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理论之窗  -> 正文理论之窗

倡导重返家园 再造美好乡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1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张耀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镇,他们或在城镇建房购房常住,或经商务工暂居,他们原先在乡村的房子由于没人居住变得荒芜、荒凉、荒废。

新一波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剧和一拥而上的农村集聚房改建,乡村家园更加边缘化,日益被废弃。

笔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乡村老房子当初建筑和居住寓含着诸多中国风水的智慧,要么依山要么傍水,与当地风土、风情,地理,气候,环境都有很强的交融汇合,都有故事和人文。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家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曾具备,房前屋后基本上都通了机耕路,交通较为方便。虽然有部分房子经风历雨,受损严重,但人为破坏较少,绝大多数依然框架完好,而且基本水电布局依然存在,只要稍加修缮依然可用,能继续住人。如果有人居住,常去常来,就能恢复人气。这是真正落实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好家园的一举多得的务实之举。

我县地处山区,现在搬迁住在城镇的人口越来越多,农村空壳化日益明显。以苍南县矾山镇福德湾为例。“世界矾都”矾山镇福德湾村是一座历史上因采矾、炼矾而生、而盛的村落,被誉为“山地采炼矾古村落”。作为有640年历史的矿山村落,域内占地21.39公顷的矾矿遗址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停产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被认为是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活遗址”。鼎盛时期生活有近六千人在此生息。现在青壮男劳力大多外出务工(以外承包井巷工程和井下作业为主),村内留守多为老幼和妇女。

福德湾村集浙南山地民居与工业采炼矾文化于一体,融生活、生产于一身,是浙江省普通山地民居的典型,是浙江省工业遗产的代表。独特的村落发展历史、典型的浙南山地民居,纵横交错的街巷格局,幽美的自然环境,古老的矿硐与炼矾遗址相辅相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福德湾村是世代产业工人生产、生活的集聚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在这座百年村落的发展历程中交相辉映。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到其独特而珍贵的价值,2013年2月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日前。日前,福德湾村正被推荐申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当代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在积极保护,筹备开发和利用。

福德湾村内小街还生活着十几户人家。其山上和周边的村落,如南山坪,西坑,内山等基本没人生活。大量的老房子闲置着,日益荒凉。如果住在城镇里的原居住户能回来修缮一番,开支不会很大。修缮以后的房子依然归属他们自己,就能当做他们休养生息的好去处,是他们重新建设家园的起始地,也是对下一代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活教材,还能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加速旅游业和民宿的发展,这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一、重返家园,有利于传承乡土文化,复元人气,整洁乡村自然风光,恢复乡村人文。同时通过引进城镇资金、智力、人才等元素反哺乡村,从而提升乡村活力,实现乡村美化绿化现代化的完美结合。

二、重返家园,还较大程度上帮助解决老人晚年生活和“养老”问题,部分老人回老家定居,宜心宜身。同时,修缮改造老家园,使家园附近的院落,空地和杂地得以修整利用,有助于缓解解决现在住房价格偏高,土地紧张等问题,对即将可以进行的土地流转也有好处和空间。

三、政府应对重返家园行动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家园修缮在原址上进行,相关职能部门要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家园修缮按“修旧如旧”进行。主要按原貌修理完善,修缮内部为主,整理周遭的院落,杂地,绿化美化环境。这样既不损毁乡村最初风貌,又能为日后开展乡村旅游提供较好的民宿,为家乡文化事业和旅游整体发展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