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大力推进殡改 让绿色殡葬真正“绿”起来
苍南新闻网4月7日消息:清明时节祭祖扫墓,各类涉及殡葬改革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倡导居民树立环保生态安葬理念,殡葬改革取得长足进步。
去年,我县共建成投用公益性公墓38座,墓穴存量37200穴。同时明确划定2:3:5的比例,规划建造集慈善墓穴、低价墓穴、规范运营墓穴于一身的公益性生态墓地。投入230万元建设免费墓穴、低价墓穴,当年惠及新增死亡骨灰安置5例,墓穴迁移安置56例,免费(优惠)资金约28万元。该举措有效解决困难群众“死有所葬”的民生问题,为“三无”孤寡老人、五保户、低保户及为社会献身和突发事件遭遇死亡的弱势群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归宿港湾。
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丧葬观念,简化丧事、减轻群众办丧负担,是殡葬习俗发展的趋势。对此,我县一方面坚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与实践,帮助人们树立环保生态安葬理念。另一方面还原殡葬服务公益属性,对生态殡葬事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给予生态殡葬践行者必要的精神支持和物质鼓励。凡确定骨灰实行树葬、花葬、草坪葬、塔葬、壁葬、室内葬的,给予每例800元的奖励。撒江、撒海等不保存骨灰的每例给予5000元的奖励。生态殡葬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被市民所接受。截止去年9月,我县共有5例骨灰实行节地塔葬,有3例签订骨灰撒海承诺书。
“如果说改革土葬、推行火葬是第一次革命,那么绿色殡葬即是第二次革命。” 如何才能有效落实生态殡葬改革工作?县民政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李赟介绍,今年县民政部门将以坟墓生态化改造为突破口,注重重点工程坟墓生态化迁移,防止“青山白化”再次回潮。针对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建立以免费殡葬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救助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殡葬惠民政策。继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正反并举,加大宣传,凝聚民众对殡葬改革共识和支持,让绿色殡葬真正地“绿”起来。(记者 陈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