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游记  -> 正文游记

偷得浮生半日闲——三垟湿地游园小记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7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陶文芳

  三垟属水网地带,素有“百岛之乡”、“浙南威尼斯”美誉,盛产瓯柑被誉为“全国瓯柑之乡”。如今又添了“绿心”、“绿肺”、“绿肾”、“温州后花园”等诸多名片。若不游玩一趟,似乎再也睡不着觉了。

  心动不如行动,于是在一个周末,兴师动众,欣然前往。虽说那天遭遇了浓霾重雾,却丝毫没能影响我们的勃勃兴致。

  从牡丹村进去的第一个景观就是习近平亲植榕树。这棵榕树其实并不怎么高大,树龄也很年轻,是2004年5月20日栽的,但却引来众多游客在这里合影留念。这不由自主地会让咱们想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佳句来。

  第二个景观自然是榕树旁边那极具江南古典韵味的“瓯越人家”了。女儿突发奇想,在我耳畔弱弱地问:“爸爸,要是把‘瓯越人家’改写成‘咱家瓯越’,读起来感觉会怎么样?”

  我试着读了起来:“‘咱家瓯越’,‘咱家瓯越’……”,嘿嘿,读着读着,感觉真的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既亲切又温暖,还平添了一股自豪感呢!因为,瓯越大地自古就是我们的家。

  走进“家门”,第一眼便是问花埠。问花埠的埠头停泊着几条精致的仿古小船,每条船可坐4人,上船的那一刻摇摇晃晃,生怕一脚踩空,好在我等身手敏捷,平衡力不错,一上船就稳住了身子。船徐徐前行,绕岛而行,安静的河面顿时生机盎然。小桥古朴,环境幽静,桥畔绿荫重叠,柑树成阴,古亭古庙,水上景点美不胜收,仿佛错入时空,置身于“世外桃源”。

  上了岸,沿着湖边步道前行,仅数分钟,我们就来到一座欧式仿古券拱砖长廊处,长廊两端额部写有“兰芬”“桂馥”,侧面书有“牡丹”“花港”。长廊前面是一个圆形七彩小花园。七彩小花园中央有一个古朴的亭子,亭子边上有两棵枝繁叶茂的遮凉树。如此良辰美景,我们岂能轻易放过,也摆了酷,咔嚓了几张。

  继续上路,不知不觉,我们穿过了入胜门,来到了围墙上书有五福源的地方,驻足细读《五福源记》。在五福源景区里,最惊艳的当属琼华廊桥(十景之四)。琼华廊桥, 2008年请泰顺的师傅董直机老人主墨,依照泰顺廊桥传统工艺建造,全用木榫结构,不用一根铁钉。琼华廊桥横跨于瑶池浃,与两旁的仿古民居和亭宇相映成趣,“拷贝”也好,“山寨”也罢,它确确实实已经让无数人感受到它的魅力——廊桥如诗入梦来。

  廊桥不远处的亭子里,有一班孩子正在绘画,老师和家长在作指导。还有几位戏曲爱好者,正认真地吟唱,传出一段段美妙的曲调。后来转一大圈,我才知道那里是蹈和馆。

  转着转着,瞧着瞧着,听着听着,不多久我们就转到了蹈和馆前面的香竹径,那里种满了密密麻麻的翠竹。竹林茂盛,苍翠欲滴,如果熊猫先生来到这里,定愿意在此安家落户。

  迂回前行,踩着鹅卵石铺就的翠竹夹道小径,慢慢释放心情,我们来到了公园的另一个景点——五沚莲馨。我们走在九曲桥上,没能看到百荷聚会的美景,有一个同事惋惜地说:“我们来的真不是时候,荷叶都枯萎了!”而在我看来,眼前的荷塘则犹如一幅天成的水墨画,如此壮观,如此绝妙,无论哪个艺术精湛的画家都是做不到的呀!不禁想起苏轼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句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时间不等人,转眼间已是中午时分。大家赶紧找个农家乐,共同举杯欢庆一路下来的满满收获!

  三垟湿地公园,咱们温州人的一块宝地,一处纯净的乐土,一卷天成的水墨画,生命因他而多姿,生活因他而有味,志趣因他而高远。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