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再续前缘——好的哥王剑的爱心故事

许生冬
他们因一次偶然的开车、乘车而相识,开车的王剑热情相助,乘车的黄建新不但车费没付出去,连准备好的红包也一直未送出去。近日,他们再次相见,同述六年来的变故,再续前缘。
凌晨拦车
黄建新跟着儿子金恩慈、儿媳胡婷婷在鳌江技校街74号开了间饰品店。2008年农历三月二十九凌晨3点,黄建新的儿媳胡婷婷临产。街上没有路人,天空又飘着毛毛细雨,黄建新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她被抱上轮椅车,在儿子的推动下,来到离店200米的路口搭车。路口紧靠鳌江汽车站,见停了2辆出租车,黄建新手推轮椅车前去问:“师傅,你车要开吗?”结果,他们都表示不开。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辆出租车下客后,掉转车头往龙港返回,黄建新坐在轮椅上,赶紧招手示意,车停下来后,金恩慈扶着胡婷婷也过来了,“师傅,你车开不开?”开车的驾驶员叫王剑,很本分地说明,“这个女同志已经叫了我的车了。”金恩慈说:“没关系,她是我妈妈,我们是一起的。我老婆要生产了,麻烦你把我们送到平阳医院。”王剑一边说:“快生的人了,不能耽搁。”在途中,王剑了解到,黄建新的丈夫两只耳朵基本听不到声音,也是残疾人,一家人就靠开个饰品店维持生计。
凌晨4点左右,出租车到达平阳县人民医院,王剑考虑到孕妇的情况,叫金恩慈去挂号,自己径直把车开到产区。黄建新握住王剑的手,十分激动,“师傅,我们今天遇到好人了,太感谢你了!”也不知该付多少车费,于是拿出100元递给王剑,王剑说什么也没要。见此情景,黄建新说:“等媳妇回家的时候,还坐你的车。”于是,王剑留下了名片。
拒收红包
胡婷婷剖腹产生下一个七斤七两重的胖小子。六天后,她出院要回麻布镇雷峰村老家,黄建新特意打电话给王剑,要他来平阳接送。按照当地的风俗,接送生产的孩子,除了车费以外,还要送一个红包的,她叫丈夫用红纸包了一个红包。
王剑接到电话,从龙港赶到平阳县人民医院,把黄建新他们一家三代人送到了老家。“本意是想留王剑吃个饭,把两次的车费算给他,并把红包也给他,真的是想表示感谢的。”但王剑婉拒了吃饭,仍然没要车费,还推辞掉了红包。为从情理上让黄建新得到释然,王剑说:“我们年龄相当,我也没有姐姐,既然有这么个缘分,我们就认作姐弟吧!”
其实,王剑从苏北来苍南打工,开上出租车后,加入了公益组织,参加了大量的公益活动,做了许多好人好事,类似于帮助孤老病残孕的事,也是经常遇到的。所以,不收这些人的钱,已不是第一次了。
“大约在孙子半岁时,一次,王剑开车路过鳌江的饰品店,我说请他吃了饭再走,没留住。”黄建新回忆道。黄建新又把饰品店里的棉织大熊猫叫王剑带给他两岁的小儿子,王剑也谢绝跑走了。
再续前缘
2009年,王剑回到苏北做“修正”药业系列产品中儿童保健品的代理,最终因经营理念不合,放弃了。由于电话号码变了,王剑和黄建新失去了联系。2011年,黄建新的家也发生了变故,家里欠债几十万元。
今年,黄建新在龙港镇西城路402号租了一至四层的房子,一层做店面开了个“面面聚道”小吃店,她与丈夫、儿子、儿媳、两个孙子一家六口都住在这里,重新经营,希望有个好的兆头。
4月27日,金恩慈、胡婷婷在龙港车站凑巧坐上了王剑的车。“你们到哪里?”王剑习惯地问。当听说是到西城路时,王剑说:“没问题。”接着解释,“一般都不开的,大家喜欢跑专线,在镇里容易堵车赚钱少。”听到这段话音,胡婷婷试探道:“师傅,你的声音好熟悉,我们好像坐过你的车。”“可能吧!我姓王。”“你是不是叫王剑?”“是呀!”“我婆婆叫黄建新。”
五年多没见面了,金恩慈和胡婷婷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母,自然王剑是认不出他们来了。但王剑没什么变化,只是肚子比过去大了一些。
“王剑,我婆婆找了你好几年……”话匣子打开,一路上有说不完的话。5月2日,黄建新从老家到店里,同五年多没见面的王剑坐在一起,聊起了往事,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