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探访方岩村:昔日的民谣,变了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3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记者 缪依含

  “方岩下,方岩下,只见人走过,不见人留下。”建镇前的龙港,只是5个小渔村,一条老街、若干农舍和一片滩涂构成了人们对它的印象,其核心村庄原名方岩下。如今,旧时的民谣不再传唱,曾经的方岩下,早已转身成为龙港镇内最为繁华的中心区域。如果把时间的刻度重新拨回到30年前,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彼时用梦想超越现实的艰辛与期待,以及开拓者身上散发出的城市精神禀赋,又会让多少龙港人再次心潮澎湃?

  方岩村又名方岩下,旧称坊额下。

  建镇前,与对岸有着600年历史的名镇平阳鳌江镇相比,方岩村显得格外荒凉。一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方岩老街,路不平,灯不明,数家店铺,零零落落。从渡口向前方望去,江天一色,岸边芦苇丛生,孤零零地立着几间破旧的茅草屋。特别是从方岩老街到河底高村码头,路边排列的茅坑臭气熏天,来往路过的人们,都要掩鼻疾行。

  “以前真的是太穷了,每天江水边退潮的时候,滩涂上就有好多人跑去抓小蟹、捞小虾,还有钓兰胡。虽然这些东西都值不了几个钱,但是那时候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能想法子多挣点都是‘活命钱’呐。”说起过去的苦日子,方岩村的老人们感慨万千。

  更多人对方岩村的印象则离不开那方渡船。父辈们回忆道,当时要去往瑞安、温州等地都必须先到鳌江,而方岩渡口就是与北边往来的出入口。那时的沿河路仍然是条河流,两旁还是成片成片的农田。人们乘坐民船从四面八方来到方岩下内河埠头,岸边小摊上总是高声吆喝着叫卖干粮。来往的男女老少,不是挑着担子就是挎着菜篮,如潮涌般走向渡口,或是刚下渡船往家里赶。渡口处总是人山人海排着长队,挤得人满身汗味。“只有一条船,还是木质的,一趟大概能带二三十人。有的人胆子大,等得急了就硬挤上去站在船舷上。”据不完全统计,建镇前小小的方岩渡口每天已有两万人流。

  我也曾坐过这渡轮。之所以不再称渡船,是因为建镇后渡口由县渡运公司经营,1985年建造两岸浮动码头,同时建造了3艘300客位钢质渡轮用于渡运。小时候母亲在售票处付过钱,便会递给我一支竹签。那竹签大拇指一样宽,筷子那么长,一头尖尖的,涂上了红漆,竹签上方像是用烙铁烫上的“方岩渡轮”四个大字。往前几步便看到一个大竹箩,人们将竹签在空中划了个弧线,准确地投进去。再后来,竹签被手撕票所取代……

  但这哪里算得上什么大变化?

  1984年龙港镇建立,一张白纸恣意作画,尽情开拓创新,方岩村开始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演变为繁华区域。一年里,3000多间楼房同时建设,4000多个木匠、水泥匠忙碌在各个施工现场。不到3年的时间,一座初具规模的城镇在荒凉的港湾拔地而起,曾经的小渔村一去不复返。

  民谣还在唱,唱词却改了:“几万穷,百万富,几十万平常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方岩村人口已增至1018户,4357人。1992年底(包括定居和暂居户口)达7000人。

  30年的沧桑变幻,30年的创业激情,如今的方岩村完全融入了高楼林立、街道纵横的大城镇。龙港始建时,方岩渡口附近挖了一条条道、一道道沟,令许多人转来转去晕了向,一时之间竟找不到熟悉的渡口。转眼间,真得没了渡口,如今在方岩渡口的旧址上,一台台起重机挥舞铁臂,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工建设中。2007年,瓯南大桥建成通车,其余几个渡口的乘客也越来越少,最终停运。方岩老街还在,街道尽头几幢低矮的房屋依稀可见当年的旧貌,而外围则是一幢又一幢高楼大厦。

  “如果龙港发展得好,那肯定更愿意留在家乡。”走在街头,记者随机访问了几位居民,他们对龙港的未来充满期待:“要是这里什么都有,我们就不用搬家去温州、杭州、上海了。”采访中,人们纷纷表达了“希望创业条件更宽泛”、“村集体经济效益向好”、“休闲有更好去处”等各种心声。从小渔村到农民城,从农民城到产业城,从产业城再到小城市,蓦然回首,人们探索新型城镇化的脚步从未停歇,这片土地正以一段又一段新的传奇,供后来者品评。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