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你想好吃什么了吗?

苍南新闻网4月3日消息: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清明节前一到两天。又有“禁烟节”,“冷节”之称。因寒食节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等数十种,大多寓意深刻。在苍南,各大超市也精心筹备,货架上聚集各类寒食食品,以清明果居多。有甜糯味、五香味和红豆味等。清明果用艾草揉合面粉而成,成饺子状或圆球状,入口绵密,回味清新,颇受儿童喜爱。而像枣糕、麻团、黑米饭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记者 许师师)
寒食节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初期的晋国,内乱不已,晋国公重耳为避祸,出国逃亡,尝尽人间艰辛。在颠沛流离的逃亡中,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一次,他们被迫断炊绝粮,陷入困境,介子推便割下自己腿上的肉,供重耳食用充饥。后晋文公对一直跟随自己逃亡的臣僚论功行赏,而唯独忘记了这个为自己割去大腿肉的介子推,介子推也不邀功请赏,与母亲隐居深山。后晋文公想起介子推,想引出介子推,不得已选择放火烧山,岂料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出山,遂与母亲一同葬身于深山中。晋文公烧死了爱臣,内心无比愧疚,疼痛不已,就将其厚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介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沿袭成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