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举行水陆空灾害救援综合演练





苍南新闻网5月26日消息:5月25日,涉及水陆空的山洪地质灾害救援综合演练暨庆祝“苍南信号弹”试运行在灵溪镇城南、渡龙社区举行。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国良出席活动。
此次活动运用手机软件“苍南信号弹”配合演练。据悉,该平台由北京益云社会创新中心、县壹加壹民防救援中心、苍南96345社会公共服务中心联合开发,目前包括政策咨询、生活求助、便民服务、生命救援、轨迹跟踪等服务,已固定设置4个求助接收平台,同时市民可将亲人的联系方式设置在内,按键3秒后将向固定平台和亲人手机发出求助信息。
演练假设,受台风“白海豚”影响,连续的大暴雨使我县各地有发生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的可能。根据预警,我县相关部门、乡镇及时组织,广泛动员,积极做好易受灾点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
下午2点30分,水陆空参演队伍进行检阅后,演练开始。县气象局预报台风“白海豚”情况,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在发现险情后安排人员在鱼塘口村敲锣疏散周边村民,并向当地政府报告。相关救援人员整装待命,根据演练指挥部要求,各社区工作人员及村居干部、壹加壹民防救援队员、医务人员、防汛抗台出租车队和壹加壹越野车立即奔赴山洪、地质灾害易受灾点进行数百名群众大转移工作。一批在农家乐庆祝毕业的毕业生因暴雨受困,通过“苍南信号弹”系统求救,救援人员立即安排前往救援。
“快救我!”救援人员听到道路旁发出求救声,是一辆经过的小面包车因道路塌方被埋。救援人员迅速采取措施,将受灾人员转移出来并展开抢救。在做好伤员的包扎工作后抬上担架。
在转移群众现场,工作人员有的抱着小孩、扶着老人和妇女、背着行走不方便的群众、抬着生病的群众等。在转移过程中,由于该村道路多处塌方和发生泥石流,被转移和救援群众无法陆路送往安置点,只能水陆运送,8只冲锋舟和12只12米铁皮船先后赶往支援并运送物资。
下午4点,所有人员顺利转移至避灾安置点,民政部门已提前组织工作人员和壹加壹志愿者搭好了临时安置篷,并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了工作分配。被转移群众到达后,相关人员做好受灾群众安置登记以及物品发放工作。随后,医务人员对受灾群众进行医疗检查和消毒工作。
整个演练涵盖了灾情上报、指挥决策、群众避险转移、抢险救援、通信保障、后勤服务等一系列内容,真实模拟了“险情发生、组织抢险救灾、安全转移群众”的全过程,为我县有效防范应对灾害提供了保障。当天,各个单位及部分乡镇、社区负责人、国内10多支民间救援队伍,以及大量壹加壹志愿者和村民参加演练,周边群众共计300多人来到现场观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据悉,该活动由县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县减灾委联合组织县防汛办、民政局、气象局、国土资源局、武警中队以及壹加壹民防救援中心联合开展。(记者 缪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