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二十四节气之:风吹小寒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5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李士明摄

  □记者陈惠敏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早发竹下》范成大

  寒,金文写作。“宀”即房屋;中间是“人”蜷缩在草丛中;下面两横为“冰”。《说文解字》说,寒,凍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薦覆之,下有仌。寒冷可感不可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

  小寒,二十节气的第23个节气。若将至极的大寒视为“大轴”,此时还未寒至极的小寒便是压轴之戏。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寒气是阳气上升,逼阴气所致。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至。

  说三候

  天渐寒,尚未大冷,这便是小寒。古人从小寒之日起,一五日为一候,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雁北乡: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乡,向导之义,趋向,北飞的雁雀已经感知到阳气。

  鹊始巢:鹊,喜鹊也;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雉始雊: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早春已近,早醒雉鸠开始求偶。

  多日不去郊外,山林愈发苍翠。几只独立的枫树红的耀眼,好似再添几许阳光,便可自燃。芦苇、野草肆意的发黄干枯,以惨淡的叶绿色致敬这年末的小寒。最不争取的恐怕是河边的柳树了吧。几阵霜来,叶儿黄、枝儿败,如那妇人丧了脸。草坪早已成了卡其色的毛毯,偶有几只觅食的鸟雀,警觉地跳跃着,一丝不苟地踩着时间的针脚,见着人影,“呼”一声也就上了天。

  周邦彦有《玉烛新》词:

  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晕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轻漏。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孤岸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

  尊前赋与多材,问岭外风光,故人知否。寿阳谩斗。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风娇雨秀。好乱梅、繁花盈首。须信道,羌管无情,看看又奏。

  陈与义作《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

  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萧瑟冬景,风吹寒。心上有秋见此景,心有戚戚。穷愁九曲肠的是大一点的人,做小孩的只掰着手指数着放假的日子、过年的日子,惦记着要吃些什么、玩些什么。

李士明摄

  十二月

  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古人把阴历十二月作为腊祭的日子,以狩猎禽兽祭先祖。《说文解字》认为,“腊”是“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说的是猎取禽兽肉以祭祖。周朝称“大蜡”,到了秦朝时将十二月定为腊月,以后沿袭之。元稹有诗:“腊尽残销春又归,逢新别故欲沾衣。”

  杜甫有诗“穷冬急风水,逆浪开帆难”,“穷冬客剑阁,随事有田园”,“穷冬”指农历十二月,“暮冬”、“季冬”、“残冬”亦是如此。

  《尔雅》又称农历十二月为“涂月”。“涂”同“除”,“除月与鬼神,别未有人知”。《礼记》说,“数将几终,岁月更始”。因一年至此354天,是“近于终”。

  农历十二月与古乐十二律相对应的是“大吕”。十二律,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古人解释,吕是“旅阳宣气”,是被阳气逼迫的结果。《白虎通》对“大吕”的解释是:“吕者,拒也,言阳气欲出阴不许也。吕之为拒者,旅抑拒难之也。”

  汉时,古人以以卦气解易,说明寒暑节气。农历十二月对应《周易》中的临卦。居高临下,“临”是注视。“日居月诸,照临下土”。祈求“照临”而得“平安”,为岁末祭祀的本意。

  有《花名歌》唱道:“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桂花满树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中香。”中国人历来就喜欢培植和观赏花卉,寓情于花,逐渐赋予花卉以人格形象和神话内涵,因于此。十二月花神的说话逐渐流行。

  代表着农历十二月的花是腊月水仙,有诗:“金盏银台碧玉茎,白云魂魄水仙名。灵根原在潇湘侧,梦逐苍梧月色清。”水仙别名“金盏银台”,水仙开于蜡梅之后、江梅之前,为冬令时花,花如其名,绿裙、青带,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素洁碧玉般的花朵冒雨而开,超尘脱俗,宛如水中仙子。水仙的花神相传是娥皇与女英。据说,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二人同嫁给舜。姊姊为后,妹妹为妃,三人感情甚好,后来,舜在南巡崩驾,娥皇与女双双殉情于湘江。上天怜悯二人的至情至爱,便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后二人也成为蜡月水仙的花神了。

李士明摄

  赏风物

  园林中有一种常见的常绿灌木,名叫“南天竹”,又名“南天竺”。枝干挺拔如竹,羽叶开张隽秀,入夏后次第开花,秋冬时叶片转为红色,像红枫般绚丽,红色果实宛如红宝。李衎在《竹谱详录》中这样写道:“蓝田竹,在处有之,人家喜栽花圃中。本身上生小枝,叶叶相对而颇类竹。春花穗生,色白微红,结子如豌豆,正碧色,至冬色惭变如红宝颗,圆正可爱,腊后始凋。世传以为子碧如玉,取蓝田种玉之义,故名。或云,此本是南天竺国来,自为南天竺,人讹为蓝田竺。”

  清人薛时雨有首词《一萼红·旧宅中阑天竹独存作此赏之》全词照抄如下:

  “古墙东。见一枝濯濯,摇落不随风。佛国因缘,山家点缀,园林雪后殷红。曾经过、画栏培植,挺孤芳、留待主人翁。艳夺朱樱,珍逾绛蜡,色亚青松。多少名园别馆,叹沧桑过眼,人去梁空。七尺珊瑚,千林锦绣,繁华都付狂蜂。最难得、丹成粒粒,耐冰霜、节与此君同。一任蓬蒿没径,黄月濛濛。”

  日本家庭很中意南天竹,除了茎叶扶疏,形体美好之外,还因为南天竹有祝福、励志的寓意,是很受欢迎的年花之一。汪曾祺在《岁朝清供》中也提到南天竹,他说“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有好食

  在冬季,鲜美的冬笋大自然给予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最好的馈赠。相传,东汉马援最早发现了冬笋的鲜美。《东观汉记》记载,马援称冬笋为“笣笋”,称味美于春笋、夏笋。它是隆冬掘毛竹地底之芽,凝有霜雪之气。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竹有公母,根上第一根双生者为母,母根萌笋。

  在一片不起眼的土层之下,正有冬笋萌发。冬笋时令性极强,一棵冬笋去掉笋衣之后,可食用的部分所剩无几。人们爱它,也是因为笋的质地单纯,极易吸收搭配食物的滋味,尤其是与肥腻的肉类脂肪可以形成美妙的平衡。通常而言“竹笋破土而出见风则硬”,如果不及时采挖就会苦涩变老。在苍南,家家户户偏爱夏天生的马蹄笋,好其鲜嫩甜脆的口感。

  想吃到好吃的食材似乎总得费些功夫,比如甘蔗。上街挑好了整根的甘蔗,水清洗净表皮的泥土,用刀细细削去表皮,用力气切成段,才能吃着这甘蔗。吃甘蔗的乐趣总与嗑瓜子有些类似,若是有人好心将甘蔗榨汁给你,反倒觉得不过瘾。于是漫漫午后便在一吃一吐中过去了。

  甘蔗吃多了容易上火,母亲便会控制孩子食蔗的数量。若是微微上火,降火的荸荠倒是极受欢迎的。荸荠长在泥里,皮色紫黑,肉质雪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则视它为“江南人参”。中医认为,荸荠有清泻内火的功效,关于发烧初期的患者有较好的退烧作用,但高烧期间则不宜食用。幼儿吃一些荸荠还能增进牙齿和骨骼的发育。

  若是喜欢吃甘蔗和荸荠,倒是可以在家学做荸荠冰糖饮。取适量的荸荠和甘蔗,削去荸荠和甘蔗的外皮并洗净;将两者入锅加入适量水和冰糖,煮至荸荠和甘蔗熟透即可。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