一着,枝肥叶密欠清癯。”

  腊八节粥

  大寒期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腊八节要喝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由来可有不少传说。

  一说,起源于元末明初。朱元璋受牢狱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将从老鼠洞刨找出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熬成了粥御寒果脯。后朱元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便将十二月初八定为腊八节,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二说,与佛教相关。释迦牟尼原为王子,见众生苦,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于是“腊八”也成了佛教的盛大节日。在腊八当日,寺庙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清人的《喝豆粥》一诗如是说:“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念佛生生结善缘。”

  三说,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颛顼的三个儿子死后变为恶鬼,惊吓孩子。古代认为“赤豆打鬼”,于是便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四说,缅怀岳飞。当年,岳飞于朱仙镇抗金,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挨饿受冻。见此,百姓送粥。饱餐“千家粥”后岳家军结果大胜而归。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五说,始于秦始皇修长城。一年腊月初八,修长城的民工们再无粮食吃,便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但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民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六说,儿子败光了家业,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杂合粥”。“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而后这儿子改掉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从此,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

  无论版本如何,在中国这个讲究吃的土地上,在腊八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除此之外,还有腊八豆腐、腊八蒜等。

  风土风物

  今年的冬天过得暖,鲜有几日寒冻。巧妇们早在几日前便用酱油渍了鸡鸭猪肉,等上个日光倾城的好天气,架上晾架,用细绳穿了肉齐齐晾晒。过不了两日,肉里的水分渐失,那琥珀一样的光亮便含含蓄蓄地透了出来,散发着圣母一样的光芒,在日头下自在。地里的白菜遇了霜冻变得鲜甜。拿刀切了一棵回家,剥下五六瓣菜叶就着粉丝煮汤,热热地喝下去,整个人也就暖了起来。

  也有几日,成年的母鸡忽然变得浑身滚烫。着一件蓬松的羽绒服,叫着“咕咕咕”。烦躁地在地上绕圈,一门心思思量好了之后便跳进鸡窝修炼,无所成就不肯出来。养鸡的农人尚有经验,待母鸡精神松懈之时,手伸进鸡窝,取出鸡蛋,用手电筒照着,对着一个个看。若是鸡蛋里有阴影的,留在母鸡的身子底。如是没有阴影,便留在钵子底。再过两三星期,天气更暖了,母鸡带着小鸡也出来觅食了。

  大寒日之后,年味越来越浓。街上、集市上铺满了春联、灯笼、瓜仁、糖果。买新衣服等着过年穿的人也多了起来。本命年的人要挑红的穿,不穿大红棉袄也得准备好了红袜子、红内衣。放了寒假的了孩子们,劲头最足,哪里有热闹往哪里跑。一点一点地攒好玩的炮仗,等着除夕夜放。以前,在农村,每到年关,剃头匠夹着包裹,挨家挨户理发,让每个人变得清清爽爽。现在走街串巷的剃头师傅少了,理发店闪着三色彩灯窜进街巷。带着一点寒,盼着一点暖,连理发店也忙碌了起来。洋气起来后,理发店更名叫做“美发店”。女人们去烫个大小卷换个发色,赶时髦的男人也不耽误自己,照着杂志做了最时兴的发行。部门单位组织好写字的人,包了大车下乡给相亲们送春联了。

  每家每户都在忙。讲究的老人请了裁缝裁制新衣裳;有人喊了杀猪的,天还没亮就在院子里摆开场子;村子的上空,有几处飘着炊烟飘着香,有人家送来了今年新收的大白米等着打年糕;主妇们总有做不完的事,不是今天拆了窗帘洗,就是明天要晒棉被,洗洗刷刷好过年。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