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经济新闻

这一年:苍南农业一瞥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风吹不动,雨打不垮。这一年的苍南农业经受了台风“菲特”。

以农业大镇马站为例,大棚番茄、紫菜、四季柚均大幅减产减收。

他们并没有被这场灾难吓倒,而是紧锣密鼓地开展生产自救,再次唱响农业战线的“风雨之歌”。

 

台风过后的柚子园
 
掉落满地的四季柚
 
晚种西红柿长势喜人
 
村民整理第三茬紫菜
 
种植户在田间休息

记者 郭永慧 陈惠敏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台风频频光顾我县。 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而来,全县受灾惨重。时隔七年,让人始料未及的秋台风“菲特”,又以摧枯拉朽之势直奔苍南,给我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初步统计,台风过后,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9.6万亩,农业经济损失达7.108亿元。其中粮食作物受灾27.5万亩,成灾25.15万亩,绝收14.4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7840亿元;经济作物受灾12.1万亩,成灾9.1万亩,绝收2.8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50亿元;牲畜死亡2.455万头,家禽死亡42万羽,栏舍损毁倒塌27.45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0.604亿元。大棚等农业设施损毁1.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0.22亿元。

期间,马站农业再受重创:1万多亩的四季柚掉果近2/3,一万多亩西红柿被水淹,1.8万亩的紫菜几乎绝收。

大棚番茄

昔日苗淹大棚倒  如今枝壮果更丰

近年来,马站的大棚西红柿已形成规模化种植,成为高效农业的一大特色。得益于地理、气候等条件,春节前后上市的马站西红柿正好和海南、山东出产的西红柿打了个“时间差”,因此,颇受市场欢迎,销路一直不错。据不完全统计,马站全镇西红柿种植面积1万多亩,主要分布在魁里、蒲城、马站、沿浦等社区。

10月7号,突然到访的“菲特”台风以超强的破坏力致使马站八成的西红柿苗受淹、大部分西红柿大棚垮塌。种植户林中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购买新苗、修缮大棚、请工人,都是二次投入,而且工人工资和薄膜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涨,算下来,每亩种植成本增加了2000多元。林中华家有14亩西红柿,“菲特”一来,总成本增加了两三万。

台风后,村民黄朝沙用羊屎鸡粪打底做肥料,结合使用复合化肥,将之前淘汰下来的次等苗和从山东买回的幼苗重新培土种植。为了让老苗、新苗都能健康生长,他经常采用“白加黑”的方式进行照料,中午不回家,只吃自带的面包和牛奶。目前,他家的西红柿已蘸完花,当初用次等苗补种的西红柿长势喜人,坐果率也高。顶魁村种植户黄品右心疼大棚里的西红柿苗被水淹,愣是在台风来临前连夜将一小部分苗盆转移到家中,但还是要为新苗发愁。当大多数人都选择购置幼苗时,黄品右深思熟虑后决定自己重新育苗。他说:“我种西红柿四五年了,平时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都靠自己琢磨,还是对自己比较有信心的。”记者在他的大棚里看到,得到“抢救”的西红柿挂果累累,晚种的西红柿也枝叶粗壮。

善于专研的农户们,一个个成了“番茄通”。“老经验”黄敦锦种西红柿已有九年多,这两天他正忙着给自家15亩西红柿大棚加盖第三层保温膜。他略有几分得意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家大棚使用的新型银灰地膜,“这可是银灰膜,双层的。上面是银灰色的,可以增加光照促进光合作用,又可以避蚜虫;下面一层是黑色的,能保温。比起常规薄膜,一亩地也就多100来块钱,但这个对西红柿早熟增产的效益可是实实在在的。我种的西红柿精品多,价格也比较高。”据黄敦锦介绍,在当地,他是第一个使用新型银灰地膜的种植户,虽然成本是高了点,但培育出来的西红柿的确在产量、果型、味道上都有优势。

经了解,在台风中幸存的西红柿现已挂果累累,果实足有拳头般大;台风过后补种的西红柿秧子整齐,叶片油绿,植株健壮。预计第一批西红柿将在年初上市。

海上紫菜

一波三折近绝收  重拾信心盼来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三面环山一面海的马站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大力发展养殖渔业。马站的沿浦海湾坐拥丰富的浅海滩涂资源,是我省紫菜的主要产区之一,素有“中国紫菜之乡”的美誉。

据了解,早在9月初,马站镇基本完成2万多亩紫菜养殖苗的采苗工作,随后进行海上分苗作业。10月上旬,大部分的紫菜已长到5—10公分,预计在11月中便可集中采收第一批紫菜。超强台风“菲特”登陆之后,内海少部分紫菜暂时逃过了一劫,外海的紫菜竟连养殖工具都被狂风巨浪冲走。南堡岭、木林、孟福林等多个村的紫菜养殖损失惨重,难有收获。

记者来到沿浦社区下在村时发现,除了少数家庭和个别加工厂仍在作业,大部分加工厂处于闲置状态。苍南阳发紫菜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养殖紫菜30多亩,其下属的加工厂并未开工。合作社负责人张祖有告诉记者,合作社的紫菜在台风期间损失过半;随后,大量雨水入海,海水盐度降低,水温偏高的海水导致紫菜大面积腐烂。

木林村村民曹启传种的23亩紫菜受灾严重,仅仅卖了400块钱。当记者问起明年的打算时,年过半百的曹启传坚定地说:“那明年肯定是要种的。一辈子老渔民,不种紫菜,也不知道能干什么了。今年亏一点,不大了明年辛苦一点把它赚回来。”

与其他村相比,孟福林村的紫菜加工厂明显“热闹”多了。三个工人正在清洗紫菜,另有几个工人在机器轰鸣的加工厂内进行紫菜加工。该加工厂负责人江里明告诉记者,为了尽量挽回损失,加工厂选择收购霞浦、赤溪等地的紫菜进行加工。他说,马站有优质的水源,加工厂今年又从连云港引进了先进流水线,加工紫菜还是很有优势的。

受“菲特”台风影响,马站11月紫菜干品产量为仅270吨,同比下降97.6%。由于紫菜产量大幅度减少,第一、第二批紫菜价格创历史新高,每公斤价格有望突破百元大关,得益于高价格,预计今年紫菜产值仍有去年40%左右。

据悉,为降低紫菜养殖风险,我县浅海紫菜养殖已于去年列入浙江省渔业互保试点。许是对承保、理赔等环节存有疑虑,或是长久未经台风的缘故,部分养殖户心存侥幸,参保积极性并不高。记者从马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了解到,去年没有养殖户参加渔业互保,绝大部分的损失仍需养殖户自己“买单”。

山上柚子

将熟未熟遭风害 自想办法不“柚”伤

在苍南肥沃的大地上,盛产着一种四季开花、四季结果的水果,因其优良的品质和绝佳的味道,总能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抢购,它就是“仙家名果”——马站四季柚。

去年马站四季柚挂果后,并未碰到夏季易见的狂风暴雨,总体长势良好。不想,正值硕果压枝、丰收在望时,一场秋台风,硬生生地打消了种植户的所有美好念想。作为四季柚发源地的下魁村更是在劫难逃。满山黄黄点点的柚子,结果被台风打落在地三分之二。很多老人来到山上看到四季落果遍地时,都忍不住哭了。被台风糟蹋后,原来一个四季柚能卖上十几元,现在最多值一两块钱。

天灾面前,马站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汗水。台风过后,马站镇第一时间成立抗灾领导小组,及时深入各村一线,组织群众抢收农作物;积极与农合行协商,为种植户争取到了一笔救灾专项低息贷款。勤劳的种植户也没有苦等救助、坐失农时,而是想尽办法挽回损失。在台风过去的第二天,村民林立新发现掉落在地的柚子已经差不多成熟了,味道也还不错,便将村里被打落的柚子集中拉到灵溪镇紧急出售;妇女们也赶紧从“柚”伤中走出,将四季柚削皮、切片、晒干、浸泡、煮沸祛苦、熬制糖油……把一个个四季柚加工制作成了一包包柚子糖,实现了落地四季柚价值的最大化。

苍南县柚润四季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发印告诉记者,中魁村有2万多株四季柚,占地约720亩。得益于该地的土壤和日照,中魁四季柚价格相对较高。“基本上是都客人上门订货,供不应求。”台风吹走七八成产量,保留下来的柚子多以小、中规格的果品居多,多少影响到价格。据了解,目前还有极少部分种植户的四季柚没有卖完,但四季柚的保鲜期有一个多月,部分种植户撑起遮阳伞、摆上大箩筐,开始自行销售,销路不成问题。

马站农办主任陈维游介绍说,马站的四季柚尤以中魁村的最好,价格自然更高。某些大户卖完自己的柚子之后,打算低价收购苍南周边地区的柚子,假借中魁四季柚来卖,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魁四季柚的信誉。为此,中魁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严厉批评了耍“小聪明”的人,坚决抵制“以次充好”的行为。村民们认为,马站四季柚之所以受欢迎,坐在自家门口就有客人主动前来订购,就是因为它的品质好、声誉好,绝对不能贪图一时利益,毁了中魁四季柚的好声誉。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