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艺苑  -> 正文艺苑

中国山水画漫谈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0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苏兴华

苏兴华,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温州市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苍南县美术协会副主席。温州市“星辰计划”培养对象,苍南县首届名教师,获第二十三届浙江省春蚕奖。作品在《人民画报》、《浙江文艺报》、《中学语文报》、《美术教育研究》、《温州教育》等报刊发表。

主要获奖参展情况如下:

2013.11国画作品在生态浙江全省优秀书画作品展中获优秀奖(省文化厅)

2011.12国画作品入选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览(广东市委宣传部)

2011.12国画作品入选浙江省“新星杯”“美好生活·美丽乡村”书画大奖赛

2011.12国画作品入选浙江省“寰创杯”中国画大奖赛(浙江省文化馆)

 

 

以自然风景为题材的绘画,在中国叫山水画,在外国叫风景画。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汉三国之际山水画已经萌芽,那时的山水形象大都作为人物画的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形象由背景变为主体,成为独立的画科。中国山水画自唐宋以后,便成为画坛的主流。欧洲风景画作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出现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这说明中华民族对自然感悟的审美意识的觉醒比欧洲人要早一千多年。

欧洲风景画用焦点透视的规律和写实的方法,努力追求景物的真实再现。而中国山水画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并注重意境营造,突破了景物空间的局限,形式上笔法上更加灵动多变。山水画强调笔墨韵味的表现而削弱了景物色彩的逼真,减弱了对象的表象而更加突出艺术内在的本质特征。

中国人有特殊的山水情结,在传统观念中,中国文字“山水”,含有“江山”的意思,山水是国家地域的象征。山水画代表着古代先民们对大自然的崇尚,寄情山水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顺应自然感悟自然的老庄哲学,是玄学清谈风气极盛的魏晋士人的精神支柱。他们向往归隐山林,追求安逸超脱的生活。他们从山水中领略了玄趣,感受与道冥合的精神境界。山水的美不在于山水的本身,更在于它体现了“道”。这样使中国山水画自始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而不是纯客观自然景物的再现。

山水画有“可游”、“可居”之景,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南朝刘宋时期的名士宗炳,酷爱自然山水,他在《画山水序》中提出山水画“暢神”的功能,认为山水形象能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他在老年时,“凡所游历,皆图于壁”,以“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现在人们热爱旅游,也是因为秀丽的山川景色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在自然的山水中人们更能找到精神的娱乐与寄托。

中国历代山水画大师在长期的观察自然和感悟自然中,创造出勾勒皴擦点染的山水画程式,形成各自不同的独特风格,并留下宝贵的实践和理论。

唐代画家张璪,当有人向他请教山水画法时,他回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很简练的语言概括出绘画中的主客观关系。北宋画家范宽也曾云:“前人之法,未尝不尽取诸物者,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诸物者,未若师诸心。”他继承张璪观点,指出山水画学习过程中临摹古人、对景写生和内心创造的关系,他更强调来自个体体悟的笔墨韵味的发挥。

中国山水画不是照抄自然,不是自然的再现,山水画更强调意境的表达。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评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与画时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另有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画的结合的理论,提高了山水画诗情画意的意境和文化品位。

而且书画同源,借用书法的用笔可以丰富绘画的表现和韵味。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曾有:“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也只有我们的中国画才能做到书与画的完美结合,因此历来文人画家们都强调画面中的“诗书画印”四绝。

明代董其昌在书画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他提出绘画的“南北宗”论。他认为唐时禅家分为南北宗,画也分为南北宗。以李思训为代表的是北宗,所画为宫廷工笔山水。以王维为代表的南宗,所画为文人水墨山水。董其昌的理论过于抬高士大夫文人画的笔墨游戏,而贬低职业画家的创作,这显然不符艺术评判的准则。其实“南北宗”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中国画画法从工笔到写意再到泼墨的演变,是艺术发展规律的必然,艺术的发展是为了不重复过去而必须重新寻找创新的出路。

唐玄宗李隆基命人在大同殿壁上画嘉陵江三百里风景,据说画家吴道子奉命去嘉陵江观察,回来后仅用一天时间就画完嘉陵江的巨幅壁画。而画家李思训之前也曾在大同殿画嘉陵江山水,则用了很长的时间。后来李隆基称赞道:“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水墨写意的画法速度快,工整细腻的画法速度慢,但最后完成时,两者都能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另“李成惜墨如金,王洽泼墨成画”,这些只是水墨应用时技法上不同,艺术家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艺术真切的表达还是一致的。

古人云:“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古代山水画有许多突出的成就,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灵活运用传统并集传统之大成者,才能成为艺术的成功者。放弃了从传统中吸取营养而草率的引用西画技法,这不能算是创新;忽视传统程式而想出手不凡狂涂乱抹者,其实不成体统。

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更要强调自我的存在。清代画家石涛曾云:“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转”,当然前人的经验只是作为一种借鉴,绝不能拿前人的现成技法而替代自己的创造。南宋诗人陆游曾云“功夫在诗外”,其实画画更需画外之功。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画的传统并能融会贯通,再深入自然对景写生,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再加上自身的天赋与秉性,艺术格局气象自出。

只有最民族的才最具生命力,只有最民族的才最具世界性。中国的文化是中国画发展的源泉,中国画是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化精神的体现,没有精深博大的中国文化,就没有中国画的辉煌。

 

听雨楼画语

苏兴华

1.国画大师李可染曾言:“书画我不是依靠什么天才,我是困而知之,我是苦学派。”又云:“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走出来。”李可染大师勤奋努力,因此成就也非同一般。

2.京剧大师梅兰芳喜欢书画,国画大师齐白石喜爱京剧戏曲。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言:“影员们比来比去,最后还是比他们的学问(文学修养)。”艺术水平的优劣高下,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学问、经历、人格和教养等方面。

3.国画大师齐白石一生非常勤奋,很爱惜时间,曾刻有一印“痴思长绳系日”,他又曾作有诗句“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在没有电灯,点不起煤油灯的条件下,用松火来照明读书,精神实在可嘉。

4.赵无极先生曾言:“画画中如果没有意外,那就是没意思。”其实意外是绘画的灵魂,意外是起先根本没想到的,是神来之笔,是变化之笔。意外的效果不是想画就能画出来的,是一种更高一层的境界。

5.画画心不能太急,一急便画不好,也即俗话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心想画好时偏偏不能画好,有意无意之间的绘画最得神采。

6.画画贵在多思考,不能一味瞎画,更不能使劲子地傻画。依葫芦画瓢,按部就班是学不好画的。

7.艺术的观念很重要,观念不一样,境界也就不同,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

8.艺术贵在坚守。如果艺术都是一帆风顺的,那么,太容易的东西反而会成了泛滥;正因为从艺之路曲折,才显得坚持艺术的可贵。艺术往往垂青于能坚持不懈的执着者。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